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泊的基本資訊介紹

  歐泊根據它的顏色可分為黑歐泊、白歐泊、黃歐泊等,其中以黑歐泊價格最高。為了使價格較低的白或黃歐泊提高檔次,有人就採用人工方法使其變色,成為“黑歐泊”,以牟取高利。其主要方法是用糖煮或注入塑料,使白歐泊變黑。識別的方法是,經過糖煮或注塑的歐泊比重明顯不同,在水中測試,其比重值變輕。亦可用加熱後的針測試注塑歐泊,天然歐泊熱針扎不進,注塑歐泊能夠扎進,並會產生塑料烊化後的氣味。以下是小編為你整理的歐泊的基本資訊,希望能幫到你。

  歐泊歷史背景

  博學的羅馬學者普林尼***Pliny***把歐泊石描述為“紅寶石的火,紫水晶的亮紫色,及綠寶石的海綠色,所有色彩不可思議地聯合在一起發光。”羅馬人稱歐泊石為丘位元之子***Cupid Paederos戀愛中美麗的天使***,並尊它為希望和純潔的象徵。在那時,歐泊石被認為能防止佩帶者得病。

  東方人更尊重歐泊石,把它看作代表忠誠精神的神聖的寶石。Orpheus寫到,歐泊石“用歡樂充滿了眾神的心”。

  阿拉伯人相信,歐泊石是從閃閃發光的宇宙掉下來的,這樣才獲得了它神奇的顏色。在古希臘,它們則被認為擁有給它們主人以預見和預見靈光的力量。約瑟芬皇后有一枚叫做“特洛伊***Troy***燃燒”的寶石,因其令人眼花繚亂的變彩而得名。嗣後,歐泊石的讚歌不斷。

  伊麗莎白一世時期的偉大文人們,就是它最熱情的崇拜者之列。

  莎士比亞曾在《第十二夜》中寫道:“這種奇蹟是寶石的皇后。”在《馬耳他***Marlowe***的珍寶》中珍寶的目錄是這樣開始的:“袋狀火焰歐泊石歐泊石,藍寶石和紫水晶;紅鋯石、黃玉和草綠色綠寶石……。”

  藝術家杜拜***Du Ble***寫出了富有詩意的描述:“當自然點綴完花朵,給彩虹著上色,把小鳥的羽毛染好的時候,她把從調色盤上掃下來的顏料澆鑄在歐泊石裡了”。

  到十九世紀,有關歐泊石的迷信開始了,就在同時,沃爾特·斯哥特先生寫了一部名叫《蓋也斯頓***Geierstein***的安妮》的小說,在這本書裡,女主人公有一塊能反映她的每種情緒的歐泊石;當她憤怒時歐泊石就閃爍著火紅色,並且在她死後立即“燃燒成蒼白的灰色”。

  結果有些人開始相信,歐泊石是不吉利的。

  幸運的是,由於當時一些知名人物們變成了公認的歐泊石迷或者他們把歐泊石作為體面的禮物相互贈送,迷信也因此而消失了。例如,維多利亞女王就送給她的五個女兒每人一枚漂亮得驚人的歐泊石。

  歐泊的特性

  常見顏色:可出現各種體色,白色體色可稱為白蛋白,黑、深灰、藍、綠、棕色體色可稱為黑蛋白,橙、橙紅、紅色體色可稱為火蛋白

  光澤:玻璃至樹脂光澤

  解理:無

  旋光性特徵:均質體

  多色性:無

  紫外瑩光:黑色或白色體色:無至中等的白到淺藍色、綠色或黃色瑩光,可有磷光;火蛋白:無至中等綠褐色,可有磷光

  吸收光譜:綠色歐泊可有660nm、470nm吸收線,其他顏色歐泊吸收光譜不明顯。[2]

  放大檢查:色斑呈不規則片狀,邊界平坦且較模糊,表面呈絲絹狀外觀

  特殊性質:磷旋光性

  特殊光學效應:變彩效應,貓眼效應***稀少***

  歐泊的產地

  澳大利亞歐泊產地

  歐泊95%的產地是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出產的歐泊有時也被稱為“沉積的寶石”是因為它主要形成和出產於中生代大自流井盆地中的沉積岩中。普萊修斯歐泊通常含有6-10%的水分,同時它所包含的小矽粒被排布成有規則的圖案。比重主要根據含水率不同在1.9-2.3之間[3] 。

  澳大利亞歐泊的種類比較全面***黑歐泊、白歐泊、晶質歐泊、動植物化石歐泊等等***,其中黑歐泊由於具有含水量比較穩定不會因為常規溫溼度變化發生任何性狀改變且深體色能更好襯托歐泊變彩光學效果等特點,同時黑歐泊數量極其稀少且主產地產量呈逐年下降的趨勢,因此是國際上公認最具欣賞、投資價值的歐泊品種。

  北美洲的墨西哥

  歐泊產地還有北美洲的墨西哥,這裡主要產火歐泊、晶質歐泊、白歐泊等,水歐泊

  非洲歐泊主要產於衣索比亞,主要產:黑歐泊***主要是深棕色的***、火歐泊、晶質歐泊、白歐泊、水歐泊***吸水脫水能力比較厲害的歐泊***等

  巴西產地

  南美洲的巴西也產歐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