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隻貝閱讀練習及答案

  《一隻貝》是賈平凹所寫的一篇散文,《一隻貝》講述了一隻貝經受痛苦、磨難、忍耐之後沒有像其它貝那樣成為一隻光彩奪目、美麗斑斕的貝殼,卻孕育出了一顆稀罕珍貴的珍珠的故事。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一隻貝》閱讀材料

  一隻貝

  一隻貝,和別的貝一樣,長年生活在海里。海水是鹹的,又有著風浪的壓力;嫩嫩的身子就藏在殼裡。殼的樣子很體面,漲潮的時候,總是高高地浮在潮的上頭。有一次,他們被送到海岸,當海水又嘩嘩地落潮去了,他們卻被永遠地留在沙灘,再沒有回去。螞蟻、蟲子立即圍攏來,將他們的軟肉齧掉,空剩著兩個硬硬的殼。這殼上都曾經投影過太陽、月亮、星星,還有海上長虹的顏色,也都曾經顯示過浪花、旋渦和潮峰起伏的形狀;現在他們生命結束了!這光潔的殼上還留著這色彩和線條。

  孩子們在沙灘上玩耍,發現了好看的殼,撿起來,拿花絲線串著,系在脖項上。人都在說,這孩子多麼漂亮!這貝殼多麼漂亮!

  但是,這隻貝沒有被孩子們撿起。它不漂亮,它在海里的時候,就是一隻醜陋的貝。因為有一顆石子鑽進了它的殼內,那是個十分硬的石子,無論如何不能擠碎它;又帶著稜角;它只好受著內在的折磨。它的殼上越來越沒有了顏色,沒有了圖案,它失去了做貝的榮譽;但它默默的,它說不出來。

  它被埋在沙裡。海水又漲潮了;潮又退了;它還在沙灘上,殼已經破爛,很不完全了。

  孩子們又來到沙灘上玩耍。他們玩膩了那些貝殼,又來尋找更漂亮的呢。又發現了這一隻貝的兩片瓦礫似的殼,用腳踢飛了。但是,同時在踢開的地方,發現了一顆閃光的東西,他們拿著去見大人。

  “這是什麼東西?”

  “這是珍珠!嗨,多稀罕的一顆大珍珠!”

  “珍珠?這是哪兒來的呢?”

  “這是石子鑽進貝里,貝用血和肉磨製成的。”啊,那貝殼呢?這是一隻可憐的貝,也是一隻可敬的貝。

  孩子們重新去沙灘尋找它,但沒有找到。

  《一隻貝》閱讀題題目

  1.珍珠的形成過程給這隻貝帶來了什麼?

  起初是 。

  後來是 。

  2.“這是一隻可憐的貝,也是一隻可敬的貝”,為什麼“可憐”,又為什麼“可敬”?

  3.結尾處,“孩子們重新去沙灘尋找它”,“它”指代什麼?孩子們為什麼“重新”去找“它”?

  4.從珍珠的形成過程中,你會得到哪些啟示?

  《一隻貝》閱讀題答案

  1.內在的折磨和人們的鄙棄 人們的理解和敬佩

  2.它遭受了別的貝體驗不到的磨難與痛苦,它以血肉蘊育了絢麗奪目的珍珠。

  3.那一隻貝。因為它以醜陋的軀體蘊藏了閃光的珍珠,令孩子同情、敬佩、被選擇著。

  4.不設統一答案。示例:人生會面對複雜的環境和各種的選擇機會,我們不應該觀望、迷茫,而應當對生活主動出擊、對環境自然適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