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戰爭主題黑板報

  國際上一般將我國所說的抗日戰爭稱作“第二次中日戰爭”,是指20世紀中期,中國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場民族性的全面戰爭。接下來小編就為大家推薦一些抗日戰爭主題的黑板報圖片及相關資料,希望對大家認識抗日戰爭這段歷史有幫助。

  圖片

  圖片1

  圖片2

  圖片3

  資料:抗日戰爭小故事

  《烽火中的兒童劇團:孩子劇團》

  抗戰期間,學生在製作木刻書籍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是抗日戰爭時期由中國共產黨和愛國知識分子創辦的兒童藝術團體。

  1937年8月13日,日本帝國主義侵犯上海,以滬東臨青學校為主的一部分中小學生,自發地在難民收容所進行抗日宣傳活動。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國難教育社得知情況後,立刻派人前往,於9月3日正式成立了孩子劇團。

  孩子劇團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抗日救亡愛國宣傳。小團員在老師的領導下,進行各種宣傳抗日節目的排練,然後再深入到各地特別是抗日前線去演出,宣傳抗日。

  孩子劇團的足跡遍及8個省市和幾十個農村集鎮,演出過《樂園進行曲》《猴兒大王》等優秀節目,為宣傳抗日做出了貢獻。

  《活在歌聲裡的小英雄——王二小》

  “牛兒還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卻不知哪兒去了……”這首名為《歌唱二小放牛郎》的敘事民歌傳唱了許多年,優美的旋律和動人的故事影響了幾代人。

  王二小家在河北淶源的一個小山村。抗日戰爭爆發後,日軍把魔爪伸進了這個寧靜的村莊。1942年10月25日,二小在山坡上放牛時碰上了打算進村“掃蕩”的鬼子。鬼子讓他帶路,二小卻把鬼子帶進了八路軍的埋伏圈。鬼子發現上當後,用刺刀刺向二小的胸膛……

  王二小犧牲後,當地軍民把他埋葬在村後的山坡上。《晉察冀日報》在第一版發表了介紹他英雄事蹟的訊息。詞作家方冰、曲作家劫夫被王二小的事蹟深深打動,很快創作了這首流傳60多年的歌曲。

  新中國成立後,王二小的故事被編進小學課本,二小成了千千萬萬兒童心目中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