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慢慢的成長作文

人的一生,就是在不斷地成長。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歡迎大家閱讀參考,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1

成長是每個人都會有的經歷,讓我們從幼兒園的小不點一直長到現在。

在我小的時候,每天晚上對著夜空看著那一顆顆亮晶晶的小東西,腦海裡充滿了疑惑,我就跑過去問爸爸媽媽那些亮晶晶的東西是什麼。媽媽說:“那是星星,離我們很遠。”我終於知道原來那是星星呀!

過八月十五了,我看著夜空,突然發現天上有個又大又圓的盤子,我趕緊跑去問爸爸:“爸爸,天上那圓圓的盤子是怎麼飛上天的?我也想飛上天。”“傻孩子,那可不是大圓盤子,那是月亮,每月十五它才會那麼圓。”爸爸說。我就又開始幻想飛到月亮上,正在想著辦法時,媽媽端著一盤月餅過來了,那月餅圓圓地,咬一口,好吃極了。這是我小的時候,把月亮叫成大圓盤,不知道天上亮亮的星星叫什麼。說出來真有點讓人害羞,沒關係,反正每個人都在成長,都做過傻事。

現在的我是四年級的小學生,也是少先隊員,一個嶄新的我,不是那天天做傻事的我,不在哭哭啼啼,也不是那天天給家長搗亂的我,而是一個努力學習、幫助別人、堅強勇敢、孝順父母的我。

我慢慢長大了,我的知識、身體也在變化。我相信不管明天還是明年,我都會繼續改變和成長。爸爸說:“一個人的能力越大,責任就越大。”我會成長為一個對家庭、對社會、對我們的世界有益的人。一個讓你們更加喜歡的女孩。

2

我們每個人都在跌跌撞撞地成長,身上累積了不少傷痕。有時我們認定的未必開花結果,有時卻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激動與喜悅,有時我們會遭到否認或者不理解,因此情緒失落,有時卻為得到一位志同道合的朋友而興奮,這些都是我們成長的印記,深深銘記鐫刻在我們的心靈中。

回望過去,我們大多都經歷過稚嫩、迷茫、成長。稚嫩的我們生活在童年,那時我們天真幼稚爛漫,小腦袋裡時常冒出一些新奇怪的念頭,搞得家長哭笑不得,我們經常因為一件玩具而賭氣,但一會兒又會和好如初,這大概就是童年的勉力吧!如果把童年再放映一遍,我們一定會先大笑,然後放聲痛哭,最後掛著淚微笑著睡去,抬頭見,蒼穹月高懸,我們一路艱險,終於見證此處花好月圓,這裡杜絕悲傷,飛鳥帶走了每一片成長的迷惘,我們開懷大笑。歌聲點著輕盈腳步,掠過水麵每一道波浪。迷茫的我們生活在兩個時期的交界處,我們毫無目標無理想,只是用自己滿是稜角的思想與這個世界一次次碰撞,清楚是非對錯,正如那多句話所說:“世界讓我遍體鱗傷,但傷口長出的卻是翅膀”,我們開始結伴合作共同冒險,我們開始收穫友情了,我們開始明確自己所要的目標,我們開始成長了,這時時光已經慢慢走入青春期。

成長中的我們多愁善感,認為整個世界都在和自己作對,後來我們懂得了很多也變聰明瞭許多,但心裡的憂傷卻慢慢累積下來,不敢向誰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一些憂傷像沙礫慢慢地蔓延到心底,無人窺見,只硌得自己淺淺地笑,悄悄地流淚。夕陽落下的黃昏,我們迎著微風,肩並肩坐在高處晃盪著雙腿,歲月靜好,年華無傷。等心情平復之後,我們仰望夕陽再次微笑起航。

未來是什麼樣子,不用思考卻勇往直前,不知疲倦,青春本身就是件瘋狂的事,不用做什麼,就燦燦生輝!

3

年幼的我們以為父母就是超級英雄,無所不能!我們什麼事都依賴著父母,可長大後發現他們也不是萬能的,還是要靠自己。儘管這個過程可能很艱辛,但我們依舊勇敢面對,撐過來了,或許就是成長。

年少的我們以為友情真的會天長地久,我們和好朋友會在一起一輩子,但面對畢業的分離,面對友情之間的爭吵,我們會選擇不再那麼要好,默默尋找新的玩伴,而不是在老師面前告狀,或許這就是成長。

如今我們已懂得了不少事,父母老師,親朋好友也經常說,孩子該長大了,我們也老了。他們希望我們茁壯成長,希望我們將來有出息。而成長可能是件好事,它讓我們感受到人情世故,人世間的酸甜苦辣。體會更精彩的人生。痛並快樂著,這或許就是成長。

成長的過程不是心焦氣躁,急於求成。而是漸漸變得沉著穩重,不急不躁的去面對所有事,當你努力過後,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你都會成長不少。當你成長了以後,你會懂得許多,你不會再找父母要零花錢,而是選擇自己打工,把得到的工資給父母,替他們減輕負擔。你不會再跟弟弟妹妹搶東西,而是用自己的零花錢給他們買東西玩。你也不會再因為跟同學鬧矛盾而哭哭啼啼地打電話給媽媽,而是報喜不報憂。

你開始一步步走向成年人的世界,走向那個你好奇卻又忌憚的世界,你覺得曾經耿耿於懷的那些事都幼稚的不能再幼稚了,於是你坦然放下了,這就是真的成長了。你從稚嫩變得成熟,變成能承擔起家庭主要責任的頂樑柱,這就是人的前半生,這就是成長。

那一刻我們懂得了生活真諦,成長不只是肉體的成長,還是精神的提升,是體味人生各種滋味的過程。

4

那是一棵巨大的楊樹,一隻毛毛蟲站在葉子上準備結蛹。它化為蛹後,安靜地等待,等待自蛹中飛出的那一刻。

我和爸爸約好明天去跟他一起跑步,我滿懷期待地睡下了,等待著第二天的到來。

它從一片黑暗中醒來了,它知道這兒是哪兒,也知道自己現在應該幹什麼,這隻毛毛蟲,不,應該說這隻蝴蝶卯足氣力,用力向外衝,它已經沒有力氣了,但它鼓舞自己不能放棄,決不能半途而廢!

我剛跑一半,還不到目的地就累得氣喘吁吁了,但我深知這樣還不夠。我一咬牙,堅持跑到了目的地,我自我鼓舞著:不能放棄!要堅持到終點!

它用力一衝,那最後的一層防線終於被衝破了,它終於成為了一隻美麗的蝴蝶,這隻蝴蝶體態輕盈,翅膀上的花紋紛亂,但不失美感,因為它的每一個紋路都是由其辛勤堅持而增添上去的。

我用盡全力向著終點奔跑了過去,我累得汗流浹背,頭上的汗一大滴大滴的落下。我終於跑完全程了,爸爸“拖”著疲倦的我走回了家中。

不論遇到什麼問題什麼困境,只要你堅持去突破,就一定會成功。堅持,是你對付困難的唯一的“法寶”。

5

書是棉花糖,讓人甜蜜;書是陽光,使人溫暖;書是綠茶,使人安靜,在書的世界裡我們可以有很多的感觸。

“媽媽,我要那個。快給我買”我對著一旁的媽媽叫道。媽媽知道如果不給我買,我就會和她撒嬌。所以無奈得搖搖頭。給我買了我要的玩具。這就是小時候的我。每天都要買毛絨玩具,對於周圍的世界卻不懂得去觀察,每天都要穿漂亮的裙子,對於學習那就更不用說了,別的同學都要寫作業,而我卻連筆都不想看到。現在回想起來,小時候的自己是那樣的天真。

現在的我卻有了很大的改變,那都要感謝書,最近,我正在看《芒果街的小屋》,這也是我最喜歡的一本書,裡面的主人公讓我有很大的感觸,居住在芝加哥拉美移民社群芒果街上的女孩埃斯佩朗莎,生來就有對弱小的同情心和對美的感受力,她用清澈的眼觀察這個世界,用美麗稚嫩的語言講述成長,她觀察著芒果街上的每一位人,用眼睛觀察這個世界,想到這裡,便有些慚愧,小時候的我和故事中的主人公卻截然相反,小時候的我卻沒有這樣的習慣,她夢想者有一座屬於自己的房子夢想著在寫作中追尋自我,獲得自由和幫助別人的能力。我們應該向故事中的主人公學習。

每個星期六我都會和好朋友一起討論自己喜歡的書,我們有談不完的話題,我們沒有任何的目的,只為了簡單的交流心得,就像故事中的主人公那樣,懷著一顆單純的心,然而現在的一些人,讀書卻是有著目的的,他們為的是完成老師或家長佈置的任務,懷著一顆完成任務的心,草草了事,並沒有一點收穫,當和這些人討論心得時,他們卻只能在旁邊沉默。我喜歡和埃斯佩朗莎這樣的人做朋友,這樣的人可以讓我感受到世界的美麗和神奇,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感受到友誼的甜蜜……

從讀完這本書以後,我就開始交像主人公這樣的朋友,而在書中我們也可以感受到當時的社會情況,在種族歧視的天空下飄零,主人公沒有自己的根,即回不去自己的墨西哥家鄉,又無力衝進美國白人的上空,讓“小女孩”感到很無助和彷徨,所有這些都刺激著“小女孩”最終要選擇不一樣的道路,來改變這一現狀。女主人公之所以能完成這一系列的變化,最終走上不一樣的道路,源於家庭的壓迫即父母的家庭、別人的家庭以及女孩們通過婚姻自己組建家庭的殘酷的現實,成為主人公實現轉變的生動的反面教材,為小女孩做出正確的決定打下了基礎。我們也要有自己的路,只有這樣我們才可以有所改變。

陽光照在桌上,拿起一本本書,感悟其中的奧祕,並隨著它一起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