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感冒不吃藥的強效療法

  ?接下來小編為大家解答吧。

  在中醫裡,感冒可分成風寒、風熱等許多型別,風寒感冒是秋冬季節最常見的一種。中醫認為,風寒感冒,是因為寒氣在不知不覺中侵入了身體,人產生打噴嚏、流鼻涕這些生理反應,是為了驅除寒氣。西醫通常用的感冒藥是抑制身體排出寒氣的,通過藥物減少各種感冒症狀,但這並不能從根本上驅除體內寒氣。

  取涕法

  中醫在治療風寒感冒時,有一種方法叫取嚏,就是通過主動打噴嚏,將侵入的寒氣人為的及時排出去,起到預防感冒加重的作用。“取嚏法一般是通過藥物刺激,讓人主動打噴嚏。”曹啟富說,可以用皂莢、冰片研磨成末,取少量放在手掌或手帕上,捂鼻呼吸,稍後會連續噴嚏,繼而周身微汗,精神振奮,每天1—2次即可起到預防感冒加重、緩解感冒症狀的作用。民間有人將衛生紙搓成紙捻,放入鼻孔刺激鼻腔,從而通過打噴嚏緩解感冒症狀,這與取嚏法道理相同,但不可以常用,以免傷害鼻腔。曹啟富指出,取嚏法配合一些增強免疫力的中藥,對緩解鼻敏感或花粉症也能起到一定作用。此外,取嚏法可以協助肺氣宣降,補充大腸向前的推動力,因此能夠緩解便祕.

  刮痧

  刮痧治療感冒多用於風寒感冒、時行感冒***流行性感冒***;暑熱感冒要慎用。

  可以取太陽、迎香、風池、天柱、大椎、風門、肺俞等穴位。先囑咐病人反坐於椅子上,充分暴露治療部位,最好先用75%酒精常規消毒後,將正紅花油塗於患部***或者用色拉油泡紅花後也可***,治療者用手緊握刮痧板***大藥房都有銷售,能用就可,不要求某某動物的角***,與面板呈45度斜角,從上至下,由內而外順穴用力均勻柔和而刮。刮拭順序為:***1***面部;***2***脊背與肩胛;***3***上肢。每次治療時間為15分鐘左右。凡有病源之處可見面板上有紅點和紫紅色、紫黑色斑塊或青黑塊瘡,稱之為痧,兩三日可自行消退。

  治療後囑患者喝生薑汁糖水250毫升,用溫水泡手腳以促進四肢及全身的血液迴圈,疏通經絡,幫助新陳代謝。多數病人經兩次治療可痊癒。

  或者用生薑、蔥白各20克搗爛如泥,用紗布包裹,蘸熱白酒先擦前額和太陽穴,再刮背部脊椎兩側,刮至面板潮紅為度,最後在肘窩、膕窩推刮。如有噁心加刮胸部、腹部。刮痧後,患者微微出汗,效果較佳。每天2-3次。

  【提示】

  面部可用手代替刮板,或是用刮板較厚段輕刮多次,微紅即可;要注意防風,小心受涼;對於老人有嚴重心腦血管疾病患者要慎用或禁用。

  貼敷

  取大蒜2枚搗汁拌麵粉做成圓錐狀,塞入鼻孔***兩側交替***,每次15-20分鐘,每日4-5次。具有祛風散寒、宣肺通竅的功效,適用於風寒感冒。

  或者選用藥店常見的麝香追風膏。選擇天突穴***位置在喉結下胸骨上方凹陷中***貼敷,選擇膻中穴***位置在前正中線上平第4肋間隙處***貼敷;或選擇大椎穴、風門穴、肺俞穴貼敷,藥帖要完全蓋住穴位。一天2換,7天為一療程。

  【提示】

  面板對藥物特殊敏感、過敏性面板或斑痕面板和以往貼敷中敷藥處易出現大水泡的患者,敷藥後有灼熱疼痛感時,應立即取下藥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