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志摩最有名的詩是什麼

  徐志摩是一個富有浪漫情懷的詩人,他的詩歌就如同他的人一樣多情而憂傷。他一生寫過無數詩歌,但最終被人們所記住的就那麼幾首詩。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徐志摩最有名的詩,希望對你有幫助。

  徐志摩最有名的詩

  《再別康橋》可以說是徐志摩最有名的詩歌,至今被人們所喜愛。《再別康橋》是講述一首離別的詩歌,充分表達了徐志摩再即將離開康橋時的留戀與不捨。徐志摩在留下與離開之間徘徊,中間該是有多麼的無奈和辛酸。正如我什麼都不留什麼都不帶走的離去,這樣的心境該需要多大的勇氣。文章開頭用了三個悄悄代表了詩人對康橋最高的崇拜,在康橋面前自己如渺小的石子一般,這樣的心境即使再熱愛也不敢驚擾了康橋,無聲無息的離開才是最好的結局。在詩歌中,明明白白的表達了徐志摩對康橋的熱愛,徐志摩不是豪放派詩人,但這首詩的喜愛的之情卻非常露骨。這個詩人一生寫作,去過無數勝地。但是來到康橋以後,他卻甘願化作水底的一抹水草,只盼能日日夜夜守護康橋。他輕輕地來,悄悄的走。彷彿一切都是無聲無息的,在康橋面前沒有個人,亦沒有徐志摩。徐志摩一生放蕩不羈,從沒有被任何事物所折服。但是輸給了康橋,它是那樣的美麗,那樣的人讓人流連忘返與不捨。

  徐志摩最有名的詩欣賞完了,這首《再別康橋》確實為康橋***如今的劍橋***引去了無數的崇拜者,果然如同徐志摩的詩所寫的一樣,這是一座有魅力的橋。但是到底是康橋成就了徐志摩,還是徐志摩成就了康橋這個就不得而知了。

  徐志摩的經典愛情詩

  再別康橋,偶然這幾首一直都是人們眼中的經典愛情詩歌。但是除了這些流傳度廣的,還有一首也同樣是經典。起造一座牆創作於1925年。這首詩第一季就直接點名主旨,愛,並且用果斷的口氣說著愛不可褻瀆的道理。接著述說他眼中愛情的形象,既有柔情似水又有剛強,能為生命建築起一座牆。然後引入了幾個比喻,用秋天落葉滿員,千年壁畫白蟻侵蝕表現愛情有可能遭遇的毀壞,但是作者進一步直接假設宇宙之雷霹靂下來這樣的愛情之牆也將保衛著愛戀的自由。這首詩是新白話詩歌形式,對於當時的古文詩歌,是一個非常大的創新。徐志摩把對愛情的堅定濃烈嚮往全部寄託在詩歌文字裡,人們通過詩歌能夠感受到才子心中的愛情的崇高感染力。

  《難得》是徐志摩一首不算出名的小詩,但是詩中情真意切和質樸清新的風骨和韻味卻感染了很多的人,詩中寫到:在寒冷的暗夜中,微弱的爐火旁,兩個陌路人圍坐爐旁,偶爾添柴,默默無語,靜靜地保護這一點光明和溫暖。詩中描繪的畫面簡單而溫暖,細膩而生動,讓讀者很容易就置身其中,感受微茫的溫度和光亮。同時作者又藉由這首小詩表達了自身情感的鬱結,抒發了嚮往光亮、自由和夢想的願望。

  徐志摩的愛情故事

  要說徐志摩的愛情故事,最先提到的就是張幼儀了,雖說他們在徐志摩中學畢業之後就結婚了,那時的張幼儀才15歲,他們在結婚之前素未謀面,可以說得上是靠人介紹而結婚的,當時大多都是聽命於父母,而他們的結婚時兩家人都是十分滿意的,因為兩個人的家庭條件都差不多,也可謂是門當戶對。

  張幼儀18歲時給徐志摩生下了第一個兒子,沒過多久徐志摩就留學在外,張幼儀也就隨著愛人到了英國,去那邊陪伴著他。但是好景不長,徐志摩遇見了他的第二段愛情,也就是林徽因,他們一見傾心,想要儘快的結婚,組成一個家庭,於是徐志摩向懷孕兩個月的張幼儀提出了離婚,於是,他們的婚姻也因此走到了盡頭。當徐志摩轉身回來找林徽因的時候,林徽因也回了中國,也就不了了之了。就在他心灰意冷感到孤寂的時候,他遇到了他的最後一段愛情。他最後遇到了陸小曼,沒有過多久他們便結婚了,可謂好景不長,陸小曼用錢十分的闊綽,揮霍無度,不僅在家裡面與徐志摩大吵大鬧不知悔改,還在外面與別人整天廝混在一起不務正業,徐志摩只好在外努力工作補貼家裡的用錢,直到徐志摩因一場意外逝世,陸小曼才頓然醒悟,改過自新,這便是徐志摩的愛情故事。

  可以說徐志摩的愛情故事充滿了波折,直到他飛機失事而死,他的愛情都是不圓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