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詩歌送別鑑賞_王維的山水詩特點

  王維是唐朝著名的詩人,字摩詰,被世人稱為“詩佛”。他的詩往往言淺而情深,語言簡練而意味深遠。《送別》是王維與友人離別之際所作的詩,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王維詩歌送別鑑賞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幫助!

  王維詩歌送別鑑賞

  《送別》是王維所創作的五言詩。這首詩寫的是詩人送友人歸隱,並採用問答的方式得知了友人歸隱的原因。詩人在面對友人的抑鬱難平之時,對其加以勸慰,同時又隱隱地流露出了絲絲的羨慕之意。這整首詩乍看之下,似乎都很平淡無奇,但是細細品味有能夠體味出其中的深情厚誼和詩人複雜的情感,可謂是詞淺意濃。

  送別

  王維

  下馬飲君酒,問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歸臥南山陲。

  但去莫復問,白雲無盡時。

  這首詩寫的是詩人送友人歸隱,全詩共有六句,只有第一句是在敘事,點足題旨。而剩下的五句,都是詩人與友人之間的對話,說明了友人歸隱的原因。“不得意”三個字就是其歸隱的原因,也寫出了友人心中的遺恨。之後,詩人勸慰友人放下心中的不平,之後可以隱居過平靜的日子。這裡麵包含了詩人對友人的安慰、同情以及羨慕。這也說明,其實詩人對現實是不滿意的,他也很嚮往歸隱的生活。整首詩,是詩人和友人之間的思想和情感交流,省去可許多繁瑣的文字,使得詩意更加空靈。王維的這首詩更富禪意。他在創作時通過暗示、比喻以及象徵來隱藏更深層次的思想,達到了尋味無窮的藝術之效。

  王維的山水詩特點

  王維的詩在中國的詩壇中有著極深的影響力,而他的詩大多數主要描寫的都是山水田園的生活。他尤其善於在描寫自然的美景之時,將他的閒情逸致融入進去,使兩者達到完美地結合。

  王維的山水詩的特點就是篇幅短小,一篇山水詩有時只有二十多字,語言簡潔而優美,雖然用詞簡樸但是感情濃郁。另外,其音節也比較舒緩,與詩人所表達的清幽的自然景色以及悠閒的生活、心情是相一致的。

  王維在山水詩上所形成的成就,與當時動盪的政局有著莫大的關係。王維成名於少年之時,詩、畫、樂,無所不精,因此王維總是心懷天下,總想著要建功立業。但是皇帝昏聵,奸臣當道,致使朝堂昏暗。特別是在歷經了安史之亂後,王維大受打擊。至此後,王維日漸消沉,專心於悟道禮佛,佛理與山水就成為了他的精神寄託。而他在心緒上的轉變,最先反映在他的詩作之上。所以,世人推崇王維的山水詩,固然是因為其高超的詩作技巧,但其中蘊含的消極思想與閒情逸致也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詩人王維的資料介紹

  王維是唐朝有名的詩人,對畫畫和聲樂也極具天賦。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園詩和邊塞軍旅詩,在中國的詩壇中有著重要的影響力。

  王維的出生日期不能確定,有人說是699年,也有人說是701年,卒於761年。他字摩詰,因官至右丞,所以也被世人稱為“王右丞”。王維早年使通道,晚年時參禪悟理,悠閒度日,其詩也多半是體現他的閒情逸致和淡泊寧遠。

  王維十五歲進京應試,因才華橫溢而備受京城名流的欣賞。有關他善於聲樂一事,曾有這樣一個故事:偶然中,有一個人拿到了一副奏樂之圖,但卻不知其名。王維一見就說道:“這是《霓裳羽衣曲》的第三疊。”於是,有人去請來了樂師,進行演奏,果然如王維所言。但是後來據精通音律的沈括所言,《霓裳羽衣曲》是散曲。而王維對通曉音律是事實,所以,這段故事應該是後人編造的。

  王維弱冠之年成為進士,因伶人舞黃獅而被連累,官職被貶。14年後,隨著張九齡執政,王維受到了提拔。之後就一直是半官半隱的狀態。

  王維的前半生一直都生活的比較平穩,到了晚年的時候卻險些喪命。安史之亂爆發後,王維被叛軍所抓獲,受其逼迫,王維只能投效於叛軍。戰亂平息後,王維因此下獄。因其弟願以其功抵王維之罪,以及王維被俘虜時寫下的思念太子的詩,最終得以免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