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技巧

  幼兒教師與家長溝通的質量,最終決定了對孩子的解讀能力,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之良好的儀表

  我們經常說:教師要為人師表。為人師表不僅指內在的品行,還要有得體的外表,教師的儀表包括衣著、打扮、談吐、儀態等。儀態中面部表情尤為重要。法國著名作家羅曼·羅蘭說:“面部的表情是多少世紀培養成功的‘語言’,比嘴裡講的語言更復雜到千百倍的‘語言’。”所以,當教師面對幼兒家長時,首先要微笑。微笑是陽光,是春風,是溫暖心靈的鑰匙,是人與人感情溝通的一座橋樑;微笑是理解,是尊重,是關愛,微笑能使彼此的生活更快樂。每天放學時,老師將孩子送到園門口,家長在園門口接孩子,整個接送過程雖然只有短短的十分鐘,但一個學期累加起來,卻是我們與家長接觸最多的時間段,老師的狀態顯得尤為重要。也許一天工作下來,我們已經筋疲力盡;也許這時候我們剛剛上完一個教育活動,有點口乾舌燥;也許這時候我們剛剛絞盡腦汁寫各類反思而有些疲乏;也許剛好有幾個搗蛋的小調皮,讓我們焦頭爛額……當我們帶著孩子走到門口、轉身面對家長的一剎那,我們必須拋開一切煩惱,露出最真誠的微笑,向家長一一點頭示意。因為只有這樣做,才能收穫更多的微笑,並把快樂傳遞給所有的家長。

  其次,教師在家長面前還要注意衣冠整齊,身體站姿。除了家長來園活動時要這樣,每天面對家長時也要這樣。每天放學時,我們都會幫幼兒檢查一下拉鍊是否拉好,領子有沒有翻好,我們同時也要檢查一下自己,是否衣冠整齊,工作時帶的袖套是否已經摘下,站在門口時,是否抬頭挺胸,顯得神采奕奕。因為我們此刻的形象代表著幼兒園的形象,所以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肢體語言。我有時在門口也能聽到個別家長的議論:“那個老師,怎麼好像總是睡不醒的樣子……”教師是一個公眾的形象,良好的儀表既是尊重家長,更是尊重自己。

  良好的儀表就像一張質地精良的名片,使家長第一眼就對教師有好的印象,在心裡接納教師,為彼此交往奠定良好的基礎;良好的儀表又像是一塊“敲門磚”,敲開教師與家長交往的大門,為彼此的溝通邁出成功的第一步。

  之策略性的交談,取得家長的信任

  首先,教師與家長交談時,態度要真誠。作為幼兒教師,要理解家長對孩子的關愛之情。在父母眼中,自己的孩子總是最棒的。他們認為自己的孩子犯了錯誤,只是一時糊塗,孩子的調皮,是一種可愛。所以當個別孩子有一些小錯誤教師要與家長交談時,一定要先抑後揚,先說優點再說缺點。如我們班的楠楠,自控力較差,有攻擊傾向,幾乎每天都有欺負其他孩子的行為,那次到天鶴公園去春遊,還把華華推進了小池塘。每次老師批評他,他就會說一些很奇怪的話:“我要變一條蛇來咬死你們,我要拿一把刀來殺死你們……”令老師頭疼不已。但他也有自己的一些優點:非常愛動腦筋,老師提問時總是第一個舉手;手工操作也是既快又美觀,且很有堅持性……於是,我每次與楠楠家長交談,總是先誇孩子的優點,再說孩子的一些壞習慣,這樣家長就能感到自己的孩子並非一無是處,認為教師對自己的孩子沒有任何偏見,是在客觀公正地評價自己的孩子,也就會樂意接納教師提出的意見與建議。

  其次,教師與家長交談時,內容要具體。比如家長經常會問:“我的孩子最近表現怎麼樣?”如果教師只是簡單地說“還可以”或“有進步”,家長就會覺得老師是在敷衍,也會覺得老師不夠細心,對孩子的觀察不夠仔細。老師一定要把具體的事例講給家長聽,如:“磊磊做手工特別有耐心,今天折電話機的時候,還用手細細抹平摺痕,電話機做得很精緻!”“雨雨最近吃飯不像以前那樣挑食了,今天吃麵條速度很快,吃了兩大碗呢!”“成成今天講故事《狐狸和兔子》,講得繪聲繪色,還加上了動作表演,小朋友聽得都笑了……”用具體的事例來說明孩子在幼兒園的活動表現,可以使家長由衷地佩服老師的細緻觀察,使家長更加信任老師。

  第三,教師與家長交談時,要注意場合。比如放學接送孩子時,交談一定要簡短,因為許多家長都在等著接孩子,如果你跟某一位家長聊得時間太長,其他家長難免會產生不耐煩的情緒。這時候的交談,一般以一兩句為宜,與家長交談的內容也應以表揚為主,或以交流孩子的身體情況為主,絕不能以批評為主。因為此時周圍有很多家長,教師的批評會讓家長覺得丟面子,就算表面上接受了,心裡也會對老師產生不滿。如果有重要事情,需要長時間與家長交談,就應該安排在其他時間。

  教師一定要以一顆真誠、善良、理解的心,懷著對孩子的殷切關愛之情與家長交談,使家長心悅誠服,以此換來家長對教師、對幼兒園的信賴。

  之多通道的個別交流,心與心靠得更近

  家園活動的形式很多:家長會、家長公開半日活動、親子遠足、親子小製作、家園宣傳欄等,這些都是集體性的活動。就個體而言,多通道的個別交流更為重要。

  除了新生入園前家訪外,我園每月有三次家訪活動,教師與家長面對面地真誠交談,使溝通收到好的效果,形成教育合力,促進幼兒的發展。同時,我們還根據一些臨時問題主動與家長約談,交流幼兒個別情況或者對家長進行階段性的指導。另外,電話、簡訊、郵件等多媒體手段也是我與家長保持密切聯絡的重要方式。如陳辰兩天沒有來園,我就主動打電話問明原因,家長告訴我陳辰生病住院了,我就發出祝福簡訊:“請他好好休息!祝他早日康復!”這樣讓家長感覺到教師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感覺到教師的心跟他們靠得很近。還有,明明爸爸把家教徵文發到我的郵箱以後,我馬上就回了感謝郵件,論文獲獎後我又及時發郵件向他祝賀。

  教師要堅持定期與家長進行多途徑的個別聯絡,如果教師有一段時間不這樣做,家長們就會猜測:是不是最近孩子表現不好,老師不喜歡我的孩子了?或者我是不是得罪老師了?“細微之處見真情”,只有堅持進行細緻的溝通與交流,才能讓家長感覺到我們的貼心服務,才能真正做好家長工作。

  “從事教育兒童的人,應是在天性上就很愛好這個事業的人,這事業需要對兒童的熱愛,需要巨大的耐心和對新世界的未來建設者關懷備至的謹慎態度。”讓我們謹記高爾基的箴言,以此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