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法同行黑板報素材

  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讓我們學法知法,尊法守法,與法同行。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對大家有用。

  欣賞


  1

  2

  3

  4

  5

  相關資料1

  1*** 憲法創制者給我們的是一個羅盤,而不是一張藍圖。——波斯納

  2*** 法律提供保護以對抗專斷,它給人們以一種安全感和可靠感,並使人們不致在未來處於不祥的黑暗之中。 ——布魯納

  3*** 民眾對權利和審判的漠不關心的態度對法律來說,是一個壞兆頭。 ——龐德

  4*** 在一個法治的政府之下,善良公民的座右銘是什麼?那就是“嚴格地服從,自由地批判”。——邊沁

  5*** 一項法律越是在它的接受者那裡以惡行為前提,那麼它本身就越好。——拉德布魯赫

  6*** 自由就是做法律許可範圍內的事情的權利。——西塞羅

  7*** 由於有法律才能保障良好的舉止,所以也要有良好的舉止才能維護法律。——馬基雅弗利

  8*** 法律解釋者都希望在法律中尋獲其時代問題的答案。 ——拉倫茨

  9*** 立法者三句修改的話,全部藏書就會變成廢紙。 ——基希曼

  10*** 法律的真理知識,來自於立法者的教養。 ——黑格爾

  11*** 法律職業的社會地位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誌。——費爾德

  12*** 儘量大可能把關於他們的意志的知識散佈在人民中間,這就是立法機關的義務。 ——邊沁

  13*** 沒有信仰的法律將退化成為僵死的教條,而沒有法律的信仰將蛻變成為狂信。 ——伯爾曼

  14*** 法治概念的最高層次是一種信念,相信一切法律的基礎,應該是對於人的價值的尊重。——陳弘毅

  15*** 法律的基本原則是:為人誠實,不損害他人,給予每個人他應得的部分。——查士丁尼

  16*** 法律是一種不斷完善的實踐,雖然可能因其缺陷而失效,甚至根本失效,但它絕不是一種荒唐的玩笑。——德沃金

  17*** 法發展的重心不在立法、不在法學,也不在司法判決,而在社會本身。——埃利希

  18*** 自由是一種必須有其自己的權威、紀律以及制約性的生活方式。——李普曼

  19*** 全部歷史就是利益的鬥爭,而法是那些佔了上風的利益的權威性的表現。――拉布里奧拉***意***《關於歷史唯物主義》

  20*** 法律,在它支配著地球上所有人民的場合,就是人類的理性。――孟德斯鳩***法***《論法的精神》

  相關資料2

  這一陣子,我每天都在考慮如何寫這篇作文,焦頭爛額的。晚上睡眠質量也急劇下降,老是做夢。這又是一天晚上,我迷迷糊糊地進入了夢鄉。哇,我來到了一片美麗的土地上,這裡青山環抱,樹木蔥茸,近處,池塘裡,有著幾隻可愛的鴨子,放眼遠眺,一棟棟聳立的高樓映入了眼簾。我想:這真是一個人傑地靈,自然與繁榮相互融合的城市。

  “你好,大伯。我能問你幾個問題嗎?”我看到田裡有幾位辛勤勞作的農民,便走上前。

  “當然。”

  “你們的農作物都是天然生長的嗎?”

  “是的。我們這裡從來不用催熟劑、農藥等東西,我們要讓百姓們吃上健康的綠色食品。”

  “哦。你們不用那些東西,那怎麼我見你們的農作物和我們城市的一樣大呢?”

  “我們雖然是農民,但是在這一片土地上,我們也受到了教育,懂得了法律,我們大家都懂得自覺保護環境。所以土地沒有受到任何汙染,保證了農作物的優質。”

  “你們做的很好,太讓我自愧不如了。謝謝。”

  接著我又來到了城市,在馬路上我並沒有雜亂無章的人群和車輛。也許這個城市的人口並不少,但是人們能夠自覺遵守交通法規。仔細一看,他們都沒有電子警察,完全是靠人們的自覺。城市裡的交通標誌簡潔明瞭,但富有人性化。每輛車上都貼上了一些重要的交通法規條例。人們在開車之前,都需先將法規看一遍,並牢記在心。

  “警察叔叔,您好。請問你們這邊碰到了什麼交通問題?”我見到一位交警,便急忙跑上去。

  “原來有很多。比如:酒後駕車、闖紅燈等等。但經過不斷改進後,現在人人都能遵章守紀。這樣人口再多,也不會擁擠,人們每天都很舒適。”

  “那你們是怎樣改進的呢?”

  “我們首先對那些違規者加大處罰力度,其次我們知道:光靠處罰手段是不能完全改變的。我們要讓宕機知法懂法用法。比如我們會宣傳交通法規,並且要努力讓這些法規不變成一紙空文,而是要起到實際重要的作用,然後我們又耐著風寒與烈日,站在我們的工作崗位上,努力成為一名合格的交警。”

  “好的,謝謝。”

  “叮鈴鈴”鬧鐘響了,我的法治城市一日遊之旅就此結束了,我想:這座法治之城不就是我們的模範嗎?我們的城市中人們團結一致,通過一定的法制教育,人們也對法律有了一定的瞭解。但是在建設法治城市的過程中,仍有許多不足。在遇到難題是時,要掌握方法,不能蠻狠去行事。例如對醉酒駕車的打擊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幾個月前,怎樣消除醉酒駕車是許多城市的難題。而我們常州卻處理的比較好,我們一方面對醉酒駕車者加大處罰力度,同時也開設了代駕服務。這樣的話,人們就更容易遵守法規,這樣就有助於建設法治城市。其實不止交通這一方面,很多問題都需要我們用法律武器去解決,對任何事情都要有原則,嚴格要求法律,政府更應該開設一些宣傳法制的場所,讓每位市民都懂得如何用法。而且要儘量保證市民的公平,讓每個市民都感覺到常州生活的快樂。

  我衷心的希望,常州能更好更快的向法治城市邁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