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赤芍功效與作用

  赤芍的功效,活血祛瘀散惡血。赤芍味苦性酸寒,跌打損傷瘡癰腫。破血通經瀉肝火,血瘀痛經且止痛。下面由小編為大家介紹赤芍的功效與作用,希望能幫到你。

  赤芍的功效:

  清熱涼血,散瘀止痛。用於溫毒發斑,吐血衄血,目赤腫痛,肝鬱脅痛,經閉痛經,症瘕腹痛,跌撲損傷,癰腫瘡瘍。

  赤芍的作用:

  1.赤芍藥配絲瓜絡:赤芍藥酸苦微寒,有活血行瘀,涼血清熱之效,偏散偏瀉,佐以絲瓜絡之宣通經絡則直達病所,兩者相配共奏和營通絡之功。用於營血熱毒所致之腫痛,胸脅作痛,周身不適等。

  2.赤芍藥配白芍藥:赤芍藥偏於涼血行血散瘀,用於血熱血滯之證,白芍的功效與作用藥偏於養血益陰,柔肝止痛,用於血虛肝旺之症,赤芍藥散而不補,白芍藥補而不散,赤芍藥瀉肝火以涼血,白芍藥養肝陰以平肝,兩藥合用,一散一斂,一瀉一補,對陰虛挾熱有癖之證最為相宜。

  3.赤芍藥配茯苓:赤芍藥活血散瘀消腫,茯苓的功效與作用健脾利水。兩藥合用,水血共調,有活血健脾利水消腫之功,用於痰飲瘀血交阻之證最為有效。

  4.赤芍藥配生地黃、牡丹皮:三藥同入血分,合用增涼血解毒,活血散瘀之功。用於熱毒血瘀之黃疽,其中赤芍藥用量可酌情加大。

  5.赤芍藥配大黃:赤芍藥入血分,祛瘀之功頗佳,大黃瀉熱毒,破結滯,通破之力甚強,兩藥相使為用,大黃得赤芍藥直入血分而破血中之滯,赤芍藥得大黃祛痛之力巨集,共奏瀉熱逐瘀和營止痛之功,用於胸痛,血瘀經閉,痛經,脅下積聚疼痛,以及下焦溼熱而致的下履部疼痛等屬熱實之證者,如《千金方》中神明度命丸即以此兩藥組成。

  6.赤芍藥配枳實炭:赤芍藥活血和血以止痛,枳實炭行血中之氣而不峻烈,兩藥合用,產毛血同治,宣行氣血則腹痛自止,用於產後氣滯血瘀,腹痛,煩滿不得臥及癰膿之證。

  中藥赤芍與白芍的區別

  白芍可養血調經,平抑肝陽,斂陰止汗。常用治肝血虧虛,面色蒼白,眩暈心悸,或月經不調,崩中漏下,肝陽上亢之頭痛眩暈及外感風寒,營衛不和之汗出惡風,陰虛盜汗。赤芍可清熱涼血,活血散瘀,清洩肝火,常用治溫毒發斑,血熱吐衄,熱毒壅盛,癰腫瘡瘍,肝火目赤腫痛。

  白芍的成分:白芍的根含芍藥甙、牡丹酚、芍藥花甙,苯甲酸約1.07%、揮發油、脂肪油、樹脂、鞣質、糖、澱粉、粘液質、蛋白質、β-谷甾醇和三萜類。白芍的花花含黃芪甙、山柰酚3,7-二葡萄糖甙,多量沒食子鞣質***10%以上***、除蟲菊素0.13%、13- 基十四烷酸、β-谷甾醇、廿五碳烷等,葉含鞣質。白芍含有芍藥甙、牡丹酚、芍藥花甙、苯甲醯芍藥甙、芍藥內酯甙***Albiflorin***、氧化芍藥甙、芍藥吉酮苯甲酸***Benzoic acid***、β-谷甾醇、沒食子鞣質、揮發油、脂肪油、樹脂、糖、澱粉、黏液質、蛋白質和三萜類成分。

  赤芍的成分:赤芍主要含有芍藥苷類和丹皮酚類成分,但還少量含有胡蘿蔔苷、苯甲酸、β一谷甾醇、鞣質、揮發油等成分。赤芍含苯甲醯芍藥苷、芍藥新苷、芍藥內酯苷、氧化芍藥苷、芍藥花苷、芍藥苷元、沒食子醯芍藥苷。丹皮酚類:含牡丹酚、牡丹酚苷、牡丹酚原苷。丹皮酚類成分具有抗炎、促進消化等功效。以上就是小編為大家總結的中藥赤芍與白芍的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