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大提琴的方法

  如何拉好大提琴的音階?小編今天和大家一起分享自學拉音階的辦法,辦法對業餘愛好者來說應該是有幫助的。今天,小編為你帶來了。

  是什麼

  首先,要明確思想集中的重要性。奧厄曾強調,至今為止對於頭腦活動的重要性,重視得不足,而一個人如果不能持續集中地進行艱苦的腦力勞動,想去掌握像小提琴這樣一件如此樂器就等於是浪費時間。認為,如果用精神振奮和熱愛工作的態度去練習則半小時的練習,比漫無目的地練一小時甚至更多的時間都有效得,強度加大,演奏者應該感到精神的疲憊而不僅是身體的疲勞,這顯然比機械的使演奏練習需要耗更多的精力,然而留下記憶的深度和廣度卻大為加強。在演奏過程中對逝去的音響只給予客觀的判斷,不需進行過多的主觀考慮,否則必然會影響即時演奏中的傾聽。要克服這種“負遷移”的干擾現象,也就是不要因為對逝去的音響過多考慮而使精力分散,從而影響和干擾認真聆聽音樂的進行,在這個過程中對於演奏動作演奏過程,也不必進行過於複雜的分析,否則會分散對音響乃至音樂表現的注意力。

  演奏的外在缺憾往往是演奏者心裡因素所致,如發音不集中,可能使精力渙散;如果聲音粗糙,可能是內心浮燥;如果音樂層次不清晰,可能是內心缺乏邏輯性。反之聲音美是內心審美的體現,沁人肺腑,自專注細緻的內心體驗,因此,練習或演奏中全神貫注或思想集中是客觀傾聽的前提。在練習中可以採用一些簡單的方法,達到思想集中的聆聽的目的。例如,可以通過消除視覺的干擾,閉眼傾聽長弓的練習,細心體會。感受其音色、力度以及種種變化和更多的內容。同時,要感受到身體的協調和平衡,減少多餘的動作。另外,練習時要培養在內心聽到音樂的同時將左手手指從跟關節起落的感覺,在慢練中,當把手指從指根關節抬起時就會由內心聽到即將演奏的音符,一次可以不斷的培養和發展是思想集中的能力。

  再者,自然而放鬆的演奏有利於運用客觀傾聽的能力,放鬆和緊張是纏繞在樂器演奏中的老問題,只是這問題在演奏者身上表現得明顯。這是因為大提琴體積大,演奏幅度大,左右手需要的演奏強度也增大,發音需要的力量隨之而加大,這是出現緊張的可能性就加大了,誘發演奏緊張有心理原因也有技術原因,這個問題另行討論。這裡強調的是演奏中要正確處理內心激動和技術緊張的矛盾。演奏時左手過與用力。時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左手超負荷用力和不可抑止顫指上。這實際上是無價值的力量浪費。在這種感情壓過理性鑑別的情況下已不可能認真聆聽,即使聽出問題所在,也無法做絲毫的改變。絃樂演奏家應該具備的的特點是:演奏過程中把充滿激情的運弓與冷靜的運指結合起來。把真摯的感情、創作熱情與思維清晰、深思熟慮的自我控制結合起來。缺乏創作的熱情和神往,無疑會使演奏貧乏化,但其反面的同樣可怕,及喪失了對創造的控制力。在這種情況下,創造性的演奏行為完全被無理性的激情做支配,因此,客觀的傾聽就無從談起

  另外,超越自我,才能客觀的傾聽。演奏過程中不應該主觀臆斷地傾聽發音,而要客觀的評價自己,站在超越自我的立場聆聽自己的演奏,用作者的語言和態度去表現音樂,練習者有時會為自己的演奏錄音,就是想通過錄音來判斷和評價自己的演奏,以其站在聽眾的角度聽到真是的聲音,尋找較為可觀真實地反映依據。練習中應本著反省檢查和自我批評的精神,用理智去鑑別所演奏的這個音是否達到它應具備的質量。練習的目的是為了暴露問題、發現問題,求得解決問題的途徑和方法,否則只會養成縱容和放任的不良習慣。

  學習者不能客觀真實地聆聽自己的演奏

  1、練習中養成了自由散漫、隨心所欲、精力不集中的習慣,對演奏缺乏理智的約束對聲音失去實質的要求。練習時浮想聯翩,平時記不起的事此時都恢復了記憶,慢練時技術相對簡單了思想隨之鬆懈甚至處於休息狀態。在這種情況下,無論如何也不可能認真傾聽自己的演奏。

  2、演奏過於衝動,過於用力,造成身體各部位的緊張,或者由不科學的演奏方法導致了緊張,疲於應付技術,不可能分配精力去積極地傾聽,或者感情蓋過了對聲音的客觀鑑別,根本不可能去傾聽。

  3、過多地考慮逝去的音響,對演奏中出現的失誤患得患失,產生過多的心理判斷,引發出不良情緒,影響對即時演奏的傾聽,無暇分辨聲音優劣。

  4、用相當多的精力模仿大師的演奏,追求演奏的外在表現,這種模仿更多地停留在表面的奏法和具體的強弱、漸快、漸慢等方面,辨別不出音準的細微差異和音質的變化,覺察不到音響的均勻聆聽不清樂曲的旋律將作品分解為孤立的音樂符號,又將這些音符表現為動作的組合,沒有認真聆聽聲音的質量,沒有真正理解音樂的本質,更談不上追求創造性的演奏。

  大提琴正確的持琴方法

  正確的持琴方法總結起來有以下幾個方面首先,人在靠椅子的前沿正中含胸自然放鬆地坐好,然後將琴撐腳以自己身體中間為準在右前方著地,撐腳一定要放正確,若太偏右,琴頸離人頸太遠,左手按弦就會困難,演奏到高把拉就更成問題:撐腳太往左,琴頸就會貼靠在人頸上,這樣幾乎無法演奏。

  將撐腳正確地放好後,兩腳自然放開比肩略寬,然後輕輕將琴靠向自己,使琴肩輕貼“心窩”***即左右兩排肋骨中間的會合處***,這時琴的C絃軸應該與人的耳垂持平,琴的這種高度演奏起來就比較合適。

  琴肩位置是持琴的一個重要環節。

  若琴肩靠在胸口,那琴身就過高了;琴肩位子太低,琴肩則頂在了演奏者的肚皮上。

  這兩種都是不正確的持琴姿勢,它們都妨礙了演奏,若這兩種不正確的持琴姿勢持續時間過久,容易造成演奏緊張、兩臂不適。準確地放好琴肩點後,再將琴面略為向右偏斜,約向人體偏斜15度左右。

  最後再用兩膝自然靠在琴的下襬兩側,應注意的問題是不要將琴夾得太緊,輕輕碰著琴,讓琴穩固就行了。

  琴撐腳、琴肩、琴下襬兩側三點位置的正確與否是持琴好壞的關鍵,若能正確地按這三點位置自然放鬆地持琴,就能獲得好的持琴姿勢,從而為下一步演奏打下良好的基礎。

  大提琴盒的幾種材質比較

  碳纖材質高保護性與輕量化的特性,強韌度夠,密度小,相對硬度也高

  碳纖是高科技產品,是人造纖維中的無機纖維,比鋁還輕、比鋼還硬,其比重為鐵的四分之一,強度是鐵的十倍。同時,它又具有纖維般的柔曲性﹐可進行編織加工和纏繞成型。

  但並非所有碳纖產品都有著相同的品質,因為纖維主導了力學上的特性。

  碳纖維這種複合材質的製造過程十分複雜,而碳纖的編織技術在提高碳纖維本身品質中,佔有非常重要的一環。

  由於碳纖材質成本高…加上製作成型的過程很容易失敗 所以這就是為什麼它會貴的原因。


猜您感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