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養虎紋蛙虎紋蛙的日常管理

  虎紋蛙又叫水雞,它的個頭長得魁梧壯實,有亞洲之蛙之稱。那麼你對虎紋蛙的飼養方法瞭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小編整理關於怎麼養虎紋蛙的內容,希望大家喜歡!

  虎紋蛙的飼養方法

  1、青蛙的培育:經過一個冬眠,到開春即4月上旬,溫度上升到16℃以上時,親蛙就要開始覓食,此時要投喂鮮活餌料蚯蚓、蠅蛆等,讓親蛙近快恢復體能,以利下一階段繁殖、孵化。

  2、繁殖、孵化:繁殖、孵化技術是虎紋蛙養殖的關鍵技術,水溫上升到16℃以上時要作好繁殖前的準備,也就是將建好的產卵池、孵化池進行消毒,而後注人清水,最後通過調節水位和光照來調節好水溫。一切準備好後即可將親蛙從越冬池移出,移出後先用5mg/L的高錳酸鉀藥浴5分鐘,然後移人產卵池。產卵池水位保持在0、2m,水溫在20℃以上。正常情況親蛙進入產卵池後2天一天就可以抱對產卵,若親蛙成熟較好、氣溫較高,常常是在親蛙進入產卵池後2~16小時就全部產卵。產卵池每天上午8點以後要注意觀察,當卵團充分吸水膨脹就撈出移入孵化池。受精卵孵化時最適溫度25℃,同時要有充足的氧氣,在孵化時最好讓受精卵浮在水中,如果沉入水底,要將受精卵移動,以免與池底粘連,導致底部的受精卵缺氧而影響孵化率。

  3、飼餵技術:蝌蚪培育的關鍵技術是蝌蚪分級飼養。餌料優質多樣化。投餌量隨蝌蚪日齡的增長而增加,日投餌2次,前期以人工培養的浮游動物、雞蛋黃為主,中、後期以紅蟲為主。剛變態的幼蛙,視覺和嗅覺尚不完全適應陸棲生活,此時應投活餌,如蚯蚓、蠅蛆等,5~7天后逐漸改喂切碎的魚肉了、蚌肉、螺螄肉等,再慢慢加入蛙料,最後完全過渡到餵養蛙料。定點投餌,在池底向排水口傾斜的池中,在其上方留出佔池底面積1/4~1/5的陸地作為投餌處或設固定的飼料臺,投餌量以2小時內基本吃完為度。

  虎紋蛙的日常管理

  1、虎紋蛙有大吃小的惡習,應一次性放足同規格的蛙數,飼養2~3個月後要把個體大的分開。

  2、虎紋蛙白天穴居,因此應在池內設定隱蔽場所,如種植水生植物或在池底放入瓦礫、竹筒。幼蛙期最怕驚動、強光,對周圍環境變化特別敏感,因此在幼蛙管理上,要注意保持池邊環境的安靜,白天要採取遮陽措施,避免強光和曝晒。

  3、及時清除殘食、糞便,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減少疾病的發生。

  4、投喂的蛙料粒徑大小以能一口吞食為宜;蛙料表面光滑,吸水軟化快,不含過多的鹽、油脂和異味,飼料營養全面,蛋白質含量在38%以上。

  5、做好防暑和越冬工作,炎熱時要採取加水,放水葫蘆人池,搭遮陽棚,噴施冷水等方法降溫,而冬季水溫降低要注意保溫,防止凍傷。

  虎紋蛙的病自防治

  1、紅腿病

  症狀:發病個體精神不振、活動能力減弱,腹部膨脹,口和肛門有帶血的黏液。發病初期後肢趾尖紅腫,有出血點,很快蔓延到整個後肢。

  防治:***1***將病蛙撈出集中在一個池內,用慶大黴素浸泡,用藥量約50~150mg/L,每天1次,連續3天;***2***若蛙仍能攝食,可在飼料中加拌抗生素,同時新增護肝用多維等藥物,連續投喂3天。

  2、氣泡病

  症狀:一般發生在蝌蚪期,腹部腫大,消化道內聚集大量氣泡。

  防治:控制池中水生生物量,勤換水,保持水質清新。另外,可以向養殖池加入食鹽15g/立方米。

  3、胃腸炎

  症狀:病蛙食量明顯下降或停止攝食,在池中癱軟無力,捕起時縮頭弓背,解剖可見胃外表有樹枝狀充血,胃粘膜出血,腸道外表發紅,胃腸空。

  防治:在飼料中新增鹽酸黃連素4g/kg飼料或氟呢酸2g/kg飼料。

  4、敵害

  蝌蚪期敵害主要是昆蟲,幼蛙期、成蛙期主要敵害是蛇和鼠。

  預防:***1***把好進水關,進水口要用篩絹網伸到過濾,嚴防敵害生物的蟲卵或幼蟲隨水入池。***2***養殖池四壁要光滑,防止敵害生物棲息繁殖。也可在養殖池外兼養一些鵝、貓之類的家禽、畜,來驅逐和消滅蛇、鼠等敵害。

  虎紋蛙的生活習性

  虎紋蛙的食物種類很多,其中主要以鞘翅目昆蟲為食,約佔食物量的36%,其他包括半翅目、鱗翅目、雙翅目、膜翅目、同翅目的昆蟲、蜘蛛、蚯蚓、多足類、蝦、蟹、泥鰍,以及動物屍體等。令人難以致信的是它還吃澤蛙、黑斑蛙等蛙類和小家鼠,而且它們在虎紋蛙的食物中佔有很重要的位置。看來它不僅長了一身虎紋,也的確是蛙類中名不虛傳的“猛虎”。

  由於眼睛的結構,一般蛙類只能看到運動的物體,故只能捕食活動的食物。但虎紋蛙與一般蛙類不同,不僅能捕食活動的食物,而且可以直接發現和攝取靜止的食物,如死魚、死螺等有泥腥味的水生生物的屍體。它對靜止食物的選擇不但憑藉視覺,而且還憑藉嗅覺和味覺。虎紋蛙主要在晚上出來活動和覓食,白天較少。它的舌根生在下頜前端,舌尖分叉,捕食時粘滑的舌頭迅速翻轉,射出口外將昆蟲捕獲,卷***中。它還有另一種與其他蛙類不同的捕食方式,當發現獵物時,便向獵物跳過去,舉頭後仰並張開下頜,迅速伸出舌頭一揮,掃出一個180度的弧線,在完成擺動前就準確地觸到獵物,這個長而柔軟的舌頭便會將其包住,接著迅速地縮回舌頭,把獵物帶進口中,再吞到胃裡,這個過程只需一瞬間即可完成。此外,還具有在淺水區域捕獲水中昆蟲、魚類等的能力,這時它用下頜捕捉獵物,用嘴咬住之後吞食。

  虎紋蛙是冷血的變溫動物,沒有恆定的體溫,不僅體溫低,而且常隨環境溫度的變化而變化。在陰雨天溫度下降較多時,它會暫時停止攝食活動,生長速度變慢甚至停止。它以冬眠的方式渡過寒冷的冬天,在進入冬眠前,往往有一個積極取食的越冬前期,此時它大量地捕食,為越冬貯存養料。

  體長100毫米以上;頭長大於頭寬;吻端尖圓,吻稜不顯;眼間距小於上眼瞼之寬或鼻間距;鼓膜略大於眼間距。指端尖圓,指側有緣膜;指短,指長順序3、1、4、2;關節下瘤小而顯著。後肢短,脛跗關節前達眼後端或肩部,左右跟部僅相遇,脛長不到體長之半;趾端圓略膨大;趾間全蹼,第四、五蹠間的蹼達蹠基部,第一、五趾遊離側有緣膜;有蹠褶;關節下瘤小而顯著;內蹠突窄長,具遊離緣,無外蹠突。面板極粗糙,背部,體側、四肢背面滿布大小疣粒,背部有長短不一,分佈不規則的狹長疣成膚褶狀,一般成縱行排列;顳褶顯著;頭前端及腹面面板較光滑。生活時背面黃綠色略帶棕色,背部、頭側及體側有深色不規則的斑紋,四肢橫紋明顯。液浸標本灰棕色,深色斑紋醒目;腹面白色或在咽胸部有淺灰棕色斑紋。雄蛙體略小;有一對咽側下外聲囊;前肢粗壯,灰色婚墊發達。蝌蚪生活在水田中或靜水池內;體扁寬,後肢10毫米時,全長54毫米,尾長為體長的兩倍;尾較細弱,尾端尖細,底棲性;蝌蚪呈綠褐色略帶黃色雜以黑色小點,眼下及口角兩側有金黃色斑點,尾鰭上有細紋;日部在蛙屬中較為特殊,脣乳突成波浪狀在口周圍有之,下脣發達;脣齒每行由兩排參錯排列的小齒組成,脣齒式Ⅱ:2~2/Ⅱ:3—3,或Ⅱ:3—3/Ⅱ:3—3;角質頜發達,上頜中央的突,恰與下頜兩個突起間的凹入部分相吻合。

虎紋蛙的日常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