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應物最著名的詩是什麼

  韋應物出生於737年,是中國唐代著名詩人,那麼在這麼多詩中,哪一首是最出名的?下面是小編為你搜集,希望對你有幫助!

  

  韋應物身為一位詩人,留下了許許多多的詩篇。其中,最為出名的就是《滁州西澗》。而《滁州西澗》這首詩,我們在中學的時候就已經學習過。

  《滁州西澗》韋應物這首詩的原文是:“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這只是一首短短的七言絕句,但是卻精妙無比。《滁州西澗》這首詩的譯文是:唯獨喜歡在溪邊生長出來的蔥蔥郁郁的野草,以及那天天在樹上啼叫得悠然婉轉的黃鸝。春天的潮水姍姍來遲,還夾雜著許許多多的細雨,在荒廢了的渡口,一個人都沒有,只有一隻小船停在中間。

  滁州是我們今天的安徽滁州,而詩中所提到的西澗,就是滁州城西,人們稱為上馬河。韋應物在寫《滁州西澗》的時候,當時正值他在滁州當刺史。由於自己擔任的之時一個閒職,因此有很多時間去到野外郊遊。而《滁州西澗》就是韋應物在郊遊的時候,偶然寫下的一首詩。

  韋應物出來寫下了《滁州西澗》這首詩之外,還寫下了很多詩。韋應物的詩例如:《調笑令.胡馬》、《賦得暮雨送李胄 / 賦得暮雨送李曹》以及《贈別河南李功曹***巨集辭登科拜官***》等等,都得到了許多文學家的讚揚,並且受到後人的推崇,將這些韋應物的詩都放到了教科書當中,教育祖國的花朵。

  聞雁韋應物

  “故園渺何處,歸思方悠哉。淮南秋雨夜,高齋聞雁來”。這是《聞雁》的全文,《聞雁》這首詩是出自唐代著名詩人韋應物的筆下。

  《聞雁》譯文是:“故鄉十分的遙遠,已經沒有辦法看清,根本不知道故鄉究竟在何方?而自己對於家鄉的思念有湧上心頭。在淮河的南岸正在下著冷冷的秋雨,我聽到了由遠到近的大雁的啼叫聲。”

  韋應物在寫這首詩的時候,是唐德宗建中四年。當時的韋應物正從尚書畢員外郎這個職位下來,去到滁州當知縣。在夏天的時候就已經來開了京城,直到秋天才到達滁州上任。而《聞雁》韋應物這首詩就是韋應物剛剛到達滁州的時候寫的,表達了韋應物因為政治路途坎坷,不被皇上重用,最終只能在滁州這一個小地方當一個縣官。在加上自己對家鄉十分的思念,從而寫下了《聞雁》這一首詩。

  只要是學習過古文的人,肯定都知道,大雁在古文當中代表的是遊子對家鄉的思念。而韋應物寫下的這首《聞雁》,也正是利用大雁,來表達自己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但是,除了大雁,還有就是秋雨。秋雨都是細細綿長的,並且十分的寒冷。《聞雁》當中所寫到的秋雨,就是利用秋雨來渲染一種悲傷,淒涼的氣氛,可以更好的表達出韋應物心中的悲涼之情。也可以令讀者更好的體會到韋應物所要表達出來的感情,並且留下更多的想象空間。

  韋應物名言名句

  韋應物最為著名的名人名言應該是《滁州西澗》中的“春潮帶雨晚來急,野渡無人舟自橫。” 結合全詩來看,詩的前二句寫到詩人非常喜愛澗邊生長的幽草,黃鶯在樹陰深處啼叫,一個色彩清麗,聲音悅耳的幽雅景象躍然腦中,給人以美的感受,緊接著就是傍晚下雨,潮水漲得很急,渡口沒有行人,只有一隻無人擺渡的小船橫在那裡,景色之靜美不言而喻,同時又滲透著淡淡的憂傷,引人深思。隱含了作者韋應物寧為孤默的小草,也不願身處政治漩渦,高官厚祿的人生追求。這兩句詩文以飛轉流動之勢,襯托了寧靜閒淡的景色,詩中有畫,景中寓景,是韋應物最為人稱道的詩句。

  除此以外,韋應物還有很多的名人名言為人們所喜愛,比如“浮雲一別後,流水十年間”“去年花裡逢君別,今日花開又一年”“世事茫茫難自料,春愁黯黯獨成眠”等等。韋應物的寫景詩景緻優美,感受細膩,清新自然而饒有生機。但韋應物成就最高的是五言詩,古人稱讚他的五言風格沖淡閒遠,語言簡潔樸素,有“五言長城”之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