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幼兒園活動方案4篇

  清明節氣日的預兆功能是清明節文化形成的基礎。清代至民國時期地方誌記錄的清明節習俗是清明節文化在地化的鮮明表達。本文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清明節幼兒園活動方案,僅供參考。

  清明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篇一

  清明節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在清明節期間,通過系列清明習俗活動課,讓幼兒瞭解清明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在清明節期間,組織幼兒系列教育活動,目的是讓幼兒通過掃墓活動追念革命烈士的高貴品質,樹立繼承先烈遺志、認真學習、長大建設祖國的理想;通過踏青春遊、盪鞦韆、放風箏活動,瞭解傳統風俗,鍛鍊身體,充分感受春景的美好。

  活動一:掃墓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理解掃墓的意義,培養幼兒尊重烈士的情感。

  2、教育幼兒更加熱愛我們的祖國,更加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活動準備:白紙、線、彩筆。

  活動過程:

  1、讓幼兒知道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掃墓日子。

  ①教師:每年4月4,5或6日是清明,它是我國農曆二十四個節氣中的一個,又是傳統的掃墓日子,為了紀念革命先烈和死去的親人,人們往往在這一天掃墓。

  ②討論:人們是怎樣過清明節的?

  2、教師解釋:掃墓為什麼選擇清明呢?原因之一,清明時節氣候轉暖,雨水增多,草木蔓生,陵園墓地不免要荒蕪,需要整理;之二,清明前後,山青水秀,桃紅柳綠,人們藉此大好春光,出去郊遊;之三,為懷念古人介之推,而現在已將清明節掃墓作為緬懷革命先烈的主要活動了。

  3、集體制作花圈。教師:無數革命先烈為了人們的解放事業,為了使小朋友都能過上今天的幸福生活,在 戰爭中光榮犧牲了。為了紀念他們,今天我們將組織為烈士掃墓活動,現在,先請小朋友和老師一起製作一個花圈。動手製作,教師扎竹圈,寫輓聯,然後把幼兒做好的小花繞在花圈上,再貼上輓聯。

  4、掃墓。教師講解掃墓活動應注意的事項***要嚴肅,不亂講話,表示對先烈的尊重***,然後由二位幼兒抬著花圈,其餘幼兒排好隊出發。

  清明節幼兒園活動方案篇二

  1.小小演藝家

  活動名稱:小小演藝家

  音樂準備:《空山鳥語》、幼兒身穿館服

  活動過程:

  此活動是以《清明》和《寒食》兩首古詩來編排的舞蹈活動。 《清明》編排過程:

  分兩組朗誦古詩《清明》,第一組和第二組從中各選一名幼兒,來分別朗讀古詩的第一句和第二句,第三句由第一組全體幼兒朗讀,朗讀時把手做喇叭狀放在嘴邊,第四句由第二組全體幼兒朗讀,朗讀時同時斜上舉左手或右手***統一即可***。

  《寒食》編排過程:

  全體幼兒可排成三角形或四方形,一起有感情地朗讀古詩《寒食》。 詩歌內容:

  清明

  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輕煙散入五侯家。

  2. 蹴鞠

  活動名稱:皮球玩玩樂

  活動準備:皮球若干、托盤2個

  活動過程:

  此活動可根據幼兒年齡分為不同活動小組。

  ***1***親子傳球組:分成2組進行傳球比賽***3-4歲***,在最短時間內傳完的小組獲勝;***排列方式:一位家長一名幼兒一位家長一名幼兒依次類推***

  ***2***運球跑組:分成兩組親子隊,進行運球跑接力***4—5歲***,最先完成的小組獲勝;

  文化背景知識: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遊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打馬球,也是清明習俗之一。馬球,是騎在馬上,持棍打球,清代天壇一帶也還有馬球運動,直至清中葉之後,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現了仿古馬球運動,使這一古老的體育運動在絕跡多年後重又出現在中華大地上。

  3.清明糰子樂

  活動名稱:包青團

  音樂準備:《雨打芭蕉》

  活動準備:糯米粉等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準備的材料,活動前把麵糰和餡類備好待用。讓幼兒和家長以家庭為單位開始操作。

  教師解說詞:

  小朋友們看老師拿的是什麼呢?***青團***。那小朋友知道青團是怎麼做的嗎?那我們和爸爸媽媽一起動手來做一做吧!

  文化背景知識:

  每逢寒食節,人們便不生火做飯,只吃冷食。冷食是事先做好無需加熱的食品。在北方,老百姓喜歡吃棗餅、年糕等;在南方,則多為青團和糯米糖藕。青團是江南一帶的小吃,青色的,用清明前後才有的一種艾草的汁拌進麵粉裡,再包裹進豆沙餡兒。那種味道,怎麼形容呢,真是春天的味道。綠綠的鬆軟的皮兒,不甜不膩,帶有清淡卻悠長的青草香氣。

  4.清明時節燕歸來

  活動名稱:小燕子

  活動準備:廢報紙若干、細繩、剪刀、獨木橋、燕子頭飾

  活動過程:

  以2對親子1分鐘為限進行比賽,家長將報紙捲成“杆子”狀,用細繩拴好,由幼兒著經過獨木橋護送到終點,“報紙杆”數量多者為勝。

  教師解說詞:

  小朋友,清明是一年欣欣向榮的開始。經過寒冷的冬天,小燕子從南方飛回來了,我們歡迎嗎?今天,我們為了歡迎小燕子,請大家積極參與小燕子游戲吧! 文化背景知識:

  每年清明,我國許多地方都有蒸麵燕的習俗。面燕古稱“子推燕”,傳說是紀念春秋時期晉國賢臣介之推的,現在演變成了春天的象徵,人們還把面燕作為吉祥禮物贈送親友。“清明時節燕歸來”,為了讓幼兒瞭解清明節的習俗,以及我國傳統節日中蘊含的豐厚文化內涵,激發孩子們對民族文化的熱愛之情。

  5.插柳

  活動名稱:插柳

  音樂準備:《翠湖春曉》

  活動準備:做好的柳條、深綠色的皺紋紙和淺綠色的卡紙若干、膠帶、剪刀 活動過程:

  教師出示準備好的柳條,讓幼兒和家長觀察它的結構,之後,以家庭為單位開始操作比賽,誰先完成2條柳條為勝。

  幼兒用綠色皺紋紙搓成一個小長條作為柳枝,家長拿剪刀在綠色卡紙上剪若干柳葉。***柳條上不少於15片柳葉***

  教師解說詞:

  小朋友們看老師拿的是什麼呢?***柳枝***在清明節有一個“插柳”的習俗,有的地方,人們就把柳枝插在屋簷下,用來預報天氣,所以有句俗語說得好“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那現在小朋友們就和自己的爸爸媽媽一起來製作柳枝,把我們的教室裝扮的更加生機勃勃吧! 文化背景知識:

  據說,插柳的風俗,也是為了紀念“教民稼穡”的農事祖師神農氏的。有的地方,人們把柳枝插在屋簷下,以預報天氣,古諺有“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的說法。黃巢起義時規定,以“清明為期,戴柳為號”。起義失敗後,戴柳的習俗漸被淘汰,只有插柳盛行不衰。楊柳有強大的生命力,俗話說:“有心栽花花不發,無心插柳柳成蔭。”柳條插土就活,插到哪裡,活到哪裡,年年插柳,處處成蔭。

↓↓↓↓↓下頁更多清明節幼兒園活動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