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京劇舞臺美術設計介紹

  京劇是我國中華文化的傳承,它是我國戲曲藝術的代表。那麼,關於京劇的舞臺美術設計,你瞭解多少呢?以下是有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希望能幫到你。

  寫意與傳神

  整個中國戲曲藝術,即是寫意藝術,追求神似,而京劇藝術的這一特點就更加典型、更加明顯。餘秋雨先生說過:“寫意是中國古代美學的一個重要命題,在戲典表演藝術中主要表現為戲劇時間空間限制的突破,以及動作、佈景的虛擬。合在一起,就造成了一個與實際的生活形態相去甚遠,藝術的韻律隨著心意流蕩的天地――當然,不會是一個逼真的幻境。”***《戲劇理論史稿》***寫意的方法常常藉助於虛擬、誇張、象徵、裝飾、圖案等方法來體現。京劇舞美設計的寫意性與傳神性尤為明顯,比如以鞭代馬、以槳代船,以山片、雲片代山、代雲,以風旗、火旗代風、代火等等,都屬於寫意方法。

  寫意是為了傳神,傳神藉助於寫意,二者密不可分。因此,京劇大師梅蘭芳先生說:“京劇的舞臺設計,不是寫實的設計風格,而是一種民族戲曲歌舞化的寫意風格。”***《談談京劇的藝術》***

  當然,如何解決舞臺美術的寫意性與演員表演的寫意性協調一致的問題,還存在著許多具體問題,特別是京劇現代戲的舞臺美術,吸收了許多話劇舞美設計的寫實性優長,這就與演員的寫意性表演形成了矛盾。最為典型的例子就是現代京劇《智取威虎山》的第五場“打虎上山”中,楊子榮手持馬鞭做虛擬馬舞,而佈景卻是寫實的林海。有許多業內人士認為這樣的舞美設計有悖於戲曲舞美的寫意原則,是有問題的。我個人認為,這不僅應當充分肯定,而且是藝術的大膽創新。須知:以京劇為代表的中國戲曲藝術,以來就是虛實結合的,試問:以鞭代馬之鞭,以槳代船之槳,是不是實物?布城之城,山片之山,也畢竟有城之形、山之貌,同樣是虛實緊密結合的。因此,絕不能將京劇舞美設計中的虛與實對立起來,而是要使二者相統一,做到虛實結合、形神兼備。

  主題與人物

  京劇舞美設計的主要任務,是為表現劇本主題、塑造舞臺人物形象服務。因此要求舞美設計者必須準確把劇本主題,領會導演藝術構思,理解人物個性。唯其如此,才能使整個舞美設計題旨明確、意蘊深厚。

  我最近為京劇《謝瑤環》進行舞美設計,就遵循了這一原則。我首先精讀劇本,把握準主題立意與人物個性。該劇描寫武則天執政年代,女官謝瑤環奉旨巡按江南,懲辦豪強,招撫百姓的故事。給我們印象最深的是第六場佈景,謝瑤環來到蘇州,在義士袁行健的仗義幫助下,嚴懲了豪強,使百姓從水深火熱中解脫出來,正氣得到弘揚。鑑於上述,我將舞美設計的基調定在“景中有意”、“意中有味”的人景融合之上。

  民族與地域

  京劇的舞美設計,還要考慮到劇目的民族性與地域性特點,並緊密為其服務。如黑龍江省京劇院2010年12月在全國京劇優秀劇目展演中演出的《盧溝曉月》,它描寫的是金朝大定年間驍勇善戰的北方少數民族――女真人與漢族共建盧溝橋的故事,它是女真族和漢族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為此,我們的舞美設計人員就在佈景、服裝、道具、化妝等各方面全方位地強化這些特點,整個舞美設計因此受到好評並獲獎。

  風格與流派

  京劇的舞美設計,還要考慮到不同風格不同流派劇目的不同特點,這樣才能使整個舞美設計更好地為全劇服務。2011年春,黑龍江省京劇院上演了關派代表劇目之一《鐵弓緣》。作為該劇的舞美設計人員,我理所當然地突出了整個舞美設計的詩意境界的氣氛,與整個關派藝術的風格相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