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級下學期語文試卷分析

  試卷分析是新課程教學多元化探索的一種方式,對於已經考過的試卷進行科學評價,對學生以後的學習有很大幫助。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歡迎大家參閱。

  ***一***

  一、基本情況分析

  一年級實有人數30人,實考人數為30人,總分為2730分,平均分為91分。

  其中100分1人,90——99分21人,80——89分8人, 69分1人,優秀率百分之七十,及格率百分之百。

  二、試卷總體分析

  該試卷能依據課標,尊重教材制定,難易適度。

  本次考試有九大題型,有基礎知識的考核和閱讀能力、寫話能力的考核。基礎知識的考核內容包括字、詞、句,題目有一定的靈活性。閱讀能力的考核主要考查學生獨立閱讀的能力,如“我會選”、“我會填”、“我能換”、“我會讀”要考查學生能否讀懂文章,能否從文中找到答案,第八題的口語練習靈活性很強,很貼近學生生活。

  三、題目具體分析

  ***一***基礎知識部分

  絕大部分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好。尤其是第一、二、三、四、六題,得分高;

  第五題:“我會換”,有的同學掌握詞語量較少,或對題意不理解而失分。 第七題:“我會讀”中,大部分的學生能順利完成,有些學生對短文中加標點感到很難,在填空時出現錯誤的現象,這道題出現錯誤又直接影響下一題即“這段話共有——句話”,造成連環失分。所以在這一題失分較多,以後還要對閱讀方法上多加指導。

  總之,從學生完成的情況來看,總體上比較好,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比較紮實,雖然也有學生完成得不是很理想,這跟平時讀、寫、練習也有一定的關聯,也與學生的書寫潦草,字寫模糊,被扣分有關。

  ***二***寫話能力部分

  從卷面上看,大多數學生能按提示來完成,語句較通順,想象合理,書寫認真。只有少部分學生是不能進行寫話,這也與漢字量的積累少,及語言的表達能力有關。

  四、今後改進教學策略

  1、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知識的積累,擴大學生的知識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積累好詞句用本子摘抄下來。

  2.更加重視書寫端正、規範,卷面整潔。

  3.重視學習習慣的培養:仔細審題、仔細答題、仔細檢查。

  4.注重在教學時讓學生掌握好基礎知識。

  5.加強閱讀訓練,在課堂教學中多交給學生一些學習的方法,引導學生學以致用,靈活運用新知識,提高閱讀能力。

  6.重視詞語的積累,增大閱讀量,提高說話、寫話的能力。

  ***二***

  一、總體情況分析:

  這次語文試卷共八道大題,滿分100分。出題緊緊圍繞教材出題,試卷上百分之九十的試題都來自於課本,使多數學生都能交上滿意的答卷,激發了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和學習語文的信心。 二、學生答題情況。

  1、答卷情況。

  第一大題是我會寫,主要考察學生的基本知識,靈活性較小,學生掌握得較好,對於這些較規範的題目答得得心應手,駕輕就熟,只有極個別學差生錯了一些。

  第二大題我會記。考查學生的記字方法,比較簡單,有個別同學字寫得不規範,多一筆或少一筆,失分了。

  第三大題我會選。錯得較多的是第1小題我能把筆畫相同的字寫在一起。由於平時學生的書寫不規範,導致數筆畫數錯了。

  第四大題我會給字加偏旁,成為新字,再組詞語。5個同學失掉一半的分數,卻僅僅因為沒有弄懂題意就開始做,這樣的教訓應該會讓孩子們有個深刻的印象,從而學會認真地面對吧!

  第五大題我會連。考查的是學生的基礎知識,正確率較高。

  第六大題是我會填,分為4個小題,其中第1小題我能寫出加點字的反義詞。“難過”的反義詞錯得較多。其它3道題考查的是學生積累課內知識,積累語言的情況,從卷面看,學生積累課內知識,積累語言的情況還是較為可喜的。但對於稍微靈活一點的題就不會動腦筋想一想。

  第七大題是讀一讀,填一填。

  本次閱讀題比較簡單,正確率較高。

  第八題我能看圖寫話,寫的是學生親身經歷過的事情,卻因為學生小,對寫作的意識很淡薄,所以結果並不是很滿意。

  三、思考及建議:

  1、在平時教學中,要加強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訓練,能夠使學生把心裡所想的,準確的表達出來。在加強說話引導學生的同時,逐漸讓學生能夠用筆把它寫下來。

  2、在平時教學中,要注重知識的積累,擴大學生知識面,增加學生的閱讀量,背誦一定數量的名篇。在閱讀的過程中,積累好詞句用本子摘抄下來。

  3、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寫字、讀書、傾聽、觀察、動手、思考等習慣。養成良好的語文學習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