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談室內空間設計_什麼是室內空間設計

  一個良好的室內空間設計可以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那麼,關於室內空間設計的相關知識,你知道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室內空間設計的相關介紹,希望能幫到你。

  人對室內空間設計的重要性

  人對室內空間設計的重要性 人的行為是在室內的空間中進行的。人的一生有絕大部分時間是在室內空間度過的,因此所設計創造的室內環境,必須會直接關係到室內生活、生產活動的質量,關係到人們的舒適、健康、效率、安全等等。從室內設計的構成內容上分析,室內空間的設計是整個室內設計的核心內容,因此空間的設計應注意保障安全,有利於人們的身心健康和便於人們的生活、工作,注重為“人”而設計,為“人”的生活而設計的觀念,真正做到以人為本。現代室內空間為求得人與自然在更高層次上獲得和諧與協調,在空間處理上更多的注意利用自然採光、天然材料、自然能源;採取擴大室外活動空間和室內空間“室外化”的手法;並把自然山水及綠化引入室內空間中等。

  淺談住宅室內空間設計

  1. 住宅室內空間的設計理念

  住宅室內空間設計和建築設計一樣都有設計理念方面的考量,但是從某種角度來看,這種設計理念考量度更加傾向於住宅的室內空間,而且這種室內空間是已經被建築師設計好了的已經存在的空間,它是以建築設計為基礎的。那怎樣的設計理念才符合我們的品味呢?我們知道,住宅室內空間設計的首先都需要一定的建築設計基礎,然後要求能夠畫出相應的圖紙,最後熟悉室內空間設計的一些做法就可以了,設計水平的高低和設計師的審美水平是成正比的。

  根據建築學界的一般說法,住宅室內空間的設計理念都要符合以下幾點:第一在室內功能區劃上要以主人的興趣愛好為主;第二是要以主人的思想觀念為主,比如信仰愛好之類;第三是在住宅的地理環境上的要求。如氣候和環保,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方面。而要讓這些得到完美的體現,其設計理念要突出在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是秩序感:建築設計中的秩序,是指形的反覆、形的節奏、形的完整和形的簡潔。住宅室內空間設計也正是運用這一基本理論來創造一種安靜、平和與整潔環境。秩序感是住宅室內空間設計的一個基本要素。要達到住宅室內空間設計中秩序的目的,所涉及的面也很廣,如傢俱樣式與色彩的統一;平面佈置的規整性;隔斷高低尺寸與色彩材料的統一;天花的平整性與牆面不帶花俏的裝飾;合理的室內色調及人流的導向等。這些都與秩序密切相關,可以說秩序在住宅室內空間設計中起著最為關鍵性的作用。

  其次是明快感:讓住宅室內給人一種明快感也是設計的基本要求,住宅室內環境明快是指居住環境的色調幹淨明亮,燈光佈置合理,有充足的光線等,這也是住宅的功能要求所決定的。在裝飾中明快的色調可給人一種愉快心情,給人一種潔淨之感,同時明快的色調也可在白天增加室內的採光度。目前,有許多設計師將明度較高的綠色引入住宅的室內,這類設計往往給人一種良好的視覺效果,從而創造一種春意,這也是一種明快感在室內的創意手段。

  最後是現代感:目前,在我國許多的住宅區的室內,為了便於吸收新鮮空氣,往往採用共享空間-開敞式設計,這種設計已成為現代新型住宅的特徵,它形成了現代住宅室內空間的新的設計理念。同時現代住宅室內空間設計還注重於室內環境的研究,將自然環境引入室內,綠化室內外的環境,這也是現代室內住宅的另一特徵。通過對住宅室內空間的設計,把各種元素溶入設計中,讓室內空間更具功能性,文化性,藝術性。創造一個完美的居住空間,為人們提高生活質量做出了很大的貢獻!

  2.住宅室內空間的開發

  住宅室內空間的開發主要包括兩個部分,也就是要把握好兩個方向,首先是大方向上要注意以下幾點:第一是在室內的裝修風格上要體現住宅的文化背景而不是膚淺的形式,歐式建築的室內佈置講究的是紳士風度,貴族氣息,中式建築在室內設計上的核心是“禮”;第二是要講究居住者的心理,要注意室內空間心理學的運用;第三是要注意經濟是住宅室內空間的開發的根本,經濟與室內空間開發的關係,關鍵是經濟條件的制約。其次還有小的方向:比如第一點就是室內光,材質,色彩的相互作用;第二是室內開發的方法研究,簡不能增其一畫,繁不能少其一筆;第三是在室內開發上要做到“畫有畫品,”所謂畫品即人品,室內開發也是這樣!通過對這些方向的把握,那麼在具體的住宅室內空間的開發中我們要做到以下幾點:

  2.1處理室內結構過渡性“垃圾”角

  室內結構與結構之間的連線處,有時候會產生“垃圾”角,不規則的空間結構,讓很多人對這種不可更改的過渡性空間很頭疼,其實,它們可以變得非常實用,甚至可以化身為功能性非常強的特殊區域而存在。改變想法,不要被傳統思路侷限。要學會讓垃圾角變身休閒區。我們倒不如將這些所謂的“垃圾角”敞開來,作為一個休閒區,牆面則可以懸掛一些增加氣氛的圖片,使得整個空間顯得更有氣質。

  2.2合理運用室內通道

  每個空間都有必需的通道,對於較大的衛浴間來說,浴缸擺放在中間兩邊所產生的寬敞通道是很難再利用的區域,如果把洗手池擺放在牆邊,就可以使通道空間得到合理利用。還有就是樓梯邊上的過渡性空間一般很少有人會合理利用,對於日常生活來說,洗手池並不是必須與洗浴等功能區一樣,進行封閉處理的,進行有趣的乾溼分離是一件值得一試的方式,一敞開一封閉的方式不僅增加空間與生活的層次,這樣做的好處還在於,急需如廁的家人,不用再因為你刷牙、洗臉“搶佔”空間而導致不必要的麻煩了!

  2.3化整為零讓空間利用更高效

  室內特別大的“一通到底”式的空間有時候使用起來會讓人覺得不方便,既沒有合理的分割槽,又少了空間層次。而過於零碎的又會讓人覺得侷促、壓抑。如何將過大空間“化零”,而將過於細碎的空間“化整”,其實也不是太難。比如我們可以利用透明隔斷將過大的空間分隔開來,是非常常用也非常好用的空間設定方式,這樣一來,空間的完整性被保留,而獨立性也被提升。應用透明隔斷進行分隔的兩個空間最好是空間訴求比較一致的空間。避免將公共空間與相對隱祕性要求較高的空間串聯起來,造成使用困擾。同時我們也可以利用推拉式隔斷的方法,讓室內空間功能更靈活。我們知道,推拉式隔斷有個好處,就是關鍵的時候可以開啟、隱藏,關上的時候,兩個空間可以分開,成為相對獨立的使用空間;而當推拉式隔斷開啟,則兩個空間合併成為一個寬敞的大空間,可滿足家庭聚會等人較多時對大空間的需求。

  2.4用儲物方式連線不同空間

  無論室內大或小,都可以使用這樣的方法來將不同的功能區聯絡在一起,不但能解決日常儲物需要,還可以使得空間感覺更加連貫,使得小的區域沒有壓抑感。你還可以選擇開放的展示型儲物,讓連貫的線條變成兩個空間的裝飾,也可以選擇封閉儲物,讓所有空間感覺更加簡潔。

  3.住宅室內空間設計健康性要求

  3.1室內空氣要新鮮,環境優良

  一定要強調住宅室內環境資源的均好與共享。對於室內清澈的空氣、環境等等,一定要注意。在居家裝修或者室內設計時要儘可能讓住戶均勻享受這些優美環境。當處於不能享有的限制條件下,則應做出彌補措施,創造良好環境。

  3.2要強調室內空間的合理

  每家的室內空間都要合理佈置,某個空間可能屬於一個所謂的“角落不起眼”的部分,但卻能很方便地享受和使用,而且也要被大家所重視。因此,在規劃設計時就要弱化過去僅僅重視顯眼空間的做法。那樣雖然氣勢巨集偉,但實用性較差,領域性和歸屬性也弱。應該強化圍合性強、環境要素豐富、安靜安全的半私有的室內空間,使居住者能夠很好地利用條件安逸的生活。

  3.3要強調居住物理環境的均好

  要使每個家庭都能獲得良好的日照、採光、通風、隔聲和朝向。在室內規劃設計時就要保證有效的日照間距,引導夏季主導風向的流通,阻擋冬季寒風的侵襲,隔絕外來噪音的干擾以及創造具有樸素和親切的視覺環境。

  室內居住空間設計對人的感受

  室內居住空間設計的本質是為人創造安全、舒適、宜人和富有美感的室內環境。隨著室內設計學科的不斷完善,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並且成為現代室內設計的指導理論。瞭解人在不同室內環境下的心理和行為,科學而藝術地把握室內環境設計中各要素關係,創造符合需要的室內環境。環境心理學在室內設計中的應用,與以往相比,更加強調“以人為本”的設計理念,強調以人的感受作為設計的終極目標。我們研究人在環境中的行為、心理,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和相互作用的目的就在於:了生活中人們的行為、心理傾向,從而使我們對人環境的關係、對怎樣創造室內人工環境,都應具新的更為深刻的認識。使其及時地反饋到我們室內居住空間的設計中去,合理的組織空間,設計好介面、色和光照,創造出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所以,這就要求們對在室內環境中的人的行為、心理進行研究。

  在人類社會迅速發展的今天人與環境的關係問題已越來越得到人們的重視。環境即“周圍的境況”,相對於人而言,環境可以說是圍繞著人們並對人們的行為產生一定影響的外界事物。然而人為什麼會在不同的環境,表現出不同的表情不同的情緒呢?那是因為環境在悄悄地影響人的情緒。雖然環境影響不是決定性的因素,卻是潛移默化,潤物細無聲的。所以家居環境的設計就變得十分重要,室內設計必須以環境心理學為出發點。在研究每個空間的用途所需要的效果時,要考慮到對其中活動者所產生的影響。

  室內設計首先應該滿足“用”的功能。在室內設計過程中首先應該考慮的無疑是空間的功能,不同種類的空間最大的區別無疑是功能的差別。在功能的前提下對空間進行分析是必要的,因為功能的需求是建立在人的需求基礎之上的,人的生活、學習、工作等方面的需求不同就應該提供不同的空間來滿足這些需求。人的基本需求有心理和生理兩個方面。對於室內設計師而言,要理解室內空間的功能要求並不困難,但是要在設計的過程中恰當表現空間的功能性因素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由於室內空間的功能源於人的需求,因此人類的不同需求就誕生了空間的不同功能。

  以住宅空間中的書房設計為例:書房是住宅空間中的學習空間,這種學習空間與公共學習空間相比有相同的功能要求,但也有不同之處,例如私密性、隨意性等。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家庭辦公現象也越來越多,書房從某種程度上來講又兼有辦公空間的特點。書房的功能是為了讓人們能集中精力,在寧靜的氛圍中進行學習、閱讀、思考以及通過網路進行工作或對外聯絡。根據以上要求,書房應該具備以下條件才能夠很好地為人服務:首先,房間裡要有良好的自然照明或人工照明設施。

  通常情況下用於學習的空間其照度在400~500勒克斯。這看起來似乎是一個最基本的生理條件,但是設計不當就不僅僅會造成生理的不適而且也會造成心理上的不適。實踐證明,如果光線過暗會很快造成視覺疲勞進而產生心理疲勞,而光線過亮也會引起人的心裡煩躁,光線直接影響人們的閱讀情緒。從用眼衛生的角度考慮,書房最好選擇自然光線比較好的房間。其次,房間要有良好的隔音設施,良好的隔音可以保證專心致志地閱讀和思考。另外,傢俱陳設也應該體現文化氛圍,讓人們的身心都沉浸其中。

  臥室的設計要求就不同於書房了,由於臥室是所有住宅室內空間中私密性最強的空間,是一個完全屬於個體的空間,因此臥室應根據使用者的年齡、個性和愛好而展開設計,舒適宜人是臥室設計的基本原則。臥室空間介面的設計和材料的使用要有充分的親和力;介面裝飾材料的肌理和色彩都不能過於強調變化;頂面裝飾宜採用簡潔的造型和淡雅的色彩,這樣頂部就不會有壓抑感。燈光的設計應該考慮其照明從亮到暗的層次變化,而且隨著光線的變化其室內的氛圍也隨之發生變化,要做到這一點就必須在處理介面時保持“含蓄”的特點。

  另外,出於對人健康的考慮,通常情況下臥室在建築設計時都會在建築的南側。這主要是考慮到對陽光的充分利用以及保證有良好的通風效果。對原有建築通風不良的情況在設計中應適當進行改進;對安裝空調的臥室,空調器的送風口出風方向不應該直對著人就寢的床等。

  這些都是屬於功能性的要求,功能性的要求一般都是比較明確、細緻的。而且表面看起來似乎多與人的生理行為有關,但處理不好將帶來心理問題。對於設計師來說,要求本身很容易理解,但是通過設計和施工過程實現這些功能時往往會出現偏差,因此設計師應該憑藉經驗對原建築空間的不足之處進行改進,並且在施工過程中很好地貫徹功能性原則。

  任何種類的設計其開始都是為了“用”,室內空間的建造亦不例外。解決了這個基本問題後對美感的追求會隨之而來。當然人類在造物的過程中也將許多屬於“好用”的功能性因素轉化為“好看”的審美性因素。在室內設計領域,環境心理的主題思想是研究人與環境之間的互動關係,應該說現實生活中凡是需要進行設計的室內空間就不僅僅是為了解決物質的功能性問題。室內空間設計中的精神情感因素不是可有可無的,這是因為在當今社會人們對室內環境的要求不僅僅停留在物質層面上,而是開始重視精神與情感層面的要求,追求具有人文色彩與文化內涵的室內空間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