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創業的散文

  現在國家都在鼓勵創業,好多人也說創業是夢想。那有哪些呢?下面小編為你整理了篇,希望你們喜歡!

  篇1:創業的夢想

  ***一***夢鄉

  2008年初春,乍暖還寒,江南小鎮。主人在鄉村的別墅裡迎來了一位歐洲客人。

  第二天,主人忙完早餐,客人還沒有起床。主人走近客房,正要敲門,手卻停了下來,只聽見屋內傳來均勻的鼾聲。

  10點多,客人走進廚房。“Vitolau,”他伸著懶腰,笑呵呵地說,“你家的被子實在是太舒服了!”

  “是的,Steven,你已經睡了十幾個小時了!”

  “你知道,這是我來中國第一次睡這麼舒服的床!”客人抱怨說,“我的睡眠一直不好。在芬蘭,我們都蓋羽絨被,家裡燒著壁爐,被子輕飄飄的,還很悶熱!你們中國的hotel,要麼是厚厚的棉被,要麼是不透氣的聚酯纖維被。”

  主人靜坐茶臺旁,笑而不語,熟練地揀起兩隻景泰藍雕花瓷杯,給客人沏上一杯鐵觀音。茶葉在杯中沉浮、翻騰,茶色由淺變深,一股淡淡的清香瀰漫了整個屋子。

  “Vitolau,我很喜歡你們中國!” 客人捧起茶杯,閉上眼睛,深深地聞了一下茶香,“你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

  主人停頓了一下,認真地打量著這位西方客人,若有所思。

  ***二***湖桑之鄉

  空氣很新鮮。主人陪客人到戶外散步。

  這是江南著名的裡下河地區,位處沿淮河與沿長江兩個沖積平原的腹地,因介於裡運河、串場河之間而得名。裡下河平原地勢低平,水網稠密,湖蕩相連,土地肥沃,氣侯宜人。據青墩遺址顯示,在新石器時代,這裡就有了農耕生活,漁獵、採集、飼養也十分活躍。雖歷經6000多年的歷史文明,但仍然可覓原生態風貌。

  萬物甦醒,處處散發著春天的氣息。河溪交錯,蘆葦盪漾,桃花盛開,蝴蝶嬉戲,白鷺飛舞,鸕鶿捕魚……走在青磚鋪就的小路上,客人越看越興奮,“OH,My God!這就是傳說中的魚米之鄉嗎?”

  他們穿過一片桑園,客人停下了腳步。但見成千上萬的桑樹,一列一列,約一米多高,枝蔓伸展處,長出了綠悠悠的嫩葉。再過半個月,就要飼養春蠶了。

  “Vitolau,這是什麼樹?”客人十分好奇。

  “桑樹,用來養蠶的。”

  “養蠶?”客人迷惑不解。

  主人似有所準備,“我們這裡是全國著名的湖桑之鄉,種桑養蠶已有幾千的歷史。戶戶有桑樹,家家是蠶農。養蠶是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來源。” 他指著另一處桑園,“象這樣的桑樹全縣有幾十萬畝呢!”

  “那蠶吐出來的絲可以織成絲綢吧!”

  “是的,蠶吐出的來絲,不僅可以織成絲綢,還可以做成蠶絲被。”主人撥了一下眼鏡,“Steven,你昨晚蓋的被子就是用蠶絲做的!”

  “是真的嗎!?”客人的神經象被刺了一下,他簡直要跳了起來,“我睡得那麼香,原來蓋的是蠶絲被啊!”

  ***三***繭絲綢之鄉

  主人帶客人繞進一個院子。幾個中年婦女圍著一張桌子在做手工活。

  客人被著眼前的一幕吸引住了:只見4人同時拽著一塊白色的綿狀物,往桌子四角一拉,就變成一張薄如紙的絲網。一層一層,阡陌縱橫,如此數十次,絲網越堆越厚,晶瑩剔透,潔白如雲,與他們身上的青花瓷外衣形成鮮明對比。

  “這就是蠶絲被!”主人擔起了解說員,“蠶吐出的絲可以做成蠶絲被,這種被子輕柔貼身、天然透氣,溫而不躁,潤而不溼,而且冬暖夏涼。”

  主人滔滔不絕,自豪地介紹自己的家鄉:“海安是世界三大高品位蠶繭基地之一,也是中國唯一的繭絲綢之鄉。這裡的蠶絲品質高,繭絲可長達1500米以上,因此繭源十分走俏,成了各地商家競相爭搶的優質原料。”

  說話間,一條全棉大提花的手工蠶絲被完成了。客人把臉貼著被面,撫摸著滑滑的蠶絲,“哇,真是太舒服了!”

  “蠶絲中還富含人體必須的18種氨基酸,有安眠助神、養顏扶膚、抗菌防蟎的效功。”主人已經停不下來,“蓋了我們這裡的桑蠶絲被,其他的被子都不想要了!”

  “太好了!Vitolau,沒想到,我能來到蠶絲原產地,親眼目睹整個生產過程,我的睡眠有救了!”客人欣喜若狂,“這次,我一定要帶上幾條真絲被回去!”

  ***四***夢想

  主人剛從一家知名的上市公司辭職回家,正琢磨著下一步的計劃。是再尋一個東家,繼續職業經理人生涯;還是創立一家屬於自己的公司,能天天與妻子、孩子們快樂地在一起?

  五年前,主人就有過創業的打算。但因工作時間而未能如願。不過,他的內心深處,那種創業的衝動一直沒有停止過。

  “你們的生活實在是太幸福了!”這位遠道而來的客人給了主人一個清晰的聲音。

  遠離繁華與浮躁,家鄉的寧靜、純樸給了主人很多思考。幸福生活其實很簡單,一個平靜的內心,一個安穩的睡眠,一個自由的身體,一個完美的家庭。

  “Steven,你來的真是及時雨!謝謝你給了我方向與力量,”主人有些激動,“我就生活在蠶絲的原產區域,我應該可以做點事情!是的!我要創立一家蠶絲被公司,名字就叫“絲域”,我要讓所有的中國人都知道海安這個盛產蠶絲的地方,蓋上原汁原味的蠶絲被!”

  “太棒了!Vitolau,讓更多人擁有好的睡眠,這是你的使命!” 客人又遲疑地問道,“難道只是中國,那世界呢?”

  “那是你的事情!”主人笑著回答。

  “必須的!”兩個大男孩的手緊緊地握在一起。

  篇2:創業歷程

  劉月深深的吸一口氣,田野裡泥土的清香,野花的芳香與埋藏在內心深處的記憶碰撞,然後融合在一起。熟悉的鄉土氣息,劉月覺得自己屬於這片土地,小路兩旁的玉米已沉甸甸的掛在秸稈半腰,微風吹過,像母親抱著沉睡的嬰兒在輕輕地搖。不知名的野花散發著誘人的芳香,美麗的蝴蝶時而在花蕊間駐足,時而翩翩起舞。

  坐了一天一夜的長途客車,劉月終於回到了魂牽夢繞的家鄉。五年前劉月夫妻跟隨著打工的熱潮來到了深圳,在一傢俬營的服裝加工場工作了五年,私營企業沒有星期天,更沒有節假日,夫妻倆機械的過了五年,怕家鄉的親朋好友借錢,劉月更換了手機號碼,這個號碼只有自己的母親、兒子和幾個鐵哥們知道。繁華的街道,燦爛的霓虹,聞名世界的景區,劉月也喜歡這座年輕美麗的城市,但是那種寄人籬下的感覺也伴隨了自己五年,自己不屬於這裡,沒有歸屬感。

  帶著十五萬的血汗錢,回到家鄉,在高速公路下車後,步行兩公里就是自己的村莊,經過自己的莊稼地,劉月感慨萬千,這裡每一寸土地,曾經留下了自己忙碌的身影,對著蔚藍的天空劉月發洩著心中的喜悅:“回家了,我回家了!”

  “四十六的人了,怎麼還像個小孩子。”妻子被丈夫的情緒感染,臉上洋溢著燦爛的笑容。

  “我老了嗎?”劉月放下行李抱著妻子轉了一個圈。

  “瘋了你,快放開我,也不怕讓人看見笑話。”

  “抱自己媳婦,誰會笑話。”劉月理直氣壯地說。

  說笑間來到了村裡,村裡的變化之大劉月沒想到,整齊的街道,大街小巷全部是水泥硬化路面,大街兩旁是花園,好看的花兒綻放著笑顏,一排整齊的路燈矗立在路邊,五年前自己的房子在村裡還算是最好的,現在被新建的房屋襯托的像低矮的土地廟。

  劉月的父親去世得早,在腦海裡沒留下什麼印象,是母親含辛茹苦的把自己養大,在外打工這五年兒子劉貝一直由老母親照顧。

  “娘,我回來了。”劉月推開院門,母親在院裡洗衣服。

  “月,回來了,讓娘好好看看。”劉母的眼裡閃著渾濁的淚光。

  看著白髮蒼蒼的母親,劉月心裡也不好受,一走五年自己沒有照顧好母親,母親還要幫自己照顧孩子。

  “貝貝呢?”劉月的妻子菊花問。

  “貝貝出去了,整天泡在網咖,孩子大了不好管了,去年沒考上大學,二十歲的小夥子了也不知道找個工作,整天和一些不三不四的年輕人混在一起,早晚出事。”說起劉貝,劉母不停地嘮叨。

  晚上,劉月約了幾個鐵哥們在村裡飯店相聚,從朋友那裡劉月詳細瞭解了村裡的現狀。村民的經濟來源不是來自糧食的收入,隨著化肥,種子的高漲,種地已無利可圖,村民以蔬菜大棚和搞養殖為主。在朋友的建議下劉月打算用這十五萬元創業,搞養殖,養麻雞,麻雞肉質鮮美,七十天就可以出欄,行情一直很好,一隻雞有時就能有拾元的收入。

  村東邊是養殖小區,劉月從五叔那裡承包了兩個雞棚,五叔年事已高,兩個雞棚閒置了半年,在朋友的幫助下,劉月用了兩天時間把雞棚收拾好,投放了兩萬只雞苗,雞苗每隻4。5元,加上承包費用,雞棚維修費用,投入了十萬元。雞飼料由供料商供應,賣雞後結算。

  劉貝依然每天泡在網咖,氣的劉月揍了他好幾次,劉貝住在朋友家裡,不回家了,父子間有了深深的隔閡。

  看著雞苗漸漸長大,劉月夫妻像呵護孩子般守護者那些小小的生命,每天都會有幾隻弱雞苗被淘汰,死亡,看著死去的弱苗,夫妻倆針扎般的心疼,第一次飼養沒經驗,朋友們每天輪流指導,雞苗漸漸長成了成品雞,這時傳來了一個不好的訊息,由於麻雞的價格一直很好,養殖戶盲目擴建雞舍,供大於求,麻雞行情一路下跌,由原來的每市斤七元,五天跌落到四元。

  劉月計算著,如果這時出售,十萬差不多全賠進去了,在焦慮中又熬了六天,麻雞價格還在跌,每天五千元的飼料讓劉月頭疼,過了生長期的麻雞,轉化率越來越低,賠就賠吧,聯絡好銷售商明天出售。輾轉反側又是一個不眠之夜。

  “劉月,快出來看,這是怎麼了?”妻子一大早在雞棚裡喊。

  劉月衣服沒來得及穿,光著腳跑了出來,來到雞棚一看,雙腿一軟坐在地上,麻雞在一夜之間幾乎全死了,只有幾隻還在垂死掙扎,可怕的雞瘟,另一個雞棚也一樣,劉月夫妻欲哭無淚,在那一刻夫妻倆有了輕生的念頭,夫妻倆五年的血汗錢在一夜之間付之東流,還有四十多萬的飼料錢,一筆巨大的債,劉月感覺像是做夢一樣,兩個月前自己還有十五萬,現在卻成了窮光蛋,劉月狠狠掐了自己一把,不是夢。

  兒子劉貝聞訊急匆匆趕了過來。

  “爸,媽,父債子還,這筆錢由我來償還,以後你們就不用操心了,這個家由我來撐起,只要人好好的,沒有過不去的坎。”劉貝看著一夜之間蒼老了很多的父母心疼的說。

  災難讓一家人的心緊緊的連在了一起,劉貝在災難面前長大了,劉月禁不住流下了熱淚,有欣慰,也有酸楚……

  篇3:創業路上

  寫在前面:每次進店子裡,看到《依美人心》這個名字,就會想到一些人,那些錯過的還回憶的人,那個我現在還愛著的人。生活真的很有意思啊,愛上一個人真的會很徹底。緣分真的很好,我們錯過一些人,卻又遇見一些人。把某個人放在心底,默默祝福,真的就很滿足。

  談談店子裡的衣服吧,去過杭州,也去過廣州,去過加工廠,看過時裝展***沒那麼多錢,都百度看得,呵呵***,我們真的是很用心的來挑選,每一款都會商討好久才出結果。可能有些衣服選的不好吧***眼光有限啊,哈哈,也希望大家多給寶貴意見,一起進步***,不過價格我們定的一直很低,絕大部分衣服減到進價,真的只有不到十塊錢的利潤。農村的孩子,真知道踏踏實實辦事,誠誠懇懇做人,不喜歡暴利,所以親一定不要看上哪件,一直砍價啊,呵呵。我覺得,流行或者說什麼是好看,善良,有氣質,自信的女孩子,只要穿自己喜歡的就很好看***這裡真的沒有抨擊誰的意思啊,只是覺得每件衣服都會有人喜歡***。愛時尚的穿流行,內斂的就穿的很簡單,這樣其實挺好。各有風格,相信自己的眼光,做自己就很好。在這裡,也真心的希望,咱店子裡的衣服能讓大家喜歡。

  親愛的顧客,當您光顧《依美人心》的時候,其實有很多話想跟你們說。不管您是偶爾看到,亦或是留意一個年輕人的想法,不管有多少人會看到,會不會認真的看完,我都會感到無比慶幸而且感激萬分了。

  由於太忙,或者說一直都在揣摩怎麼去做好一份事業,原諒我沒時間好好的跟你們談談心,好好的感謝一下你們。在這裡我想把我一路走來的感觸,心裡的點滴,用一種信箋的方式跟你們訴說。

  起初並不容易,也可以說這一路走來都不容易。從畢業工作到辭職創業,這份過程,真的包含太多心酸。2012年,我從河南理工大畢業,正式開始了我的工作生涯,那年我就職於中鐵十五局。工程是石長鐵路二線,在湖南益陽。清楚地記得,那個夏天的太陽很大,汗水每天都會滲透了全身的衣服。我無數次的坐在鐵路路肩上思索,我是農村來的孩子,我並不怕吃苦,也認真的做好自己的每一項任務。在單位主要負責技術,師傅是全段質檢工程師,很喜歡我,那年我負責兩公里,其中包含三個重點工程。一絲不敢馬虎,勞累的時候,特別是太陽快要下山的時候,我就會坐在路基上,遙望遠方。那樣的傍晚天真的很美,我希望我的未來,一個有夢想的年輕人的未來也會是美的。師傅不止一次的說:年輕人,就應該出去闖一番,自己幹一番。我也堅信,年輕人應該創一番事業,雖然不容易,但總不會後悔。我想到了未來的日子,想到了以後,不想平庸,或許這種想法誰都會有,但是要去做,走出去那一步,真的很艱難。多少次的看著遠方,我的心多少次的澎湃著,好像有一種慾望,燃燒的像那最後一抹夕陽。我決定了,我不要以後的日子,四海為家,出去闖一下,就在二十四五的年紀。

  當一個人有一個熱血澎湃的念頭的時候,一定要去執行。春節的時候,我毅然的選擇了回家。大年初一那天晚上,我跟兩個哥們兒,也就是我現在的合夥人:可可,還有俊傑。我們整個晚上都沒有睡覺,一桌菜,兩瓶酒,整整談了一個晚上。我現在還記得,就在那個小屋子裡,我們的心,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激動。談論創業,談論以後的生活,那種激情,整個晚上都沒有平復的激情,真的不能用言語來形容。可可青島科技大學畢業工作了一年,也是他規劃好的一年。他說過,要做一個大老闆,要做一個成功的人,首先要先學會怎麼做一個好職員。他做到了而且做得很好,走的時候,整個單位的人來給他把酒送別。離開單位的時候,洛陽正在下雨,我記得可可離開單位走的時候寫給自己的詩句:

  將行----茫茫人生路不知在何方 聞雷雨將至 送我出洛陽;此去窮跋涉 到處蹭吃喝 他日若成事 願濟天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