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數學怎麼學好

  剛進入初中的七年級學生,如果能掌握比較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良好的學習習慣,並將之貫穿於日常的學習當中,就一定能學好數學及其他學科,下面小編收集了一些關於七年級數學學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1

  一、心態。剛上初中,部分同學會因為小學的印象覺得知識特別簡單,自己都會,就不夠認真對待,靠自己小聰明應付,但初中課程特別是數學,難度開始加深,偏重抽象思維,邏輯推理,要學好並不輕鬆。要清楚認識到:小學和初中有很大的不同,要去了解這些不同,並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和應對策略。特別是關於計算題,同學們都覺得簡單,做錯的原因都歸結於不小心,馬虎了。其實馬虎就是一種能力欠缺。在小學階段,很多同學對計算的訓練是遠遠不夠的,進入中學後應該踏實下來把計算練好。建議可以利用撲克牌中2-10的牌,以遊戲的方式進行一些速算訓練。兩個人就可以玩,人多更好,也可以和自己的家人一起在閒暇時多練幾次。一人發牌,一次一張,練習者迅速口算髮出來的牌的和,一直累加,一旦算錯,從頭再來,或換一個人繼續。多玩幾次,潛意識中,學生的數感會得到加強,計算中的“不小心”概率會大大減少。

  二、課前預習。小升初的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有預習也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實際上,預習是項大本領,是學生走向自主學習和自我管理的一次昇華。預習主要步驟有:1.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2.畫,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一定要反覆閱讀、分析、思考,並進行必要的識記。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個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3.做,嘗試完成課後的習題,不太理解或無法解決的做個重點標記,帶著問題自己從課本中去找答案,若能解決,則對自己原來的預習閱讀缺漏作出補充;如果仍然不太明白,留待課堂觀察老師怎麼處理該環節問題。這樣既提高課堂聽課的注意力,也有針對性地解決重點問題,同時還可以進一步反思自己在預習過程中為何無法獨立解決,是哪個部分沒能突破,可以為以後的學習確定方向。做好課前預習,可以做到有的放矢,這樣聽起課來就會覺得很輕鬆,老師的問題也能積極迴應,增強聽課的專注力和興趣。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將使孩子們的後續學習輕鬆愉快。

  三、準備。課前提前一分鐘進入狀態,課後再用一分鐘簡單整理,歸納。長期堅持下來,會有很意想不到的效果。課前提前準備好課本和學習用品,如黑、紅兩色0.5水筆。重點,易錯處可用紅筆做標記,0.5水筆是中考要求用筆,一開始就習慣,以後就用的順手。課堂練習本,筆記本等都提前放課桌上,每節課堅持,養成習慣。一旦習慣養成了,對於一個初中學生來說,不但能有效地提高他們當前的學習成績,而且能使他們終身受益。

  四、作業。做作業是學生獨立運用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目的在於讓學生對所學的知識加深理解,把知識轉化為能力。基本要求是:態度認真、獨立完成、步驟完整、書寫整潔規範、認真訂正。初一學生課後往往容易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以致出現照例題模仿、套公式解題,為交作業而做作業的現象,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為此在這個環節我建議應該先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然後再獨立完成作業。在作業書寫方面也應注意“寫法”,在書寫格式上要規範、條理要清楚。作業點評一定要用紅筆做標記,便於複習時重難點突出。

  五、建一個錯題集,反思總結方法。最有效的學習是學自己不會的和易錯的。做題有兩個目的:一將所學到的知識點和技巧,在實際的題目中演練;二找出自己的不足,然後彌補它。這個不足,也包括兩個方面,容易犯的錯誤和完全不會的內容。但現實情況是,同學們只追求做題的數量,草草的應付作業了事,而不追求解決出現的問題,更談不上收集錯誤。其結果是做了很多本來已經會做的題目,而不會的或易錯的題目仍然不會,這是一種低效率的學習。我的建議是:學習不是比誰做的題目多,而是要看誰的學習效果好,建一個“錯題檔案”將會事半功倍。

  初一數學學習方法2

  1有效的預習方法

  初一學生往往不善於預習,也不知道預習起什麼作用,預習僅是流於形式,草草看一遍,看不出問題和疑點。有效的預習環節有:一粗讀,先粗略瀏覽教材的有關內容,掌握本節知識的概貌。二細讀,對重要概念、公式、法則、定理、例題反覆閱讀、體會、思考,注意知識的形成過程,對難以理解的概念作出記號,以便帶著疑問去聽課。實踐證明,養成良好的預習習慣,能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還能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2高效的聽課方法

  聽課要從“聽”、“思”、“記”三方面入手。

  聽課“聽”什麼?

  1、聽學習要求;

  2、聽教師講解知識形成過程;

  3、聽例題解法的思路和數學思想方法的體現。

  “思”即思考。

  在課堂中,當教師提出問題時,學生要積極的思考,並勇於發表自己的想法,不要害怕說錯,只有積極的思考才能產生學習的興趣。

  “記”是指寫課堂筆記。

  初一學生一般不會合理記筆記,通常是教師黑板上寫什麼學生就抄什麼,往往是用“記”代替“聽”和“思”。有的筆記雖然記得很全,但收效甚微。因此,學生一定要先聽教師的要求,按照教師的提示做好記錄。有的學生課上沒記錄完,課間休息或其他時間一定要將筆記補充完整。

  3高質量完成作業

  初一學生課後往往急於完成書面作業,忽視必要的鞏固、記憶、複習,造成為交作業而做作業,起不到作業的練習鞏固、深化理解知識的應有作用。學生做作業前,應先閱讀教材,結合筆記記錄的重點、難點,回顧課堂講授的知識、方法,同時記憶公式、定理,在對當天所學內容進行復習回顧後,再獨立完成作業。這樣既有利於對知識的整體把握與理解,也提高了作業的效率和質量。

  4必要的總結

  學會總結是提高學習效率的重要手段,也是學習的最高層次。這個能力應該從初一開始培養。總結時要做到:

  一看:看書、看筆記***特別是錯題筆記***、看習題,通過看,回憶、熟悉所學內容;

  二列:列出相關的知識點,標出重點、難點,列出各知識點之間的關係;

  三做:在此基礎上有目的、有重點、有選擇地解一些各種層次、型別的習題,通過解題再反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最後歸納出各種題型及解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