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級趣味數學手抄報

  學好數學很重要,但是我們一定要合理去掌握方法學好數學,我們可以先從數學手抄報開始瞭解數學知識。下面是由小編整理的,以供大家參考。

  圖片欣賞

  圖***1***

  圖***2***

  圖***3***

  圖***4***

  圖***5***

  的相關資料1:著名數學人物

  1.張丘建

  《張丘建算經》三卷,據錢寶琮考,約成書於公元466~485年間。張丘建,北魏時清河***今山東臨清一帶***人,生平不詳。最小公倍數的應用、等差數列各元素互求以及“百雞術”等是其主要成就。“百雞術”是世界著名的不定方程問題。13世紀義大利斐波那契《算經》、15世紀阿拉伯阿爾·卡西《算術之鑰》等著作中均出現有相同的問題。

  2.朱世傑:《四元玉鑑》

  朱世傑***1300前後***,字漢卿,號鬆庭,寓居燕山***今北京附近***,“以數學名家周遊湖海二十餘年”,“踵門而學者雲集”。朱世傑數學代表作有《算學啟蒙》***1299***和《四元玉鑑》***1303***。《算學啟蒙》是一部通俗數學名著,曾流傳海外,影響了朝鮮、日本數學的發展。《四元玉鑑》則是中國宋元數學高峰的又一個標誌,其中最傑出的數學創作有“四元術”***多元高次方程列式與消元解法***、“垛積法”***高階等差數列求和***與“招差術”***高次內插法***。

  3.賈憲

  中國古典數學家在宋元時期達到了高峰,這一發展的序幕是“賈憲三角”***二項展開係數表***的發現及與之密切相關的高次開方法***“增乘開方法”***的創立。賈憲,北宋人,約於1050年左右完成〈〈黃帝九章算經細草〉〉,原書佚失,但其主要內容被楊輝***約13世紀中***著作所抄錄,因能傳世。楊輝〈〈詳解九章演算法〉〉***1261***載有“開方作法本源”圖,註明“賈憲用此術”。這就是著名的“賈憲三角”,或稱“楊輝三角”。〈〈詳解九章演算法〉〉同時錄有賈憲進行高次冪開方的“增乘開方法”。

  賈憲三角在西方文獻中稱“帕斯卡三角”,1654年為法國數學家 B·帕斯卡重新發現。

  4.秦九韶:《數書九章》

  秦九韶***約1202~1261***,字道吉,四川安嶽人,先後在湖北、安徽、江蘇、浙江等地做官,1261年左右被貶至梅州***今廣東梅縣***,不久死於任所。秦九韶與李冶、楊輝、朱世傑並稱宋元數學四大家。他早年在杭州“訪習於太史,又嘗從隱君子受數學”,1247年寫成著名的《數書九章》。《數書九章》全書共18卷,81題,分九大類***大衍、天時、田域、測望、賦役、錢穀、營建、軍旅、市易***。其最重要的數學成就——“大衍總數術”***一次同餘組解法***與“正負開方術”***高次方程數值解法***,使這部宋代算經在中世紀世界數學史上佔有突出的地位。

  5.李冶

  隨著高次方程數值求解技術的發展,列方程的方法也相應產生,這就是所謂“開元術”。在傳世的宋元數學著作中,首先系統闡述開元術的是李冶的《測圓海鏡》。

  李冶***1192~1279***原名李治,號敬齋,金代真定欒城人,曾任鈞州***今河南禹縣***知事,1232年鈞州被蒙古軍所破,遂隱居治學,被元世祖忽必烈聘為翰林學士,僅一年,便辭官回家。1248年撰成《測圓海鏡》,其主要目的就是說明用開元術列方程的方法。“開元術”與現代代數中的列方程法相類似,“立天元一為某某”,相當於“設x為某某”,可以說是符號代數的嘗試。李冶還有另一部數學著作《益古演段》***1259***,也是講解開元術的。

  的相關資料2:詩詞中的數學

  宋代邵雍是數理大家,寫過一首朗朗上口的數字詩,描寫一路的景物,全詩共20個字,把10個數字全用上了:

  一去二三裡,煙村四五家,

  亭臺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這首詩用數字反映遠近、村落、亭臺和花,通俗自然,膾炙人口,也是我們小時候可能就聽說過的一首詩,讓人難忘啊。

  明代林和靖寫的一首雪梅詩,全詩用表示雪花片數的數量詞寫成。讀後就好像身臨雪境,飛下的雪片由少到多,飛入梅林,就難分是雪花還是梅花,妙趣橫生。

  一片二片三四片,五片六片七八片。

  九片十片無數片,飛入梅中都不見。

  清代紀曉嵐是著名的才子,據說乾隆皇帝南巡時,一天在江上看見一條漁船蕩槳而來,就叫紀曉嵐以漁為題作詩一首,要求在詩中用上十個“一”字。紀曉嵐很快吟出一首:

  一篙一櫓一漁舟,一個漁翁一釣鉤,

  一俯一仰一場笑,一人獨佔一江秋。

  無獨有偶,清代的女詩人何佩玉擅長作數字詩,也連用了十個“一”,生動地勾畫了一幅高僧晚歸圖:

  一花一柳一點磯,一抹斜陽一鳥飛。

  一山一水一中寺,一林黃葉一僧歸。

  北宋王安石關心民生疾苦,看北宋王朝很多虛設的官員,飽食終日,於是寫道:

  一窩二窩三四窩,五窩六窩七八窩,

  食盡皇家千鍾粟,鳳凰何少爾何多。

  把他們比作麻雀,形象了地諷刺了他們貪汙腐敗、反對變法的醜態。

  解放前,法幣天天貶值,物價一日數長,一位教師這樣描繪飢寒交迫的生活:

  一身平價布,兩袖粉筆灰。

  三餐吃不飽,四季常皺眉。

  五更就起床,六堂要你吹。

  九天不發餉,十家皆斷炊。

  下面還有一些大家耳熟能詳的數字入詩的佳句:

  城闕輔三秦,風煙望五津。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