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練習科學說話發聲

  說話也是一種學問,那麼我們應該怎樣的練習科學發聲的一些具體方法你知道了?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一些相關的資料吧!希望能幫助到你們!

  科學說話發聲的重要性

  對於正常人而言,說話是進行人際交往的重要一環,因為我們很難想象一個說話沙啞或者公鴨嗓的人會給人良好的印象。羅榮鉅先生遺著中曾經說過一個事例是,曾擔任過汕頭市委書記的林興勝,由於嗓音疾病問題一度無法正常工作。無奈之下抱著試試看的態度輾轉找到羅先生,通過咽音的矯治,嗓音恢復正常重新回到工作崗位。我在昨晚朋友圈轉發的關於著名朗誦藝術家方明的視訊,70歲的高齡,聲音依舊年輕脆亮。其實早年他嗓子也壞了,通過咽音的學習重新煥發的藝術的青春。當然,只論說話這一點,以用聲為重要工作內容的教師、導遊、解說員、播音員等,掌握科學的說話方法,可以避免患上職業病,如咽炎、聲帶息肉、聲帶麻痺、聲帶小結等。

  再說說我曾經遇到的一個學生,她是否還健在真的不得而知,因為她沒有學下去。從外觀上看,她個子有167以上,體態中等起碼不瘦弱,面容美麗。但是她一開始跟我交流,問題就很大了。首先是說話糜弱、有氣無力,且說不幾句話就要休息。據瞭解得知她是油田機關六小的老師,由於說話問題導致工作無法勝任、身體每況愈下。原因何在?缺乏中氣的人,身體缺氧程度會與日俱增,最後就會“憋”死的。

  普通人天生需要學習的人,我們歸納為天然說話習慣不好患上嗓音疾病的人群,這個人群是極為龐大的,從而成為我聲音研究的一塊重要領域。除了極少數的人***以男性居多,這是由男性先天的氣息優勢和真聲居多的說話模式決定的***不需要去專門訓練以外,很多朋友是有必要了解這一塊的,當然目前的情況看大家不是很重視它甚至很漠視。

  科學說話發聲的幾個要求

  1、相對開啟的喉內肌:

  喉內肌做打呵欠一樣的舒張狀態,此時聲帶處於良好的發聲預備狀態。之所以說是相對開啟,是因為說話不需要象歌唱所要求的寬廣音域和誇張度。喉內肌的開啟擴張,是做到喉前肌放鬆的關鍵。

  2、完全放鬆的喉前肌:

  嗓音疾病患者的通病就是喉前肌緊張,喉頭緊提,所以說放鬆這一部分肌肉是十分重要的。由於高音君是從事發聲研究的,平時非常注意對說話悅耳、有磁性、自然放鬆的人進行觀察。比如在北京期間,我為了觀察分析一名女售票員的聲音,曾經坐公交坐到末站。通過發現我得知,但凡說話天然科學的人,他們的前喉都是放鬆不緊的,而都是有氣息支援的。

  3、完全鬆掉的下巴:

  下巴是發聲最大的敵人,搞定它可是需要時間的。當然也不是十分難,就是發聲的時候時時體驗它的放鬆就可以了。通過觀察得知,凡是發聲下巴鞋托子一樣緊張前伸的,此人的喉前肌勢必是緊張的,說話就是蒼白費力的。

  4、脆亮的音質:

  咽音練出來的聲音有堅實明亮的核心,聽起來有光彩有磁性,非常的年輕。咽音用於說話的高境界是基音管外面還要套一個泛音管,這樣的聲音脆亮而不堅硬,圓潤而有集中尖銳的音質。但這是長久培養之後功力的顯現,因為咽音的訓練是要遵循通——透——亮——圓四個階段的。

  5、長時間說話不疲勞:

  我們日常生活中,即便不是從事嗓音為主的事業,也要難免的與人交流,這個就要求說話發聲的持久力,也就是長時間說話嗓子不會沙啞,喉嚨不會累。我們必須要通過正確有序的練習堅持不懈,這樣會使聲音的機能逐步提高,從而達到目的。

  科學說話發聲的訓練步驟

  1、三個無聲練習:

  練習方法見舊文,大家翻看一下就明白了,不再贅述。

  2、三個基礎發聲練習:

  1***嗬氣:深吸氣喉嚨充分開啟,隨即保持狀態發“嗬”,練習時注意喉部的舒適暢通和聲音的顆粒性;2***提高聲帶閉合能力:狀態同上一條,發“嘎”,體驗舌背和軟顎碰撞的爆發力,此條練習體驗腹部的發力十分便利;3***擋氣練習:狀態同上,閉口發eng,此條練習也可以作為訓練橫膈膜的彈性運用來使用。

  3、伸舌不伸舌轉閉口發低咽音:

  伸舌發斷的類似於大笑的低咽音,類似於“hen-hen-hen”,然後不伸舌發聲,最後閉口哼低咽音,三者音質完全不變。這種聲音的音質是脆亮而略帶刺耳的,就需要練習者有較強的剋制力。因為剛開始發出這樣的聲音,你的內聽覺是不接受的、不習慣的。因為它業已適應舊的不科學聲音,對於新的聲音形象,它是不接受的,這需要一個適應過程。

  4、數數練習:

  這個是由發聲轉換至正確說話的過渡練習,即在保持開啟狀態的前提下用氣息去念1、2、3、4、5、6、7、8,注意母音起音的位置在喉咽部,聲音的支援全在橫膈膜。

  5、讀文字的練習:

  隨意摘取一段文章進行讀字練習,首先是把字頭去掉,用貝諾利氏作用哼發母音。比如“五星紅旗迎風飄揚”,要發成“u-ing-ong-i-ing-eng-iao-iang”。練習若干遍,感到喉嚨很舒服,聲音很脆亮,就可以加上字頭讀字,保持母音的良好閉合即可。

  6、恢復性練習:

  人的聲帶都是肉長的,功力再深厚的人也有個承受極限,經常超越極限的去練聲是會疲勞的。尤其是初學者,還沒有形成良好的發聲習慣之時,嗓音的承受能力是很差的。那麼,假如我們一天當中由於工作原因不得不超負荷運轉的話,那就會難免的疲勞,怎麼辦?那就要在睡覺前有個恢復性的練習,否則次日你的嗓子就會嘶啞或者乾澀難受。那麼我們採取什麼方法呢?卡魯索說,閉口的哼是恢復練習中效果最好的,但是初學者基本上難以發對,程度不夠使然。我在教學中用咀嚼哼鳴來做恢復練習,效果非常好。具體練法很簡單,就是口腔在象嚼口香糖一樣咀嚼的情況下去做哼鳴練習,不用去考慮聲音形象,哼就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