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數學複習計劃

  一個好的複習計劃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以供大家學習。

  ***一***

  一、教學目標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回顧自己的學習過程和收穫,逐步養成回顧和反思的習慣。

  2、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強化訓練。

  3、通過形式多樣化的複習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生動有趣的複習活動中經歷、體驗、感受數學學習的樂趣。

  4、有針對性的輔導,幫助學生樹立數學學習信心,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展。

  5、培養學生的良好審題、書寫、檢查作業的學習習慣。

  二、複習的重、難點

  複習重點:10以內的加減法,20以內的進位加法以及根據加、減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簡單的實際問題。

  難點:加減混合的看圖列式應用題、鐘面的認識,數的組成 。

  三、複習的主要內容

  1、熟練地數出數量在20以內的物體的個數,會區分幾個和第幾個,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掌握10以內各數的組成,會讀、寫0—20各數。

  2、初步知道加、減法的含義和加減法算式中各部分名稱,初步知道加法和減法的關係,比較熟練地計算一位數的加法,10以內的加減法以及20以內的進位加法。

  3、初步學會根據加、減法的含義和演算法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問題。

  4、認識符號“=”“<”“>”,會使用這些符號表示數的大小。

  5、直觀認識長方體、正方體、圓柱和球。

  6、根據所學知識,解答簡單的應用題。

  四、學情分析:

  一班共有學生71人,二班70人。總體上來說大部分學生已經基本完成了本學期的教學任務。但是也存在著一部分學生,或是由於年齡太小,或是由於基礎、智力、學習行為習慣等原因而使他們的學習有較大的困難。有較多的學生常出現抄錯數字、看錯符號,而且很少有做完題檢查的習慣。另外,對於位置的認識以及時間的認識,對於一些學生來說還是存在著相當大的困難,因此在複習中應特別注意。

  五、複習的方法:

  1、充分考慮學生身心發展特點,結合他們學前通過各種途徑獲取的知識和積累的生活經驗,設計富有情趣的數學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數學、理解數學。

  2、通過大量實物圖的感知和具體模型的操作,使學生獲得最初步的知識和技能,同時重視培養學生創新意識和學習數學的興趣。

  3、把握好知識的重點、難點以及知識間的內在聯絡,使學生都在原來的基礎上有所提高。

  4、把本學期所學知識分塊歸類複習,針對單元測試卷、練習冊、作業中容易出錯的題做重點的滲透複習、設計專題活動,滲透各項數學知識。專題活動的設計可以使複習的內容綜合化,給學生比較全面地運用所學知識的機會。

  5、加強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的聯絡,適當教給家長一些正確的指導孩子複習的方法。

  6、改進對學生評估,重視學生自身的縱向比較,關注學生已經掌握了什麼,具備了什麼能力,在哪些地方還需努力。

  7、根據平時教學瞭解的情況,結合複習有關的知識點做好有困難學生的輔導工作。

  ***二***

  一、複習內容:

  20以內的數的認識;20以內的加減法;比較物體的多少、大小、高矮、長短、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以及簡單的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

  二、 複習目標:

  1、能正確讀、寫20以內的數,掌握其順序,並能比較大小。

  2、能正確熟練地計算20以內數的加減法。能根據圖畫正確列式解決問題

  3、會比較多少、大小、長短、高矮、輕重等、會按照一定標準或自定標準進行分類;能確定物體前後、左右、上下的位置與順序;能識別長方體、正方體、圓柱體、球等幾何體;會認讀整時、半時、整時過一點或差一點整時四種情況。

  4、 初步體驗資料的整理過程,認識象形統計圖和簡單的統計表,能根據圖表中的數,回答一些簡單的問題。

  三、複習重點:

  1、掌握數的順序和大小,會讀寫0——20各數。

  2、 熟練計算20以內加減法。

  3、 能熟練運用加減法的知識解決簡單實際問題。

  4、會認四種時刻、四種圖形。

  四、複習措施:

  1、引導學生主動整理知識。本年級的學生是一年級剛入學的兒童,他們學習數學是剛剛入門。為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提高他們整理與複習的能力,可根據複習的內容,適當地引導學生主動回顧自己的學習程序和收穫,可以讓學生自己說一說哪些內容最有趣,哪些內容最有用,哪些內容的學習最困難,自己學到哪些知識等。

  2、開展多種形式的複習。根據一年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在組織複習時,要充分考慮到低年級學生學習的需求,要重視學生的情感體驗,儘可能設計一些生動活潑的練習內容,採用多種活動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關注學習有困難的學生。由於每個學生的家庭背景、學前教育、生活積累以及認知能力等方面的差異,學生很可能會產生學習理解的差異。因此,在複習中,教師應重視學生的個體差異,安排不同層次的練習,一般的學生要保證基本要求做一些基本形式的練習,比較優秀的學生可以增加一些富有思考性的練習。對學習有困難的學生還要進行有針對性的輔導,使所有學生通過複習都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三***

  一.複習內容

  本學期主要有如下幾塊教學內容:

  1 、數和數的運算

  數和數的運算主要包括10以內數的認識和加減法;11—20各數的認識;20以內進位加法。此外,還包括比長短、比多少、幾個和第幾、尋找規律、鐘面的認識***幾時和幾時半***等內容。

  2 、空間和圖形

  空間和圖形主要包括比長短和高矮;辨認物體和圖形***長方體、正方體、圓柱、球以及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圓等***。

  3 、統計和概率

  統計和概率主要包括對實物、圖片及資料進行分類整理;象形統計圖等。

  4、 實踐與綜合應用

  在每個知識領域的學習過程中都安排有綜合運用的內容,主要包括統計、圖文應用題等內容。

  二.複習的重、難點

  重點:主要放在數與數的運算這一塊內容中。

  難點:加減混合的看圖列式應用題、鐘面的認識。

  三. 複習所要達到的目標:

  1、通過總複習使學生在本學期學習到的知識系統化。鞏固所學的知識,對於缺漏的知識進行加強。

  2、進一步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絡,感受數學的意義與作用。在教師的組織下,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積累對數學的興趣和求知慾。

  3、初步具有認真思考的習慣,在教師、同學的鼓勵幫助下,努力克服數學活動中遇到的困難,獲得成功的體驗,有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四. 複習措施

  根據本班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制定以下措施:

  1、將學生的零散知識集中起來,使知識縱成行、橫成片,形成互相聯絡的知識網路。

  2、採用變換練習的方式,開展遊戲活動等多種方式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3、加強對10以內口算加減法的練習和20以內的進位加法的練習。

  4、加強對中下等生進行個別輔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