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陶瓷分類明細

  陶藝的發展歷史源遠流長。在古代,陶瓷的分類也多種多樣。那麼,你知道古代陶瓷的分類有什麼嗎?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陶瓷杯類

  高足杯 杯式之一。撇口,弧腹,下承以高足若把柄,故俗稱"把杯"。因執於手中便於在馬上飲酒,又名"馬上杯"。用手佛前供奉者,稱"淨水碗"。有陶、瓷質之分。陶質高足杯以龍山文化黑陶高足杯最為著名。瓷質高足杯始見於隋、唐,源於同時期的金銀器,明顯受到西亞文化的影響,後成為元、明、清時期流行的器形。景德鎮窯、龍泉窯、德化窯、鈞窯、磁州窯、耀州窯、霍縣窯、介休窯等處都大量生產。元代的高足杯,垂腹多較淺,足高長,且有八方、轉心、竹節柄各式。1980年江*出土的元代釉裡紅彩斑高足杯,杯底有上小下大的圓錐狀榫嵌入圈足內,圈足上方有微內收的榫,能使懷旋轉。明以後的高足杯又增加菱花口式。

  爵杯 酒具。夏、商、周時代盛行陶質或青銅質的爵,明清瓷器造型多仿古之作,福建德化、浙江龍泉、江西景德鎮等窯均曾燒製瓷爵,俗稱"爵杯",器形仿青銅器式樣,用於陳設或祭祀。

  提柄式杯 戰國時期原始青瓷杯式之一。杯體近似直筒形,小口,折肩,腹下略大,平底下有足。一側有方稜形曲柄,柄上部與肩相連後向外折,下端與腹底相連。東吳時期亦有提柄式杯,作筒式,一側附豎式提柄,柄端高於杯口,造型秀美。

  耳杯 亦?quot;羽觴",杯式之一。橢圓形,淺腹,平底,口緣兩側對稱置新月形板耳,故名,為戰國晚期創制的飲酒器。陶製品多見於漢、晉,造型、紋飾源於秦、漢時的青銅器與漆器,有的彩繪陶與綠釉品種,均為冥器,常與托盤配套。

  鴿形杯 西晉青瓷杯之一。杯體呈圓形,一側貼塑昂首、展翅飛翔的鴿子,另一側有寬而上翹的柄,形狀酷似鴿尾。

  雙聯杯 流行於唐代的一種杯式。杯作敞口,收腹,圓底,雙杯並聯,腹下部有孔相通,聯接處有羊首紋飾,一側附柄。

  海棠杯 杯式之一,流行於唐、五代時期,是仿同時期金銀製品燒製的器形,因造型似海棠花而得名。1978年浙江省臨安縣晚唐水邱氏墓出土有白釉"官"字款海棠杯。器形平面近似橢圓,四瓣海棠花式敞口,腹部下收,喇叭形高圈足。

  公道杯 又稱"平心杯",一種杯形,始見於遼代缸瓦窯產品,元青花中亦有,流行於明、清時代。杯多撇口,垂腹,圈足;杯中立一人形,體內空心瓷管通於杯底底小孔,瓷管口端與杯沿等高;立人足下與杯銜接處又有一暗孔。當杯中酒位高於管口,酒即隨杯底的漏水孔一洩而出。所以在酒宴中,進酒者只能給飲者注等量的酒,因此稱其為公道杯。此杯系以物理學中的虹吸原理製成的,有提供滿損謙益的教化作用。

  壓手杯 明代永樂朝景德鎮御窯廠創制、為皇室內廷所壟斷的一種杯式。器呈撇口,弧腹,圈足,足底外沿凸出一條稜線。手持時器口恰合於拇指指節,並因器壁自口沿而下胎體漸厚,託於手心有凝重之感,故名。明人谷應泰《博物要覽》記載:“永樂壓手杯,坦口折腰,沙足滑底。中心畫雙獅滾球,球內篆大明永樂年制六字,或四字,細若粒米,此為上品。鴛鴦心者次之,花心者又其次也。杯外青花深翠,式樣精妙,傳世已久,價亦甚高。”壓手杯因彌足珍貴,後世仿品甚多,傳世真品寥寥,多為四字款識。

  馬蹄杯 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敞口,斜削腹,內凹小平底。倒置似馬蹄。明成化、嘉靖,清康熙、雍正時期燒製的數量最多。明代馬蹄杯有灑藍、回青、孔雀藍、白釉等品種。清代多作鬥彩。

  鈴鐺杯 亦稱仰鍾杯、金鐘杯、磬式杯,杯式之一,流行於明、清時期。杯口外撇,深腹、圈足,倒置似鈴鐺。明成化、嘉靖、萬曆時鈴鐺杯有白釉、鬥彩、青花等品種。清康熙、雍正時則有青花、五彩等。

  雞缸杯 明代成化朝御窯廠創制的一種杯式。器呈撇口,斂腹,臥足;外壁以鬥彩繪雌、雄雞相伴護雛覓食圖,畫面襯以山石、花草,色澤鮮亮而柔和。雞缸杯曾十分名貴,據明《神宗實錄》載:"神宗尚食,御前有成化彩雞缸杯一雙,值錢十萬。"明代嘉靖御窯最先仿製,庶幾亂真,但署本朝年款。清代以康熙、雍正兩朝御窯仿製最佳。乾隆朝杯身加高,畫面中題有乾隆帝御詩《雞缸歌》。

  方鬥杯 流行於明代嘉靖時期的一種杯式,因形似方鬥而得名。古時製作方形器,不似圓器那樣能利用陶車的旋轉,直接拉坯而成,其工藝比較特殊,需要將坯泥製成片狀粘接而成。由於工藝複雜,技術侷限,嘉靖時期方鬥杯多不規整。清康熙時期,出現一種提樑式方鬥杯。杯內有一橫樑,將兩側內壁連線起來,由此加強了方鬥杯在燒製過程中的強度,使器形十分規整。

  臥足杯 明、清時期流行的一種杯式,因杯底無圈足,呈內凹的臥足而得名。有白釉、青花、五彩、粉彩、墨彩等品種。

  套杯 多見於清代雍正至道光時期。撇口,斂腹,淺足。器倒置如同馬蹄,大小10個為一組。

  古代陶瓷鼎類

  鼎 煮食物用的陶質炊具,以夾砂陶製作。器形大多為圓形腹,帶蓋,雙耳,三足。最早的鼎見於新石器時代河南新鄭裴李崗和河北武安磁山遺址,仰韶、大汶口、龍山、屈家嶺、馬家浜、良渚等文化遺址中也都有發現,夏代二里頭文化和商代早期也普遍使用。鼎的形制根據地域差別與時代早晚略有變化。如仰韶文化有釜形鼎、罐形鼎,鼎足有柱足、錐足之分,廟底溝型別還有形制獨特的鷹鼎;大汶口文化依次有釜形鼎、缽形鼎、折腹罐形鼎、籃紋鼎;馬家浜文化有錐足鼎、扁足釜形鼎;屈家嶺文化有球腹錐形或鑿形足鼎、雙腹盆形鼎;良渚文化的鼎足為魚鰭形或斷面呈丁字形;二里頭文化早期有單耳錐足鼎,晚期則逐漸以鬲取而代之。商周時代,鼎多為青銅製品,戰國至漢代,出現鉛釉陶和原始青瓷鼎,多作隨葬品,部分陶製品有彩繪裝飾。西漢中期鼎的腹面出現兩個並列的圓眼形凸起,晚期演變為獸面紋。明、清時期江西景德鎮和福建德化窯仿商周青銅器製作出瓷鼎,成為高檔的陳設瓷。

  罐形鼎 陶質鼎式之一,炊器,因腹部作罐形而得名。新石器時代仰韶文化、龍山文化、夏、商、周至漢代都曾製作。戰國以後,仿青銅禮器式樣,敞口,罐形圓腹,底或圓或微平,兩側有對稱的雙耳,腹下有馬蹄形三足,蓋上附鈕,以子母口與器身相扣合。

  盤形鼎 鼎式之一,炊具,陶製品,因器身似盤形而得名。距今6000-4000年的新石器時代馬家浜、大汶口等文化遺蹟中均有發現。戰國時期造型多為仿青銅禮器形式,敞口,折沿,器身似盤形,有半環形耳,平底,三足外撇。

  釜形鼎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一種陶質鼎式,順形為半形環耳,器身似釜,平底,圓柱形三足。

  獸首鼎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鼎式之一,仿青銅禮器,陶或原始青瓷製品,江南地區出土較多。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原始青瓷獸首三足鼎,器形為廣口,窄沿,淺直腹,平底,獸蹄形三足,口沿一側貼塑有直立的獸頭,與之相對一側貼短尾。獸首高昂,雙目外突,額上有雙角。在獸首與尾之間,有對稱的長方形折邊立式雙耳。

  蜂形耳鼎 春秋、戰國時期出現的陶質鼎式之一。口沿平折,上貼山逢形豎耳,淺腹,平底,圓錐形足微向外撇。

  古代陶瓷碗類

  平底碗 又稱實足碗,碗式之一,東漢至唐均可見到。其平底是在製坯過程中對碗足部採用平切工藝製成。東漢時平底碗的平底微向內凹,碗形有半球形和口沿內斂兩種,腹上部鼓,下部內收。三國時期的平底碗內有疊燒支釘痕。西晉碗口較大,腹淺,小平底。東晉碗底出現足臺,平底寬大。南朝時足臺明顯,此式一直沿用到唐。

  玉璧底碗 碗式之一,流行於唐代中,晚期。碗足部為璧形,中心內凹,足圈較寬。足中心內凹處有不施釉和施釉之分。燒造玉璧底碗的瓷窯有邢窯、定窯、鞏縣窯、越窯、長沙窯、渾源窯、柏井村窯等。

  四出碗 碗式之一,唐代比較流行。四出是指碗口部有四處下凹而形成四瓣花邊狀。通常下凹處的腹內壁都有凸起的豎向線紋,好似花葉的莖脈。

  笠式碗 碗式之一,又稱斗笠式、涼帽式、草帽式碗,五代、宋以來流行的一種器形。大敞口、斜直腹、小圈足,似倒置尖頂斗笠,清康熙時期為寬口沿外撇,圓腹,圈足較大。

  葵口碗 碗式之一,北宋以來較為常見,因碗口沿為四、六、八瓣葵花式而得名。宋代葵口一般作六瓣,如宋官窯燒製的粉青釉碗,敞口,腹部略有弧度,小圈足。明永樂甜白釉印花碗,口作六瓣式,敞口,小足。清乾隆仿官葵花碗作八瓣形。

  諸葛碗 又稱孔明碗,宋、明時期常見的一種碗式,始見於北宋龍泉窯刻花器。造型為斂口,弧腹,圈足。底與碗心呈雙層夾空,底面有孔與空腹相通。此獨特造型,源於"三國"的傳說:諸葛亮六出祁山,司馬懿屢遭敗績,困守不出。亮修書遣使贈巾幗衣物以羞辱之。據使者回報,懿閱札受禮不怒,卻詳詢丞相寢食辦事之繁簡,繼言:"食少事煩,其能久乎"。亮為惑敵 ,乃於對方來使刺探時,用雙層碗進餐,明示食可盈碗,實僅上層有飯。後世遂稱此種雙層碗為諸葛碗,亦稱孔明碗。用途為供器。龍泉窯燒造數量最多,明、清景德鎮也有燒製。

  臥足碗 碗式之一。金代開始流行。1980年北京豐臺金墓出土有耀州窯刻花臥足碗,形式為脣沿直口,平底中心內凹,底足無釉。

  折腹碗 俗稱折腰碗,元代流行的碗式。器形為敞口,腹內削,腹底向內平折,小足。景德鎮元樞府釉器較為常見。除此之外亦有青白釉、青花等品種。

  雞心碗 碗式之一,流行於明永樂、宣德時期。敞口,深腹,內底下凹,外底凸出似雞心狀,小圈足。有大、中、小之分。釉彩品種多為白釉、青花兩種。清代雍正、乾隆時多有 仿製。

  宮碗 特指明宣德時期創燒的一種碗式。口沿微外撇,腹部深而寬闊,圈足。這種器形多以青花作裝飾,並歷代相傳。正德時燒製量增大,因此又有"正德宮碗"之稱。當時民窯都競相仿製。

  盉碗 亦稱合碗,明宣德時景德鎮窯已有燒製。器形為撇口,直壁,折腹,下腹部有兩道凸起的弦紋為飾,上覆圓頂蓋,蓋內與碗心有青花對銘款,字型有楷書、篆書兩種。清代盉碗蓋鈕多作蹲獸式。

  骰子碗 俗稱"骰盔子",碗式之一,因與舊時賭博用具相似而得名,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器形為平沿敞口,淺弧腹,圈足,胎體厚重。器內素白,器外多為青花或灑藍釉裝飾,署款位置或於外口沿下,或於器內底。

  攢碗 明萬曆至清代流行的一種成套組合餐具,見"攢盤"。

  淨水碗 佛教供器,為明末清初常見的器形。口微侈,圓腹下收,假圈足。淨水碗常配有瓷質器座。座呈洗口,長頸,溜肩,收腹,下部外撇,平砂底,預側置對稱獸耳。瓶與座相配,俗稱"海燈",但傳世品往往失其一,不能配套。散存器座多據其器形式樣稱為"號筒尊"或"洗口獸耳瓶"。

  蓋碗 帶蓋的小碗,茶具,流行於清。清康熙時期蓋碗器形有撇口折沿式、敞口式兩種。二式器腹均下收,圈足。蓋徑多小於碗口徑,扣於碗口徑,少數蓋大於碗口,俗稱天蓋地式。胎質有瓷胎和宜興紫砂陶胎兩種,常見青花、粉彩、琺琅彩及其他單色釉等品種。

  八方碗 碗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器形作八方形,有敞口、斂口二式,碗腹多內收。雍正時期有直腹內收式。

  扎古扎雅木碗 仿*喇嘛教木質碗形制燒造的一種碗式。侈口,弧腹,器壁較淺,拱壁足底,內外施木釉。為清代乾隆朝的獨特造型。

  古代陶瓷盤類

  盤 食具,有陶、瓷製品。器形 一般為圓形,敞口,淺腹,平底。陶盤在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中經常發現。器形有敞口淺腹平底盤、侈口淺腹三環足盤、鏤孔高足盤、斂口淺腹高圈足盤、折沿六角盤等。夏代二里頭文化早期出土的灰陶盤,口微侈,淺腹,平底,下有三瓦狀足。東北地區夏家店文化中有假圈足陶盤。西周時期原始青瓷盤為敞口,淺腹,直圈足。春秋戰國時期原始青瓷盤的式樣很多。東漢以後,瓷盤直徑較大,器形與原始青瓷盤十分相似,通常用作耳杯的托盤。西晉以後,瓷盤成為食具中的主要品種之一,依據不同用途需要,歷代燒造式樣不斷增加,造型更為豐富,出現撇口、斂口、弧腹、折腹、圈足深淺等不同形狀。

  高足盤 盤式之一,南北朝、隋代瓷器中常見的品種。器形有大、中、小之分。形式為淺盤式,口沿外撇,盤心平坦,常有陰線圈紋,留有3個、5個或7個不等的支燒痕跡,下承以空心喇叭狀高足。清朝雍正時亦有燒製。

  海棠式長盤 遼瓷典型器之一,全器若海棠花形,盤面較扁長,折沿,淺腹,平底,多以三彩印花裝飾。瓷製品源於木製餐具。這種器物也常見於遼墓壁面。

  攢盤 始於明代萬曆朝,延續至清末的成套餐具。以分割成數件的盤或碗相攢組合為一個整體,故名攢盤或攢碗,又稱全盤、全碗。用以盛裝不同的小菜或果點。按其件數區別,又稱為"五子"、"七巧"、"八仙"、"九子"、"十成"。外部多以各種質地的套盒相盛。

  古代陶瓷瓶類

  尖底瓶 新石器時代陶器,仰韶文化半坡型別最具代表性的器物之一.汲水器.紅陶質,手工製作.器形為小直口,細頸,長圓腹,尖底,肩部或腹部有對稱的雙系,用以穿繩.器表有多繩紋.燒結程度較好,質地堅實.汲水時由於重力作用,瓶口會自然向下,待水將滿時,瓶身自動倒轉,口部向上.仰韶文化廟底溝型別及馬家窯文化遺存中發現的尖底瓶略有不同.廟底溝型別的尖底瓶為雙脣,小口,器身瘦長,肩腹部無系.馬家窯文化的尖低瓶為侈口,直頸,折肩,腹有雙系以細泥橙黃陶製成,器表塗淺紅色陶衣,以黑彩繪旋紋,紋飾充滿動感,製作精細.

  傳瓶 流行於隋唐時期的器形,即單口,雙腹並聯的雙縭尊,自銘"傳瓶".目前僅發現兩件,分別收藏於天津市藝術物館和中國歷史博物館,後者出土於西安郊區隋大業四年***608年***李靜訓墓.

  葫蘆瓶 形似葫蘆的瓶式.自唐以來,因其諧音"福祿",為明間所喜愛,遂成為傳統器形.及至明代嘉靖時,因皇帝好黃老之道,此器尤為盛行並多有變化;除傳統器形外,又有上圓下方式,蘊含天圓地方之意.至清康熙時,成為外銷瓷品種之一,器形比明代的高大,並出現三節或四節式葫蘆瓶.雍正以後,創制一孔葫蘆瓶,嗣後變化多端,其中器口內斂,臥足,飾對稱如意綬帶耳者又演化為"如意尊".

  多角瓶 唐至五代流行的器形,由三國,兩晉時的古倉罐演變而來.造型為上小下大弧形臺階的多重塔式器身,每級裝飾多個垂直或斜直的圓錐角.吳地方言中"角","谷"音近,故多角又寓"多谷",江浙一帶民間取其"五穀豐登"吉祥之意。

  盤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淺盤而得名.流行於唐,宋時期.

  淨瓶 佛教僧侶"十八物"之一,遊方時可隨身攜帶以儲水或淨手.他淵源於佛國印度,後隨佛教傳入中國,日本,朝鮮及南洋群島諸國.梵語音為"捃雅迦","君遲","軍持",中譯為瓶或澡瓶.瓷質淨瓶流行於唐,宋,遼時期.造型為管狀細長瓶,頸中部突出如圓盤,長圓腹,圈足,肩部上翹的短流多作瑞獸首形.元,明以後多稱"軍持".器身多扁圓,頸較短,流肥碩.入清以後,這一器形為皇家壟斷,演變為直頸,豐肩,斂腹,高圈足外撇如蓋展開,無流,成為清朝朝廷賜給*高階僧侶插草供佛之物,故又改稱"藏草壺"。

  玉壺春瓶 北宋時創燒的一種瓶式,呈撇口,細頸,垂腹,圈足,由宋人詩句中"玉壺先春"一詞而得名.宋代主要由北方各窯口燒製.入元以後,其形制遍及南,北方諸窯,並且出現八方形與器身鏤雕裝飾.明,清兩代,器身普遍比宋,元器矮粗,併成為傳統器形一直延續至清末.

  梅瓶 北宋創燒的一種瓶式,因口之小僅容梅枝而得名.又稱"經瓶".造型為小口,短頸,豐肩,斂腹,瓶體修長.磁州窯造器上有開光黑彩書"清潔美酒","醉鄉酒海"等文字,可知其為酒具;但遼墓壁畫中所見用來插花,可見又系陳設品.宋器一般呈蘑菇形口,器身修長秀麗。元代呈平口,短頸上細下粗,器形雄偉.明以後多脣口,器身也隨各朝審美情趣變化略有不同.

  貫耳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宋代.器形仿漢代投壺式樣,直徑較長,腹部扁圓,圈足,頸部兩側對稱貼豎直的管狀貫耳.哥窯,官窯,龍泉窯等多有燒製。清代亦有仿製.

  弦紋瓶 又稱起弦瓶,瓶式之一。因瓶體環繞一道道凸弦紋作裝飾而得名.宋代定窯,官窯,哥窯,龍泉窯等多有燒製.

  多管瓶 又稱牛角罐.冥器。流行於宋的一種瓶***罐***式.因瓶肩部各面分布著直立的多稜形或圓形管而的名.瓶直口,上有花紐蓋,瓶身有圓管式和多級塔式,有五管,六管之分,管中空,多與瓶不通.龍泉窯燒製數量較大,此外溫州,磁州窯,均有燒製,北方磁州窯製品,瓶體較肥碩,肩部直立的六管短而粗.

  洗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淺洗而得名.流行於宋,以龍泉窯燒製量最大.南北各窯場所燒製的洗口瓶,歸納起來可分為兩種:一種為洗口,直頸,折肩,筒式腹,淺圈足;另一種是洗口,長頸,扁圓腹,圈足.

  琮式瓶 仿新石器時代玉琮造型的一種瓶.圓口,短頸,方柱形長身,圈足,口,足大小相若,有的器身四面有凸起的橫線裝飾.最早的瓷質琮式瓶見於南宋官窯與龍泉窯器.明代石灣窯此類造型多施月白釉.入清以後,器身橫線裝飾演變為八卦紋,故後期又稱為"八卦瓶".

  蒜頭瓶 瓶式之一.仿秦漢時期陶器造型.因瓶口似蒜頭形而得名.瓷質蒜頭瓶宋代始燒,流行於明,清時期.基本形狀為口部作蒜頭形,長頸,圓腹,圈足.明,清時瓶的腹部多有變化,蒜頭形口因大小而異.

  瓜稜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宋,遼時期。特徵是瓶的腹部均勻分佈著縱貫的凸凹弧線,將瓶體分成瓜稜形.其造型是撇口,直頸,長圓瓜稜形腹,圈足作外撇花瓣式,以景德鎮燒製的品種最多.

  花口瓶 瓶式之一。因瓶口似開放的花朵而得名。流行於宋、金時期,唐代已有燒製。現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白?quot;丁道剛作瓶大好"銘花口瓶,瓶口似蓮花瓣形,細頸,溜肩,球形腹,圈足,瓶口部有人面形把,與肩部相接。宋代景德鎮、磁州、耀州等窯都燒製花口瓶,基本形式為花口,細頸,圓腹,撇足。北方窯場宋、金兩代花口瓶的區別在於足部變化,宋代撇足較矮,金代撇足高度幾乎與瓶頸相等。

  皈依瓶 俗稱魂瓶,冥器。常見於江南地區宋、元、明時期的墓葬中。瓶體修長,頸部堆塑日、月、雲、龍、虎、龜、蛇、鳥、雞、犬、鹿、馬、人物等,蓋鈕為立鳥狀。也有依據瓶體上堆塑的主要紋飾稱其為龍虎瓶、日月瓶的。元代皈依瓶與宋代相比,瓶體高,堆塑紋飾繁縟。從皈依瓶出土情況看,多為成雙使用,少數瓶的頸部寫有“;東倉"、"西庫"銘文,瓶內裝有炭化的穀物,說明皈依瓶用途是給亡人陪葬的穀倉。也有人認為,它是亡魂的歸依之所,故稱之為皈依瓶。

  盤口長頸瓶 遼代典型器之一。器呈淺盤口,細長頸,溜肩,斂腹,底足外展。有的器底劃有"官"字款。同樣這種器身,肩、腹飾貫耳者,稱為"盤口穿帶耳背壺";肩側有注流者,稱為"盤口長頸注壺"。裝飾方法有素面黑陶壓光、白釉、黑釉、褐釉、黃釉、綠釉等釉色或刻花。

  雞腿瓶 又稱雞腿壇,遼、金時期陶瓷典型器之一。侈口外卷,溜肩,腹部修長形如雞腿,故名。粗壯者又叫"象腿瓶"。多以黑褐釉或茶葉末釉為裝飾,大多由肩至底飾有凸凹弦紋,少數肩部刻有漢字楷書或契丹文年款,如"乾隆二年田"、"乾隆三年月廿一"、"大安七年翟"等,有的於腹部刻契丹人像。北方地區遼、金墓葬中常有出土,遼代壁畫中有契丹人揹負細長雞腿壇的畫面,說明此類器皿多為遊牧民族所用。

  鳳首瓶 遼代瓶式之一,是受中亞金銀器影響而創制的獨特形制。鳳首張目,曲喙銜珠,首頂荷葉狀花口為冠,細長頸多飾弦紋,豐肩,斂腹修長,平底或假圈足外展。器身光素、刻花或堆塑圖案。

  連座瓶 瓶式之一,因瓶體與瓶座連為一體而得名。流行於元代。廣東省博物館收藏的樞府釉連座瓶,盤口,細頸,垂腹,鼎式三足,下連六角形鏤空座。1972年北京市元大都遺址出土的鈞窯連座雙耳瓶,花瓣形口,細長頸,豐肩,腹下部內收,瓶底連有鏤空座,堪稱連座瓶代表作。

  扁腹綬帶葫蘆瓶 一種瓶式。器形似扁葫蘆,頸部有對稱雙系,因腹圓若滿月,又稱"抱月瓶"或"寶月瓶",為受西亞文化影響出現的器形。此式瓶始見於明代洪武御窯器,盛行於永樂、宣佈德兩朝,此後至明末不復出現。清代康熙、雍正、乾隆三朝官窯有仿製品或略加變化,改稱"馬掛瓶",為皇親國戚騎馬出行時隨身攜帶的用具。

  天球瓶 瓶式之一,是受西亞文化影響的器形。口微侈,直頸,球腹,平底。始見於明永樂朝,宣德器較永樂略顯粗放,此後明代各朝未出現。清代康熙朝仿古之風盛行,天球瓶則多仿明初之器;雍正、乾隆時較為流行,多署本朝年款。

  四方倭角瓶 瓶式之一,是明宣德時期景德鎮御器廠創制的磨器形。形狀為脣式口微侈,直頸兩側貼塑獸耳,方形腹的每個直角均斜削45度,使之變為八稜錘形,圈足外撇。清雍正御窯廠仿品造型與宣德器相比,瓶體較大,且書有雍正官窯款。乾隆朝仿品底足較矮,獸耳小。明末清初時無款仿品有的可達亂真程度。

  壁瓶 專為懸於壁上或掛於轎中設計的瓶式,又稱"掛瓶"或"轎瓶",始見於明代宣德朝。瓶體均為整體的半剖,背面平整有穿,可繫繩懸掛。初掛於鳥籠之中。萬曆時大興,有蓮花、葫蘆、瓜稜、膽式等多種形制,清代乾隆官窯多有生產,造型規整,工藝精巧,品種豐富,並多附 御題詩句。

  活環瓶 瓶式之一,因瓶的雙耳上套有可活動的環而得名。裝飾活環是明嘉靖以來流行的一種造型。嘉靖時期活環造型為脣沿外撇,束頸,長腹下垂,足部較高且外撇,平底,頸部貼塑雙獸耳,並套有可活動的圓環。此類瓶式清康熙及民國時期均有燒製。

  筒瓶 瓶式之一。造型為侈口,短頸,溜肩,長腹,平底,形若直筒,故名。筒瓶始見於明代萬曆朝,在清初順治、康熙兩朝被賦予"大清天下一統"的寓意,從而成為民窯中最為流行的器物。

  膽式瓶 一種瓶式。長頸,溜肩,垂腹,形若懸垂的動物膽囊。造型近似錐把瓶,不同之處在於頸部較為短粗。始見於明萬曆朝,留行於清代。

  六方瓶 又稱為六稜瓶。明中晚期流行的瓶式之一,因瓶體作六稜柱形而得名。

  橄欖瓶 鼓腹,口足內斂,平底或圈足,形似橄欖。有素身與瓜稜式之分。為清代流行器形,始創於順治朝,雍正、乾隆時最為常見。

  荸薺扁瓶 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直頸較粗,有撇口與直口之分,器腹均為扁圓,形如荸薺,圈足。清代康熙時首創,多為直頸。晚清同治、光緒時,官窯又流行這一造型,但均為粗短錐頸,荸薺形扁圓腹,圈足,造型千篇一路,鮮有變化。

  錐把瓶 形如錐把的一種瓶式。小口,長頸上細下粗,溜肩,鼓腹,淺圈足。創於清代康熙朝,清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頗為流行。

  油錘瓶 一種瓶式。小口,細長頸,鼓腹,平底,形似舊時油坊匏制之油錘,故名。器形與錐把瓶或膽式瓶相近,其不同之處為頸部比二者更細長,且上下粗細基本一致。腹部呈圓形。僅流行於清代康熙朝。

  棒槌瓶 瓶式之一,因似舊時洗衣用的木棒槌而得名。多為清康熙民所燒。棒錘瓶又分圓、方、軟。圓棒槌又稱硬棒槌,造型 為盤口,直頸較短,圓折肩,筒形長腹,底部多為平切式二層臺。器形大小不一,大者高達70釐米,小的不足10釐米。方棒槌瓶又稱方瓶,器形為撇口,短頸,平肩微折,方形長腹,腹部略為上寬下窄,方形寬足,凹底施釉。軟棒槌瓶特指雍正初期所燒製的一種器形,是與硬棒槌相對而言,造型不及後者挺拔。器口外侈,束頸,溜肩,直筒形腹,腹下略收。清光緒及民國時期對方棒槌仿造較多。然仿品胎體比較厚重,口邊較薄且不規整。

  紙槌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紙槌而得名。多見於清康熙。造型為小口,細長頸,豐肩,圓腹。

  爆竹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爆竹而得名。造型為小口,溜肩,直腹,圈足,以清康熙製品較為多見。

  菊瓣瓶 瓶式之一,造型為撇口,長頸,溜肩,斂腹,圈足,下腹部浮雕一週菊花瓣為飾。為清代康熙朝獨特器形之一。

  柳葉瓶 一種瓶式,為清代康熙官窯獨特器形之一。侈口,細頸,斂腹修長,臥足。器形曲折多姿,雋秀典雅,若懸垂的柳葉,又似亭亭玉立的美人,故又有"美人肩"之稱。

  觀音瓶 又稱"觀音尊",瓶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至乾隆時期。康熙一朝景德鎮窯燒製的瓶式很多,有時瓶、尊在稱呼上不易區分,一般來說,凡口小腹大的均稱為瓶。觀音瓶特徵是侈口,頸部較短,豐肩,肩下弧線內收,至脛部以下外撇,淺圈足,瓶體修長,線條流暢。

  燈籠瓶 瓶式之一。因形似長圓形燈籠而得名。流行於清雍正、乾隆時期,造型為直口,短頸,豐肩,筒腹,圈足。

  藏草瓶 又稱甘露瓶,瓶式之一,清朝廷為*僧侶燒製用於插草供佛的特別器皿,故稱藏草瓶。雍正時已有燒製,乾隆時期製品為圓脣口,直頸有凸弦紋,豐肩,腹下部漸收,束脛,足部外撇。這類瓶式不書款識,一般多認作乾隆製品。

  賞瓶 瓶式之一,是清代雍正朝新創造型,一直延續至清末宣統朝,成為官窯傳統器形。瓶呈撇口,長頸,圓腹,圈足,多以青花纏枝蓮為飾,取其"清廉"諧音,專用於皇帝賞賜臣下,意在令其"為政清廉"。同治以後又增添粉彩與單色釉描金等品種,並改稱"玉堂春瓶"。

  交泰瓶 清代流行的一種瓶式。器腹中段鏤雕成如意頭形,套鉤回紋或倒、正T形。瓶體上下於紋飾間相互鉤套、連為一體,可以活動卻不能分開,寓意"天地交泰",為清代乾隆早期御窯廠督陶官唐英和催總老格刻意製作專供乾隆皇帝玩賞的佳器。

  轉心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清朝乾隆時期。器形有大、小之分。瓶體由內瓶、外瓶、底座分別燒製組成。內瓶上部是外露的瓶口,瓶身似筒狀,上有裝飾繪畫,瓶底有內凹的軸碗。一般外瓶鏤空,形狀似燈籠,內、外瓶套合後放在瓶座上,座上的立軸嵌入軸碗,手持瓶口轉動,內瓶可隨之旋轉。瓶體上的圖案如走馬燈般可通過外瓶鏤空處看到。清末民國時期有仿清乾隆時期的製品。

  雙聯瓶 瓶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因兩瓶聯成一體而得名。通常是兩瓶的腹部粘連在一起或自口至底通體相連。市場上出現的仿製品中,有書"大明萬曆年制"楷書款的。

  古代陶瓷尊類

  大口尊 尊式之一。陶瓷容器,流行於西周以前。陶質大口尊在新石器遺址出土很多。其中陝西神木石峁村龍山文化遺址出土的夾砂灰陶尊脣沿敞口,深腹,似兩敞口筒式杯上下套接而成。腹中部有一道臺階式痕跡。甘肅武威皇娘娘臺齊家文化遺址中發現的陶尊折沿敞口,腹自口部斜線內收。1974年內蒙古敖漢旗南臺地出土的彩陶尊,口沿外侈,粗頸,鼓腹,腹部有對稱的環狀雙耳。東北地區夏家店文化中有大口沿外敞,折腹內收式尊。商代中期大口尊有敞口,凸圓肩,口部略大於肩部,深腹和大敞口、肩微凸或無肩深腹幾種。商代的大口尊多用作鍊銅的坩鍋。商代晚期,陶質大口尊逐漸少見,原始青瓷大口尊從商代中期始見,河南鄭州分別於1954年、1971年出土的原始青瓷大口尊,造型為敞口、束頸斜肩折腹式。1959年安徽屯溪出土的西周原始青瓷大口尊作喇叭形口,粗頸、鼓腹,高足外撇。東漢以後瓷質大口尊少見。

  蓮花尊 南北朝時期的一種青瓷尊,是順應佛教盛行而產生的器形。造型呈侈口,長頸,溜肩,鼓腹,外撇高圈足,肩部均勻分佈6個直系。器身佈滿堆塑的上覆下仰層層蓮花瓣,蓮瓣豐碩而高凸,其間還上貼塑飛天與寶珠紋。全器造型巨集偉,裝飾瑰麗,藝術水平相當高。

  蓋尊 帶蓋的尊。南北朝、隋代墓中出土的尊常配有蓋,但蓋尊之名並不意味著一種特有的器形,器蓋附屬於各種不同的尊式。如1956年出土於湖北武漢武昌的南朝青釉蓮花尊、1972年出土於江蘇南京麒麟門外林山樑代墓的青釉仰覆蓮花尊和1948年河北景縣北朝封氏墓出土的青釉仰覆蓮花尊,均屬帶蓋蓮花尊。山西壽陽北齊庫狄回洛墓出土的黃釉貼花蓮瓣紋尊則屬另一種器形,蓋作僧帽式,敞口;短勁,弧腹,矮足。隋代張盛墓出土的白瓷貼花獸耳銜環帶蓋尊作凹形蓋,桃形鈕,敞口,長頸,鼓腹,高足外撇,腹部貼飾一週獸面鋪首。

  雙螭尊 或稱雙螭瓶,創始於北朝,盛行於隋、唐。呈盤口,長頸,溜肩,長腹,平底。從口至肩置對稱雙螭柄。另有單口雙腹並聯式,自銘"傳瓶"。參見"傳瓶"。

  橄欖尊 又稱"橄欖瓶",尊式之一。北宋時始燒,如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河南登封窯珍珠地刻劃雙虎紋尊,小撇口,束頸,腹部長圓微鼓似橄欖形,底與口大小相近。清康熙、雍正時期流行另一種橄欖尊。收藏於首都博物院的清雍正青花橄欖尊,喇叭式口,細頸,賀腹,尊的上部比腹下略長,圈足,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雍正琺琅彩松竹梅紋瓶,口部微侈,粗頸,弧腹,圈足,造型亦略似橄欖狀。

  扉稜尊 又稱"出戟尊"、"出戟觚",尊式之一,北宋始燒,流行於明,初為北宋鈞窯為宮廷所燒製的仿青銅器陳設品。造型為敞口,頸部內收,折肩,鼓腹,下接喇叭形圈足,頸、腹、足四面有扉稜。元代景德鎮燒製的青花尊,僅腹部四面飾有扉稜。明正德以後有些尊的頸、腹、足四面飾對稱的扉稜,萬曆朝則有六面飾扉稜的。

  魚簍尊 尊式之一,器形似魚萎,明代初期與清代初期均有燒製。前者作盛儲器,後者作高檔陳設品。明永樂器特徵為直口,溜肩,鼓式腹,弧形圓底。宣德時期所燒,敞口,斜肩,圓腹下收,圈足。清雍正、乾隆年間製品著意仿竹編魚簍,形狀為盤口,束頸,扁鼓腹,平底。

  無擋尊 尊式之一,流行永樂、宣德時期。平沿,圓口,筒腹上下通透,底沿扁平與平沿呼應。器形明顯帶有異域風格,亦有人稱之為器座。清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均有仿品。

  石榴尊 尊式之一。始見於明宣德時期,流行於清代。器形似石榴果實,通體由縱向凹曲線分為六瓣形,口部外卷,短頸鼓腹,圈足外撇,臺階式撇,臺階式底。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製品水平尤高。雍正時期石榴尊除繼續燒造宣德器形,還有一種作外撇五瓣式花口,束頸,腹部渾圓,淺圈足。

  雙犧尊 明弘治時期出現的一種尊式,斂口,短頸,溜肩,腹下部斜收,平底。肩部有對稱的獸耳為飾。此種尊在清雍正、乾隆時期也有燒製。如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仿古銅彩雙犧尊,造型為撇口,短頸,豐肩,腹部下收,圈足外撇,肩部飾對稱的回首立羊耳。

  搖鈴尊 清康熙時流行的尊式之一。造型為小口。細長頸,豐肩,弧形或筒式腹,淺圈足,似長柄的銅鈴。

  太白尊 又稱太白壇、雞罩尊,清康熙官窯典型器物之一,因摹仿詩人、酒仙李太白的酒罈,故名。又因形似圈雞用的罩,還有"雞罩尊"之稱。造型為小口微侈,短頸,溜肩,腹部漸闊呈半球形,淺圈足旋削得窄小整齊。腹部多淺刻團螭圖案。後世仿品器形規格與真品相比非大即小,紋飾過於生硬。

  琵琶尊 流行於清代的一種尊式,陳設品。器形似絃樂器琵琶,洗口,束頸,弧腹,腹下部較大,圈足為寬窄不同的二層臺式。有的琵琶尊頸部飾對稱的獸面雙耳。

  如意尊 清雍正時流行的尊式之一,因裝有如意形耳而得名。尊上部呈缽式,頸部較細,有凸起弦紋,下部豐滿渾圓,兩側有對稱的如意式雙耳。

  絡子尊 又稱"網路尊",清雍正、乾隆時流行的一種尊式。器作撇口,短頸,圓腹,假圈足,腹部貼型凸起的網路紋。民國時期多有仿製。

  蘋果尊 形似蘋果的瓷質容器。侈口,短頸,器口頸若果蒂,下凹於圓腹之中。豐滿圓潤,為清代康熙朝獨有器形之一。

  馬蹄尊 肇始於清代康熙朝的器形。器身似馬蹄形,脣口,溜肩,斜腹漸放,淺圈足。足背窄細。有的斂口溜肩,器腹略高,淺圈足。多用於文房,故又稱"馬蹄水盂"

  觀音尊 撇口,束頸,溜肩,斂腹修長,至底外撇,若觀音菩薩亭亭玉立,故名,為清代康熙獨特器形之一,又稱"觀音瓶"。

  鹿頭尊 收口,腹上斂下垂,夔耳,倒置器身若鹿頭或牛頭,故稱之為"鹿頭尊"或"牛頭尊"。始見於清康熙,至乾隆朝盛行。當時粉彩器多以青綠山林為景,繪十鹿或百鹿奔跑、穿行於山林之中,故亦稱"百鹿尊"。青花器多繪纏枝蓮紋,以青蓮諧音"清廉",因而又名"青蓮?quot;。

  萊菔尊 清代康熙朝獨特器形之一。侈口,細頸下飾雙弦紋,豐肩,長腹下斂,假圈足,足脊窄細,形若萊菔,即蘿蔔,俗稱"蘿蔔尊"。

  古代陶瓷罐類

  蓋罐 配有蓋的罐。新石器時代有的陶罐上已配有專用蓋,如甘肅武威皇娘娘臺出土齊家文化蓋罐,蓋的形式似倒置敞口碗。1955年江蘇南京趙士崗出土的紅陶人物飛鳥罐,蓋似倒置直牆洗。南北朝時期比較注重蓋鈕的裝飾,如1965年出土於江蘇句容張廟的青釉覆蓮罐,蓋呈傘狀,鈕作方蓮瓣式。宋以後蓋鈕的裝飾比較豐富,有獅鈕、玉免鈕、塔式鈕、寶珠式鈕等。

  五聯罐 五罐相聯的一種罐形,是流行於東漢時期的陪葬冥器。造型為置於中心的大罐肩部或周邊附堆起4個小罐或壺,腹間互不貫通:此外器身還堆塑各種瑞獸、飛禽。罐蓋作為雙線半環鈕或鳥形鈕兩種。廣西壯族自治區博物館收藏的一件五聯罐裝飾比較簡練,4個相同大小的罐排成方形,中間置一較小的罐,五罐相連。這種罐式多流行於廣東、廣西、湖南、福建一帶。五聯罐在三國以後演變為堆塑樓閣的穀倉罐。

  雙脣罐 又稱復口罐、雙口罐、流行於東漢末至南朝時期的一種罐式,多出土於江南地區。造型為雙重口,內口直,外口略低於內口且外侈,溜肩,圓腹,腹下內收,平底,與今泡菜壇形狀相似。從出土情況看,西晉以前的雙脣罐器身較矮,肩部飾有扁條狀豎系、橫向半環四系;東晉以後,器身增高, 內口直徑較大,肩部亦有半環形系。

  鳥食罐 盛放鳥食的小罐。江蘇鎮江東漢永元十三年***101年***墓曾出土有黑釉器。傳世品中偶有唐宋時期遺物。從器形方面看,明宣德時期景德鎮燒製的種類最豐富,有缽式、瓜式、橫向竹節式、筒式、罐式、水盂式等。各式鳥食罐的一側均有固定用的環狀系。此後各代所燒製的鳥食罐多仿宣德款式。

  堆塑穀倉罐 又稱穀倉、喪葬罐、魂瓶,由東漢五聯罐發展而來,是專為陪葬燒製的冥器,流行於三國吳、兩晉時期,有陶、瓷制口。南京博物院收藏有東吳鳳凰二年***273年***紅陶堆塑人物飛鳥穀倉罐,主體為脣口式深腹罐,佛像、麒麟、朱雀、鋪首銜環等紋飾貼塑於罐腹四周,口部有雙闕、人物、鳥雀等,頂部有倒置直牆洗式蓋。北京故宮博物院收藏的青瓷穀倉罐最有代表性,罐口部不僅有雙闕、樓閣、人物、鳥獸等貼塑,罐的肩部還有伏龜馱碑,碑文有"永安三年"紀年。

  塔式罐 帶有佛教特徵的一種罐式,多由罐和罐座兩部分組合而成,流行於唐代。出土於陝西銅川黃堡鎮的黑釉塔式罐,罐形作翻沿脣口,短頸,溜肩,圓腹,腹下部漸收,貼有模印葉紋。鏤空多邊形底座飾有佛像、花卉等。罐蓋為七級空塔形,頂端塑有屈腿直身、撫頭按膝、舒目遠眺的小猴。唐代墓葬出土的三彩陶塔式罐最為常見。江西九江市博物館收藏的元代青花牡丹紋塔式罐可謂唐代塔式罐的延續:修長的腹部繪青花紋飾,取代了繁瑣的貼花,肩部堆塑兩對獅、象首,蓋作六稜七級重沿塔式。

  橫栓蓋罐 又稱夾耳蓋罐、夾樑蓋罐。罐式之一。1955年出土於廣東番禺石碼村五代南漢墓的一件,器形為直口,豐肩,以下漸收,長圓腹,圈足。肩部有兩對對稱的板式帶孔鈕座。平頂蓋兩側對稱的位置伸出長方形帶孔橫栓,蓋合時橫栓插入鈕座,與鈕座的軸孔相合,可以在兩孔中插銷固定,或只固定一側的軸孔,器蓋能自由開合而不脫落。此類罐式標本,在長沙窯、越窯遺址中也有發現。

  荷葉形蓋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元代。南北窯場均有燒製。因罐口覆有荷葉形蓋而得名。1980年11月江西高安出土的青花雲龍紋荷葉形蓋罐,罐體渾圓,荷葉形蓋邊緣有波狀曲折,以蓮杆為鈕,並以鈕為中心用青料繪出旋轉放射狀葉脈紋。此外亦有用凸起的線紋作荷葉脈紋的。明永樂、宣德時期繼續燒製,荷葉蓋沿的曲折起伏比元代大。

  四靈塔式罐 帶有宗教含義的一種罐式。出現於元代,是從唐代塔式罐發展而來的。江西省博物館收藏的元青花釉裡紅四靈塔式罐,平口,短頸,溜肩,腹部下收,平底,腹部貼塑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四靈"。帽形蓋覆於罐口,蓋頂作喇嘛塔形,塔基為六稜形須彌座,塔龕內有一尊佛像,塔剎的根部有仰蓮瓣紋。

  鏤空罐 元、明時期流行的罐式。有陶、瓷製品。陶瓷製品出現的時間較早,甘肅武威皇娘娘臺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紅陶雙耳罐,腹下部有三角形鏤空裝飾;1965年出土於河北保定的元代青花釉裡紅鏤雕蓋罐,腹部採用鏤空透雕工藝作裝飾;明代琺華罐也多采用鏤空技法裝飾罐的腹部。

  軸頭罐 流行於明、清的一種罐式。明永樂時期創燒,因罐體似卷軸畫的軸頭而得名。造型為上小下大,斜直腹,圜底內凹,頸、腹之間有板沿,弧形帽式蓋。清康熙、雍正朝多有仿製。

  冬瓜罐 罐式之一。斂口,豐肩,長圓腹,假圈足,寶珠鈕平蓋,形如冬瓜,故名。其形制始見於湖北武漢龍泉明永樂年間楚昭王墓出土物,此後歷朝未再見這一造型,至清代道光朝再度出現併成為晚清時極為流行的器形。道光、咸豐時蓋鈕似寶珠,同治以後則呈燭焰式。

  ***式罐 又稱為戟***式罐,明宣德朝出現的罐式。直口,豐肩,廣平底,罐肩部有凸起的8個長方形平面扳手,上繪青花折枝花卉;罐身分層飾有青花八吉祥紋、藍查體梵文。蓮瓣紋罐蓋頂部下塌,蓋內書有"大德吉祥場"篆書銘文,罐底亦有同樣的文字與之相對應,為佛教法器。

  壯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明、清時期。造型特徵為直口,折肩,筒腹,腹下內折,帶蓋。罐口、足直徑基本相同。明宣德時製品釉麵肥潤。清代乾隆年間多有仿製,釉層較薄。

  蟋蟀罐 專門畜養、鬥弄蟋蟀的罐。有陶、瓷製品。燒製地區比較廣泛。瓷製品以景德鎮為主,明宣德時期燒製的器形為鼓式,蓋下凹,有錢形氣孔,蓋內豎寫六字單行青花款,器底有六字雙圈年款。萬曆時期,造型變化較多,有圓、方、梅花、瓜稜、扇面、八方等形式。清代仍有燒製。

  天字罐 明成化年間的一種小型鬥彩蓋罐,因罐底無邊欄的青花"天"字而得名。器形為直口,短頸,圓肩,鼓腹下部內斂,內挖圈足,附蓋。蓋多平頂微凸,直壁,覆於罐口。罐腹主紋多為海馬紋,還有海水龍紋、纏枝蓮紋等紋飾。天字罐在清康熙、雍正、乾隆時期均有仿製,康熙朝仿品胎體厚重,雍正、乾隆朝胎薄質細,釉下可見明顯的旋紋。

  蓮子罐 流行於明崇禎朝的一種罐式。直口,垂肩,長圓形鼓腹,圈足,附蓋,蓋面略鼓,整體造型似一顆蓮子。

  罐 一種罐式,是佛教僧侶盛斂骨灰的器物。因寶珠頂蓋形似盔帽而得名。初見於明代嘉靖、萬曆朝,至清代順治時基本定型。清康熙朝最流行。罐身為直口,豐肩,斂腹,平面砂底,附寶珠頂高圓蓋。

  瓜稜罐 罐式之一,明代較為流行,因罐身呈瓜稜形而得名。嘉靖、萬曆時燒製量較大。

  粥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時始創。器形為直口,圓肩,深腹,底微斂,圈足,器肩部有對稱雙孔,可繫繩索或配金屬環以便提攜。同治以後,粥罐使用廣泛,產量猛增。

  鼓罐 罐式之一,流行於清代康熙至道光年間。器形似鼓,一般無蓋,罐身上下部各飾一週凸起的鼓釘,腹部巾塑一對鋪首銜環。唯有雍正朝的開藍釉鼓罐器口配蓋。

  日月罐 一種罐式。斂口,溜肩,長圓腹漸收,圈足,弧形圓蓋若太陽,腹側貼雙耳若月牙,故稱"日月罐"或"月牙耳罐"。始見於清代康熙朝,為雍正至道光時期官窯獨特器形之一。

  西瓜罐 一種罐式。斂口,圓腹,形如西瓜,又似寶珠,故南方稱其為"西瓜罐"或"西瓜壇",北方地區稱為"一顆珠罐"。其形制創始於清代乾隆朝,延續至清末民國。

  古代陶瓷壺類

  扁壺 又名土甲,始於新石器時代晚期的陶製容器。瓷製品最先流行於西晉。造型為直口,溜肩,扁圓腹,外撇高圈足,器腹兩側有對稱雙系,便於繫繩背掛。江蘇金壇白塔鄉惠群村出土的一件,腹下部?quot;紫是會稽上虞範休可作土甲者也";浙江上虞百官鎮外嚴西晉墓出土的一件,足底劃"先姑土甲一枚",可知此器在當時的名稱。上述兩件均為青瓷器。江西九江出土的銅質器及湖北江陵紀南城出土的漆器,均有自銘"土甲"、"鉀"或"柙",只是根據質地的不同,偏旁從"土"、從"金"或從"木"。宋以後,依其形而名之,改稱扁壺。

  背壺土甲壺式之一,又稱穿帶瓶、背水壺,因壺的兩側有穿帶的系或溝槽而得名。溯其歷史可知新石器時代彩陶製品中已有此式。瓷製品有西晉的青釉刻花雙系扁壺、北齊範粹墓出土的黃釉扁壺、1984年出土於安徽合肥西郊的隋淮南窯青釉刻花盤口式四系壺。唐、宋時期較為流行,壺式有扁圓等多種式樣,有黃釉、黑釉、白釉、青釉、白釉綠彩等。

  匏壺 流行於戰國至漢代的一種壺式。器形似匏瓜狀,是盛酒或水的容器。匏壺的質地有泥質陶、印紋硬陶、釉陶和原始青瓷。有的匏壺由上小下大的兩個球體聯接而成,有的頸部較長,或直或彎曲,腹部作橢圓形。壺蓋造型考究,多做鳳首形狀,1973年山西聞喜邱家莊戰國墓中出土一件陶匏壺,通高30、口徑4釐米,鳳鳥形蓋高9釐米。

  繭形壺 亦稱鴨蛋壺,一種古代壺形。脣口,短頸,圈足;腹呈橫向長橢圓狀,既似蠶繭,又若鴨蛋,故名。初為戰國時期秦國所產,後盛行於西漢。壺腹多彩繪流雲、幾何圖案,也有光素者,僅以暗刻弦紋裝飾。繭形壺在當時既為容器,又可在戰爭中埋入地下,用以傾聽遠方敵軍騎兵馬蹄聲。繭形壺後世傳入朝鮮,李朝青白釉瓷中有這種器形。

  蒜頭壺 始見於秦漢時期的一種壺式,有陶質和原始青瓷兩種。特徵為蒜頭形小口長頸,圓腹。東漢時期蒜頭壺腹部比西漢時期豐滿,蒜頭呈扁圓形。有的蒜頭壺頸、肩部堆塑有人物、龍、虎等紋飾。

  唾壺 又稱"唾盂",為古代貴族宴飲唾魚骨或獸骨的承器,故又?quot;渣鬥"之稱。瓷質唾壺始自東漢,三國、兩晉頗為流行。三國至西晉為撇口扁腹,高圈足。東晉時漸成盤口垂肩,圓腹,平底或假圈足。南朝時增加蓋與托盤。隋、唐除青瓷外新添白釉器,造型基本沿襲南朝舊制。五代及宋、遼,恢復為盤口,扁腹,圈足,不過一般口徑大於器腹,早期圈足外撇,腹飾蓮瓣裝飾。入明以後繼續沿用,各朝略有變化,一直持續到晚清,俟後被灰槽所代替。

  帶系扁壺 壺式之一,特徵是壺身扁平,肩腹部有系,便於穿繩提攜。瓷嶽帶系扁壺出現於東漢時期,是仿銅器形狀製作的。1986年浙江餘杭反山出土的東漢青釉扁壺,為圓脣口,直頸,扁腹,長方形足外撇,上腹兩側有對稱的銜環耳。西晉時壺體呈豐脣,直口,短頸,圓肩,肩部兩側各帖塑帶翼鼠為系,壺腹扁圓,圈足為橢圓狀。南北朝、唐、五代時期出現了一種帶西域風格的扁壺。如1971年河南安陽北齊武平六年***575年***範粹墓出土黃釉瓷扁壺,敞口,短頸,肩兩側各有一帶孔凸起為系。壺體扁圓,上窄下寬似核桃狀,底部假圈足,扁腹兩面印有胡人舞蹈圖案。與此相似的扁壺還有唐三彩製品,所不同的僅是紋飾上的變化。遼寧省博物館收藏遼暗黃釉印花穿帶扁壺則帶有北方遊牧民族的特徵,長方形口,短頸,扁圓形壺體,橢圓形圈足,周邊有凹溝,共有6個系。與之相似的

  扁壺,在內蒙古和林格爾晚唐墓中也有發現。收藏於寧夏海原縣文化館的褐釉扁壺,蘑菇形口,短粗頸,壺體扁圓,周圍有四系。元代四系扁壺,脣口外卷,短頸,溜肩,裝有四系,腹側垂直,腹面平,長條狀平底,造型風格與前朝完全不同,燒造地點有景德鎮窯、龍泉窯、磁州窯。綜上所述可以看出,帶系扁壺名稱相同,然而由於歷史時代不同,形狀各有差異,各個時期都反映了濃厚的時代特徵。

  盤口壺 壺式之一。口沿上折,口形似盤,長頸,球腹,平底。造型源於西漢的喇叭壺,其時部分器物口頸轉折外已呈現稜線,至東漢初稜線凸起,初具盤口,中期後定型。此器自東漢流行至初唐,器身由矮小向高大演變。肩部通常飾雙系或四系,東漢為環形,三國、兩晉呈橋形,隋以後漸成條狀。

  虎子 又稱"木威",形若伏虎的一種器物,用途有水器與溺器兩說。迄今發現最早的虎子為新石器時代良渚文化的黑皮灰陶器。呈繭式扁圓腹,繩樑,虎狀圓臀有尾。此後的先秦墓中曾出土過漆、銅、陶質的虎子。瓷質虎子流行於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早期造型呈臥虎狀,昂首,張口,鼓目,四足屈蹲,背部提樑或若繩索式,或塑成一小型奔虎狀,腹側刻雙翼。中期以後,造型漸趨簡單,器身與扁罐相類,肩部有向上傾斜的直筒口,素身,極少裝飾,至晚期虎首和四足逐漸消失。

  雞首壺 出現於三國末年,流行於兩晉至隋的一種壺式,因壺肩部塑雞首形而得名,亦稱雞頭壺、天雞壺、罌。燒製雞首壺的主要有越窯、甌窯,壺的造型與盤口壺相似,不同的是肩部一側安雞首,另一側是雞尾,前後對稱。雞首有空心、實心之分,前者實用,後者是冥器。三國末年的器皿較為少見。西晉時期的雞首壺特點是壺身、壺頸比較矮,雞首多無頸,雞尾甚小。東晉壺體略高,雞首有了頸部,雞尾消失。取而代之的是略高於壺口的圓股形曲柄。東晉中、晚期在把手的上端飾龍首和熊紋,器形優美。1972年江蘇南京化纖廠東晉墓出土青瓷雞首壺,底部刻"罌主姓黃名齊之",可知晉時稱此類器形為罌。南北朝時期,壺體修長,雞首的冠部較大,頸部細長,盤口增高。浙江紹興南池鄉尹相公山南朝墓出土一件雞首壺,碗形口,下接細長的弦紋頸,肩部前有圓嘴的雞首,後貼上翹的雞尾,壺下有承盤。湖南曾出土龍柄三足壺,裝飾與上述南朝墓雞首壺相似。隋代的壺雞首趨於寫實,作昂首曲頸打鳴狀,壺柄貼塑龍形飾。此外,還派生出羊首、鷹首或虎首壺。隋代以後,雞首壺幾乎匿跡。清代康熙時期,宜興陶藝大師陳鳴遠制有紫砂天雞壺,直口,長頸,豐肩,肩一側設雞首形流,其風格與上述雞首壺相似,是仿古作品。

  鷹形壺 又稱鷹首壺,屬盤口式壺中的一種。江蘇宜興周墓墩西晉墓出土的一件,高17.5、口徑10.5、底徑11釐米,盤口,短粗頸,圓腹,平底。壺的肩部貼塑雙目圓睜、尖喙下勾的鷹首。兩側有對稱豎式雙系。腹部兩側用簡單的刻劃紋表示鷹的飛翼,腹下部塑有鷹爪,另側對稱位置貼附鷹尾,著重刻畫了鷹首部位和碩大的雙翅。

  羊首壺 壺式之一。流行於東晉時期。器形為盤口,長頸,溜肩,橢圓形腹,口與肩部有一曲柄。羊首裝飾在壺的肩部與柄相對處。羊鼓睛凸目,雙角捲曲,雕塑細膩。羊首壺曾出土於南京和平門外米家山東晉墓以及江蘇丹徒、紹興等地區。

  象首盤口壺 壺式之一,1959年出土於河南安陽隋開皇十五年***595年***張盛墓。盤口高而微撇,束頸,豐肩,橢圓形腹,腹部下收,足外撇,肩部有對稱的四組條狀系。壺流根部塑一象首,象耳向兩側展開附在壺體上,高昂的象鼻為壺流,對稱的一側是隋代流行的龍首形柄,造型獨特。其白釉略帶青瓷特徵,屬白釉濫觴期的作品,是中國陶瓷發展史上珍貴的標本。

  鳳首壺 流行於唐代的一種壺式。又稱龍鳳壺。源於波斯薩珊朝金銀器的造型,用龍鳳紋作裝飾,明顯地融合了中國傳統風格。北京故宮博物館藏有青瓷鳳首龍柄壺,壺蓋塑造成一個扁狀高冠、大眼、尖嘴的鳳頭,與壺口恰相吻合,由口沿至底部裝置一條螭龍形壺柄,龍頭伸向壺口,前肢攀壺肩,後肢連底座,瘦長的壺身上堆貼著層層繁縟瑰麗的紋飾。唐三彩鳳首壺造型更接近於薩珊朝金銀器,鳳冠作圓環狀,有直口、撇口造型,中空。作為壺流的鳳嘴有的張開,有的尖喙合併,兩側可向外流水。鳳首後部恰似一束長羽披落在壺體肩部,巧妙地形成曲柄。廣東廣州瑞南路出土的唐青瓷鳳首壺、印度尼西亞出土的唐白瓷鳳首壺在器形上有較大的變化,鳳冠做成花冠狀,鳳首成為一種裝飾而不再充作壺流,壺體呈球狀,肩部有管狀流,鳳首後部與壺肩部有曲柄相接。唐代以後鳳首壺基本上消失,元代偶有出現。1974年北京舊鼓樓大街元代窯藏中出土了一件青花鳳首壺,小口,直頸,扁圓形壺體,橢圓圈足。仰首曲頸的鳳首作流,鳳尾捲曲作壺柄。壺腹繪展翅飛翔的鳳紋。明宣德時期亦有一種以鳳首作流、龍首為柄的執壺。元、明時期的鳳首壺造型與唐代的鳳首壺雖有明顯的區別,但是受異域風格的影響應該是它們之間的共性。

  龍首壺 壺式之一,因壺流裝飾成龍首形而得名,始於唐代,有陶、瓷製品。揚州博物館收藏唐三彩龍首壺,用龍首作流,壺柄也塑成龍形。北宋定窯燒造的龍首壺,直頸,長圓瓜稜形腹,圈足,肩一側貼附扁形曲柄,另一側有直立龍首,龍頸雕琢細膩的鱗紋,龍口含有彎曲的短流,壺的形體秀麗。

  雙魚壺 唐至五代時期流行的壺式之一。整體作並聯的雙魚形,雙魚嘴為壺口,魚體作壺身,魚尾為假圈足,魚背脊間各有凹槽,槽上下兩端貼有橋形系,可繫繩,故又名雙魚穿帶壺。陶、瓷質雙魚壺是受金銀器影響後出現的新品種。唐代越窯青瓷和三彩陶製品較多。1983年廣東梅縣出土唐代水車窯青釉雙魚壺,壺口外敞,魚形腹,圈足仿魚尾,肩部一側裝管形短流,雙魚之間有一凹槽,上下各設一系,足上部有穿孔,製作簡練。1964年河北井陘縣出土五代時期的白釉雙魚穿帶壺,雖然雙魚的基本特徵均有細緻的刻畫,但與唐代相比,缺少了簡練、生動的效果。

  鸚鵡形壺 唐代出現的一種壺式,低溫釉陶製品。1960年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和林格爾縣土城子墓葬出土。壺的外形是一隻鸚鵡,立於喇叭形座上,後頸有一盤口,直頸,柄的一端依附壺頸彎曲於背部,鸚鵡腹部中空,喙為流,全身羽毛刻劃細膩,生動而實用。

  執壺 隋代出現的酒器之一,又稱注子、注壺。據唐李匡義《資暇集》"注子偏提"條雲:"元和初,酌酒猶用樽杓。……居無何,稍用注子,其形若罌,而蓋、嘴、柄皆具。"唐前期注子有盤口,短頸,鼓腹,圓筒形或六角形短直流,曲柄。唐晚期僅越窯燒造的注子樣式就有5種之多。腹部多作瓜稜形,有短流、長流、曲柄、直柄等數種。五代至北宋,器身漸高,通體多壓4至6條瓜稜,流漸趨細長微曲,曲柄高於壺口,平底變為圈足。器形修長秀美,並多有注碗相配,注碗稍大於注腹,因內盛熱水用以溫酒,又稱"溫碗"。習慣上對宋代的注子稱為執壺。宋代壺式有10餘種,腹部多作瓜稜形,器身趨於瘦長,流和柄上端高度相等,此外尚有獸流壺、提樑壺、葫蘆式壺等。元代壺身多為玉壺春瓶式,彎流與壺頸之間以S形飾件相連。明、清之後,執壺造型增多,並多作茶具。

  提樑壺 始於北宋,流行於明、清時期的一種壺式。北宋時期有耀州窯刻飛鳳穿花紋龍流提樑壺,小口內斂,豐肩鼓腹,下部貼有三足,仰首張口的龍頭為壺流,拱形提樑裝於肩部,靠壺流一側的提樑上騎一小猴。壺體設計精巧,構思新穎。定窯燒造的瓜形提樑壺比較多,壺口內凹,壺體作瓜稜形,提樑有纏繞的瓜藤式、藤編式等。提樑前部一般分為三股,每股附有模印花飾與壺體相連線。這種壺式在北方遼墓中出土比較多。重慶市博物館收藏元代青白釉龍柄壺,造型別致,六稜形壺體上趴伏一曲體龍,龍首外伸作流,拱起的龍身為提樑,生動而神奇。明代提樑壺以萬曆時期的為代表,壺體有瓜形、球形、六稜形等式樣,提樑有高、低之別;少數為窗櫃式,或在壺肩部有雙豎系,雙系之間穿半環形金屬提樑。

  內管壺 始於宋、遼時期,流行於清代的壺式之一。因壺底中心有一通心管而得名。由於向壺內倒水需從底心管口倒入,又稱倒灌壺、倒流壺、倒裝壺。1968年陝西省彬縣出土的耀州窯青釉剔花內管壺,是這種壺式的典型器,壺雖然有流、柄、腹體及圈足,但無口、無蓋。壺上半部作雙蒂式象形壺蓋,頂端和一側腹部有飛鳳式提樑,另一側貼塑母子獅,母獅張口作流,子獅在母獅腹部吸吮,壺底有一梅花形注水孔。清代內管壺多作桃形。

  人首魚龍壺 遼代的一種壺式,出土於內蒙古赤峰市巴林左旗,器形為人首魚身,腹部兩側有翼,背上壺口作蓮瓣形,魚尾上翹。胸前有一龍首為流,人首腦後與魚尾之間相連的曲柄作提樑,造型奇特,構思巧妙。

  鴛鴦形壺 遼代三彩陶壺形式之一,1977年出土於內蒙古赤峰王家店遼墓。壺體作浮水鴛鴦形,鴛鴦揹負敞口花瓣形壺口,壺口與鴛鴦尾部連有弧形花梗作柄,鴛鴦嘴部為流,腹下有假圈足。

  雞冠壺 遼代典型壺式之一,是摹仿契丹族使用的各種皮囊容器而燒造的,亦稱皮囊壺。因壺的上部有雞冠狀的穿孔,故稱雞冠壺。又因形似馬蹬,俗稱馬蹬壺。依據考古發掘的實物資料,經過排比研究,可知雞冠壺大體分為5種形式,即扁身單孔及扁身雙孔式、扁身環樑式、圓身環樑式、矮身橫樑式,辨別雞冠壺年代的早晚,通常採用的辦法是以壺身保留的皮囊形象多少來區分。扁身單孔式,是遼代早期形式,壺體上扁下圓,肥身,上有豎直的管狀口和雞冠狀單孔系,器身似兩片皮頁,下加圓底上加管口縫合而成。內蒙古赤峰大營子慶曆九年***959年***墓出土的雞冠壺就是這種型別的代表。扁身雙孔式除自身保留著仿皮囊形象以外,在造型與裝飾藝術方面更加精美,如在雙系的部位貼塑攀附的猴等動物。有的壺底出現劃刻"官"字款。雞冠壺唐代就已經出現,陝西西安、河南新安等唐墓中均曾出土。

  多穆壺 元代創新壺式之一,由蒙藏民族貯放奶液的金屬或木質器皿演變而來。器形為筒式,上收下敞。口部靠柄一側有花冠形裝飾,柄兩端各有捲曲花飾,方式壺流,矮足,足脊寬平無釉。壺體上有仿金屬箍和鉚釘狀裝飾。1963年北京市崇文區元鐵可墓出土的一件是國內僅存的完整器。

  僧帽壺 一種壺式,因壺口形似僧帽而得名。壺口沿上翹,前低後高,鴨嘴形流,壺蓋臥於口沿內,束頸,鼓腹,圈足,曲柄。最早的僧帽壺為元代景德鎮青白釉器,明永樂、宣德紅釉及甜白製品最為珍貴,清康熙年間仍有仿製。元代僧帽壺形體敦實,壺頸較粗,壺流略短。明代造型秀美,各部位比例勻稱,壺流比元代略長。清代壺頸略高,腹部略瘦,壺流略短於明代,沒有明代優美,也不如元代製品敦實穩重。

  梨式壺 壺式之一,始於元代,流行於明,因形狀似梨而得名。傘形蓋,蓋頂有寶珠鈕,短頸,其下漸豐成下垂的圓腹,矮圈足,彎流,曲柄。從北京元代遺址中出土的青花梨式壺看,其特點是頸部較細,腹部碩圓,平底;北京豐臺區出土的洪武時期梨式壺腹部略瘦,腹下部明顯內收,圈足外撇,足邊垂直,足內較深。江西景德鎮御窯廠遺址出土永樂壺頸較粗,圓腹,圈足向外侈,整體造型端莊。宣德時期,壺腹略短,圈足增高。頸與蓋上的寶珠頂比永樂略大。成化時期除繼續沿用傳統形式外,在壺蓋頂部出現微小變化,增添平蓋形式。此式影響到正德時期,清康熙時期亦有摹擬之作,其器挺拔肥碩,唯柄曲線欠流暢。

  大扁壺 壺式之一,明永樂時期創燒。小直口,頸部凸起一稜,並有一小系,有蓋。壺身為立扁圓形,正面微鼓,中心有圓形凸臍;背面平坦,中有相應的圓形凹臍。底部為弧面。左右肩部各有一活環系。均為青花製品。正面凸臍上多繪八角星紋,外圍有的繪纏枝蓮,邊緣為海水紋,側壁一週繪纏枝蓮紋。背面無紋飾。器形仿西亞金屬器皿,其用途有待考證。

  蓮瓣壺 壺式之一,流行於明代宣德時期。器形為直口,溜肩,圓腹,前有直流,後有曲柄,腹部有4層凸起的仰蓮瓣紋。器表施有祭紅釉,紅色鮮麗勻潤,造型宛如一朵怒放的蓮花。

  字劃壺 亦稱字形壺,清代康熙時期出現的一種壺式。壺體為立體的漢字形,多做成福、祿、壽三字,筆劃間雕鏤透空。

  茄式壺 清康熙時期景德鎮窯燒製的壺式之一。小口,頸部細長向一側彎曲,腹呈長圓球狀,似長茄形,圓底施釉,故放置不穩。據此分析,茄式壺可能是陳設品。

  鼻菸壺 又稱煙壺,盛放鼻菸的器皿。鼻菸壺於明晚期由西方傳入我國,清朝英文音譯稱拿乎薄土或士拿乎巴突盧。明代晚期,中國尚無專用鼻菸壺,只用廢棄的藥瓶代替。鼻菸壺始於清康熙朝,由宮廷造辦處設計試製。專用鼻菸壺的特徵是,壺口較小,使煙的氣味不易外洩。腹部扁圓,容積加大,蓋帶一小勺,伸入壺內。乾隆朝以後所制瓷質鼻菸壺形式繁多。

  香壺 乾隆時期景德鎮窯燒製仿青銅器形狀的一種壺式。直口,圓腹,直流,曲柄,腹下承四柱狀足。據《乾隆記事檔》載,乾隆三年***1738年***命唐英燒造仿宣德窯青花高四足茶壺,即為此壺式,後世延續製作至道光年間。

  賁巴壺 壺式之一,流行於清代,由藏族金屬製品演變而來。器形為洗口,束頸,球形腹,高足外撇,腹部有龍首形流彎曲向上,無柄,是一種祭祀用品。

  古陶瓷其它品種類

  罍 :商周至漢代的盛酒或盛水器。質地有灰陶、白陶、印紋硬陶、原始青瓷和青瓷製品。常見器形為小口,短勁、豐肩、深腹、平底。肩部兩同側有雙鼻,西周後期多無鼻。商代原始青瓷罍多為斂口,深腹,圜底,至西周起演變為低領折肩,下附圈足。

  卣 :陶質酒器,多以泥質灰陶和白陶製作,流行於商代晚期,造型為劍口,長頸,帶鼻,深腹,圈足。也有仿青銅卣,為直口,長頸,鼓腹,圈足,頸部有兩豎耳,附蓋。器身裝飾刻劃、鏤孔紋飾。

  豆 :陶瓷食具,流行於新石器時代至漢代。造型多為淺盤或淺缽形,下附高圈足。器足有喇叭形、鏤孔喇叭形、竹節細把形、高柄把形等。質地有灰陶、黑陶、白陶、印紋硬陶及瓷製品。

  盉 :古代酒器,一般為圓口,深腹,早期口部有流,後期流置於腹上,有的附柄;三足。陶盉出現於新石器時代,大汶口、馬家浜、良渚、龍山文化遺址中均有出土。商代陶盉為斂口,圓肩,管狀短流,帶鋬,有三袋足。陶盉至漢代仍有生產,山東臨沂西漢墓即曾出土帶蓋獸頭形流陶盉。原始青瓷盉始於西周,造型仿青銅器,有獸頭形流和提樑,有的器腹不通,多為陪葬冥器。

  觚 : ①陶質酒器。始見於新石器時代,夏商較為流行,早期器形為喇叭侈口,細腰,高身,平底,商代後期有的為圜底,下附圈足。商周時代青銅觚流行,陶觚多為仿製,用作陪葬冥器。②仿青銅觚的瓷質花瓶,稱"花觚",流行於元、明、清時代。器形仍為敞口細身,圈足。明代花觚器身直下,清康熙以後腰部凸出。另有一種器形,器身較粗壯,長頸,高圈足,鼓出的小圓腹四周凸起四道稜戟。有青花、鬥彩、單色釉等品種,有的在器腹部裝飾堆貼或印花紋飾、乾隆、嘉慶年間所制還有一種細身的觚,腰際堆塑一條蟠螭,施素三彩釉。

  方口觚 : 觚的一種造型,陳設瓷,流行於明萬曆、天啟時期,因口、腹、足均作方形而得名。如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的天啟青花花卉紋觚,方口外敞,方頸較長,方腹飾有扉稜,方足外撇。

  爵 : 古代陶瓷飲酒用具。夏文化遺址中始見泥質灰陶和白陶製品。器身似敞口杯,口沿一側有流,一側有尖尾,有的無尾。器身一側有鋬,平底,三錐狀足。也有的為粗腰、鼓腹、圜底,流兩側附加泥釘,還有斂口、折肩、細腰、袋狀足,或敞口、口沿有柱的式樣。商代較為流行,並發展為青銅製品,西周以後逐漸衰落。明、清時期景德鎮、德化、龍泉等窯都燒製仿青銅器的瓷爵,主要作為陳設瓷。

  斝 :古代陶瓷溫酒器,始見於新石器時代龍山文化,為夾砂陶瓷,侈口,束頸,腹較深,圜底,下承三袋足。龍山文化晚期和二里頭號文化出現作為飲酒器的白陶斝,器形似爵,但無流,有的有雙耳、三袋足。商代出現單柄陶斝,與青銅斝並存。至西周晚期消失。

  鬹 : 新石器時代陶質炊具,以夾砂陶製作,主要流行於黃河下游地區。始見於大汶口文化,山東龍山文化盛行,延續至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至商代。後期演變為酒器。早期造型為圓腹,短頸,口部有扁流,帶鋬,三實足;中期器腹漸扁,直頸前移,鳥嘴形流口,三實足;晚期足部演變為袋足。山東龍山文化的陶瓷鬹頸部加粗,有的甚至與腹部連成一體,三足有袋足和圓錐形實足,鳥嘴形流加大並朝天上揚。鋬漸粗壯,呈絞索形。龍山文化晚期、二里頭文化至商代的白陶鬹製作更加精美,有的口沿裝飾鋸齒形花邊,鬹上有長方形鏤孔,流外側貼飾兩個對稱的乳釘形凸起。

  甗 :陶瓷炊具,黃河流域新石器時代晚期至商周時期流行,由甑與鬲流接而成。下半部為鬲,用以盛水和加熱;上半部為甑,盛放蒸食物,與下面的鬲相配合,可蒸熱或蒸熟食物。陶甗多為灰陶和黑灰陶質,器身有繩紋,有的在口沿下有雞冠狀附加堆紋。

  甑 : 陶質炊具,功能相當於現代的籠屜。器身似盆或罐,大口,腹壁斜直,平底,底部分佈著數目不等的小孔,有的從近底部的器壁上起就有孔洞。常與鬲配套使用。仰韻文化、龍山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溪文化等新石器時代遺址中均有出土,商、周至戰國時代一直沿用。

  匜 :盥洗用具,有泥質陶和瓷製品。陶匜從新石器時代至漢代均有製作,瓷匜以唐代越窯、宋代鈞窯,尤其是元代龍泉窯和景德鎮窯的製品為多。基本器形為淺圓缽形器身,平底或圈足,亦有仿青銅器裝有三足的;口沿一側有較寬的流,有的瓷匜在流下部有一圓環形小系。

  鐎鬥: 又稱"刁斗",盛行於漢、晉,與同期的青銅器形同。器身呈盆狀,下承三足,腹側附一獸曲柄。出土時多伴有火盆並擱置於火盆中,說明用途為溫食炊具,軍旅多用之。唐詩有"行人刁斗風沙暗"之句。

  陶倉 : 陶製隨葬冥器,始見於戰國、秦墓葬出土物,漢武帝前後盛行,與灶、井、爐配套。秦時的陶倉,器身較矮,呈圓身束腰式,與圓形倉頂相連,通體間隔繩紋裝飾,正面開扁方形門洞。西漢早期為圓口,折肩,簡腹,平底,口上置覆缽式平頂蓋。西漢中期倉的折肩漸變成圓弧形,並於平底下沿裝三足,足形多為立熊或神獸。東漢時,陶倉下身漸收,去掉三足,復為上大下小的平底倉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