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典散文朗讀欣賞

  欣賞一篇經典散文,品一杯茶,享受感悟人生。下面小編整理了,供你閱讀參考。

  篇1

  帶上夢想,負重前行

  近日,看到一份媒體的調查報告:三千多名受訪者中,約75%的受訪者認為家庭出身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個人的職業發展,同時,只有近三成的受訪者認可奮鬥能改變人生。這也就意味著,十個人當中,只有三個人認可奮鬥的意義,相信奮鬥能夠將他們從父輩的人生軌跡中帶離,從而得到比父輩更優越的社會地位與職業發展。這是一個令人心酸的調查結果,在我們倡導用知識與奮鬥來改變命運的同時,很多人在努力過後,依然發現,現實境況是如此的難以改變、如此的無力,並且它所給予人的失望與無奈卻又是如此的沉重。

  這種社會地位、職業發展上的“世襲”,是社會階層固化的體現,中國當下社會階層的分化與固化正逐漸描繪出一幅凝滯的圖景,下層社會向上層社會流通的渠道日趨狹窄,“貧二代”實現翻身做“富一代”的夢想,變得遙不可及而又萬分艱難。

  曾經被改變命運的不二選擇——教育,其推動社會流動的能力已陷入低潮,當社會在對教育體制不斷質疑時,大家已經逐漸發現,中國當下的教育體系已經無法承載寒門子弟一躍龍門的夢想了,貧困的“世襲”已經變得頗為無奈。這種“世襲”並不只是從大學畢業後走上社會的那一刻開始的,從我們考大學、考高中,甚至是進入幼兒園的那一刻,這種“世襲”就開始如影隨形。強者從一開始就佔據了豐厚的資源,從而一路領先,而弱者,必須付出難以計數的努力,也許才能和先天的強者“坐下來一起喝咖啡”。記得教育學者楊東平在對中國高等教育的公平問題進行調研時所得出的結論:中國國家重點大學裡的農村學生比例自1990年代就開始不斷滑落。這個結論意味著,個人的出身同受教育水平之間的聯絡愈發得緊密,個人命運依靠接受教育來轉變也愈發艱難。

  這是一個越來越多的人所能感受到的普遍現實,社會各個層面都在呼喚教育公平,然而決心與口號都是如此明亮的時候,現實境況還是令人失望。上次我曾提到過的麻城課桌事件,它反映出了城鄉教育之間的巨大差異,這些情況不只出現在農村,城市裡的邊緣群體,也在承受著教育不公平的種種。近期,就隨遷子女異地高考的條件所引發的爭論,所揭示的,正是招生中以戶籍來區別對待的不平等現象。一個為城市的發展做出多年貢獻的群體,他們的孩子在高考時,卻因戶籍、父母有無穩定工作等等原因,諸多受阻,甚至連參加高考的資格也岌岌可危,這是極其不合理的。

  一直以來,我們在教育公平方面可以說是舉步維艱,對於盤根錯節的現狀,也許會有人企盼一場轟轟烈烈、徹徹底底的變革,能一下子將一切都變得美好順遂,這是童話。就連錢理群在致力於基礎教育的改革時,對於自己的“屢戰屢敗”,他也認為教育的本質是潛移默化的,教育的改革也要遵循“慢而不息”和長期奮鬥的原則。促進教育公平,進而暢通和拓寬社會下層向上層流動的通道,這將是一場長期的戰役,在這場戰役中,最可悲的並非是這個過程所要消耗的時長,而是在這個過程中,眾多期望的打碎和夢想的泯滅。就像一開始就提到的那份資料一樣,十個同行者中,只剩下為數不多的三人堅信奮鬥的重要,堅信夢想還有實現的可能。 現實最可怕的地方,就在於夢想的打碎,倘若你屈服,那你就永遠只能臣服於叫做“命運”、“出身”的這些東西。很多沒有從父輩那裡繼承到財富、地位的人們所面臨的情況大多是:現實很沉重,未來很遙遠。對於這些人來說,改變命運就是在負重前行,在前行的路上,夢想不應該是肩頭的重量,而是助你飛翔的翅膀,它能減輕現實的疼痛感,能讓你看到奮鬥的意義。

  篇2

  打敗自己

  是什麼使青松矗立在懸崖邊,仍然枝繁葉茂?是什麼使史鐵生放棄了輕生的念頭,在輪椅上寫出了光輝的一筆?是什麼使剛出生的小牛犢一次次跌倒後又爬起來?普天之下唯有超越自我、戰勝自我的力量使然。

  常常望斷天高水闊的天涯路暗自冥想,既然不能死如秋葉之靜美,那就轟轟烈烈,生如夏花之絢爛。

  莎士比亞說“金剛石是絕不至於腐爛的”,而在成為真正的金剛石之前,首先要戰勝自己那暗陋的外表,雖然艱苦仍感謝,因為這裡有我的淚水、汗水交織成身後永不後悔的血路。

  知道約翰·庫提斯嗎?那個靠半身為我們詮釋著堅強與永恆的偉人,或許他曾經被苦難浸沒得寒冷枯黯;或許他曾經被痛哭折磨得遍體鱗傷;或許他曾經也試想放棄生命,但最終他還是戰勝了自己。

  如今站在講話臺上的他,沒有任何的埋怨,他走出了命運的死角,等待他的是康莊大道。

  還記得李陽嗎?那個瘋狂英語的創始人,曾經為英語不及格而懊惱不已;曾經被同學恥笑為“最合格的中國人”;曾經被老師點評得一無是處,可他還是戰勝了他自己。

  如今在講座上激情澎湃,正在演講的李陽,高唱“成功就是爬起來比跌倒的次數多一次”,名山大川已被他走遍,英語早已知之甚詳,等待他的是一色天光。

  還記得白巖鬆嗎?那個口若懸河,面對億萬觀眾,不動聲色的主持人,可誰曾想過他的學業有多差,老師放棄他,他也順水推舟自暴自棄,可他受不了母親心酸的目光,他戰勝了他自己。  如今可以視浮華如過眼雲煙,視人海如微波江水的人,早已練達修世,成就非凡。

  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後天很美好,可大多數人都死在明天晚上,看不到後天的太陽,所以要戰勝自己。

  人生又像剝洋蔥,總會有是你流淚的時候,但你又不能丟棄它,就像不能丟棄整個人生,所以要戰勝自己。

  你別無選擇,戰勝了自己,那是你能體會到:寵辱不驚閒看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靜觀天外雲捲雲舒。

  如果人生是一條大河,那麼戰勝自我的人就是奔騰入海的河水,沒有戰勝自我的人只能做一條幹涸的河床;如果人生是一張白紙,那麼戰勝自我你便擁有了描繪多彩生活的五顏六色的畫筆,沒有戰勝自我的勇氣,你的人生依舊是一張白紙;如果成功位於高山之巔,那麼戰勝自我你就能拾級而上,不能戰勝自我,成功就會可望而不可及!

  篇3

  失去的不一定是最好的

  每個故事都會個有結局,結局是喜也好,是悲也罷,既然當初選擇了這個故事,就應該承擔這個故事劇終時所帶來的笑與淚。

  人生就像一場戲,命運是編劇,生活是導演。每個人都是戲中的主角,於是入戲太快的,越演越真,越演越傷。最後帶著欺騙,背叛,以及那遙不可及得諾言被判出局。

  如今,再回頭看看時,^笑笑^。不知道那是否是一種嘲笑?嘲笑自己的痴,自己的傻,自己的無知。同時那笑是否也是一種坦然而幸福的笑?因為一個故事,一種經歷真的可以換來一份成熟一份淡然。

  有些人有些事或許只是我某一階段的過渡品,又或許是我走向成熟的墊腳石。

  有些東西抓不住還不如放手,那樣得到的也許會更多。

  該珍惜的珍惜,該放棄的放棄,該忘記的忘記。不要沉浸在自己曾經的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