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姓李的詩人有哪些人

  唐代詩人眾多,那麼唐代詩人中姓李的還有很有名的詩人有誰?下面是小編為你收集整理的,希望對你有幫助!

  唐代詩人李白簡介

  李白,字太白,號青蓮居士,是中國唐朝著名的浪漫主義詩人,被譽為“詩仙”,與杜甫合稱“大李杜”。

  李白出生於公元701年,五歲時開始發矇讀書,十五歲就已經作有多首詩賦,得到了一些社會名流的推崇。公元724年,李白離開故鄉開始遠遊,這一年二十四歲,先後到成都、峨眉山、渝州、揚州、汝州、安陸等地,李白的一生也大都在漫遊中度過。後得玉真公主與賀知章的稱讚,使唐玄宗對其產生了興趣,召見之後發現他果然有才情,於是令他供奉翰林。

  李白一生顛沛流離,多次為官又多次被貶,生活窮困潦倒,卻為後世留下了許多詩詞歌賦。李白在樂府、歌行和絕句上的成就最高,他的風格豪邁奔放,又不失清新飄逸,且想象力非常豐富,語言輕快,意境奇妙,故有“詩仙”之稱,是在屈原之後中國最傑出的浪漫主義詩人。

  李白喜愛飲酒,大多作品都是在醉時所寫,有《李太白詩集》流傳於世,另有代表作《望廬山瀑布》、《將進酒》、《行路難》、《早發白帝城》、《蜀道難》、《樑甫吟》等多首,為中國詩詞的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

  公元762年,李白病重不愈,臨終前賦《臨終歌》,將詩文的手稿交給了李陽冰,時年六十二歲。

  唐代詩人李嶠簡介

  李嶠,唐太宗時期出生,武后、中宗時期成名,成為了唐朝歷史上著名的一位詩人。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唐代詩人李嶠。唐代詩人李嶠對唐代律詩和歌行的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和影響。他出生的那個年代,剛好是承接初唐四傑等人的詩風,然後過渡到李白等中唐時期詩歌鼎盛。

  李嶠與杜審言、崔融、蘇味道等三人一起並稱為“文章四友”。等到那三人陸續逝世後,李嶠就成為了文壇的老宿,在當時的文壇地位非常高,並且受人景仰。李嶠的詩大部分都是近體詩,而且以五言居多。在“文章四友”中,與蘇味道的風格最接近,但是文采又要比蘇味道好很多。在唐朝時,世人都喜歡將漢朝時期的蘇武和李陵拿來與蘇味道和李嶠相比,都將他們稱為“蘇李”。

  李嶠有120首詠物詩,幾乎囊括了世上萬物。包括風雲月露、飛鳥礦物、動物植物、工具器皿等等,只要你能想到的東西,李嶠幾乎都寫了。歷年來,各個朝代的文人對李嶠的評價也是各有千秋。明代文學家胡震亨認為:“巨山五言,概多典麗,將味道難為蘇”。認為李嶠的詩詞藻是十分華麗的。而清朝文學家王夫之說他:“裁剪整齊,而生意索然。”主要是認為李嶠的詩只是表面看著不錯,但內容還不夠有深度。

  而李嶠最為出名的詩,應該是這首五言詩《風》,下面我們來細細品讀一下。《風》原文: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入竹萬竿斜。

  唐代詩人李商隱簡介

  李商隱,字義山,號玉溪生,唐代著名的詩人,與杜牧合稱“小李杜”,與溫庭筠並稱“溫李”。

  李商隱幼年喪父,只能跟隨母親回鄉,生活比較清貧,他又是家中的長子,所以少時經常幫別人抄書來換錢,以貼補家用,幸得一位堂叔教他五經詩文,使他寫得一手好文章。公元829年,李商隱一家遷到了洛陽,結識了白居易與令狐楚等人,並得到了令狐楚的器重。後令狐楚調職,李商隱返鄉,曾到王屋山學過道。

  公元837年,李商隱考取了進士,但他的為官之路並不順利,期間還被捲入了牛李爭鬥的政治漩渦中,一生不得志。公元858年,抑鬱寡歡的李商隱在鄭州病故。

  雖然仕途不順,但李商隱還是留下了許多優美動人的詩詞。李商隱是唐朝為數不多刻意追求詩美的詩人,擅長詩歌寫作,在駢文上也頗有造詣,他的詩歌構思新奇,風格鮮明,廣為流傳。李商隱流傳下來的詩歌近六百餘首,比較著名的有《夜雨寄北》、《錦瑟》、《無題》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