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季釣魚調漂技巧

  秋季,非常適合釣友外出野釣,那我們在野釣的時候應該注意些什麼呢?正好最近看到好多人都發調漂的問題。那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講講。

  找底

  我個人通常找底所用的鉛皮只略大於漂的浮力,上拉漂座至漂露出一目,我通常會在釣點周圍一米方圓多拋幾竿,用來了解釣點水下的地形、掛底與否,

  如果只拋了不到十竿就掛底兩次建議換釣點,免得打了窩好不容易來魚了,魚沒掛上,釣了個地球把魚都嚇跑了,即浪費了窩料又浪費了時間。如果能找到釣點處的凹凸之處,則可以深中釣淺,淺中釣深,是非常好的垂釣位置。然後,下拉漂座一個子線的距離{比如子線是15釐米,就下拉15釐米左右。此時,這個位置找到的就是大體水深,將最上面的太空豆固定在此。

  調目釣目

  再次下拉漂座一個子線的距離進行調漂,拋竿壓水線,通過修剪鉛皮使浮漂露出你想要得漂目。在有風浪的情況下要多試幾次,風浪的起伏會使得漂上下漂動,降低了鉛皮實際的重量,我試過兩米左右的水在有風浪時調2目,無風的情況下在試是半目。

  為什麼只下拉一個子線的距離,而不是半水調漂。打個比方:比如水深2米,我在一米的位置調漂,調1目,然後把漂座拉到底的位置釣2目。朋友們覺得我這樣調漂後還是不是調1釣2?

  我說不是調1釣2了,在我把漂座拉到底的位置時,就多出了1米的水線,這1米的水線也是有重量的,可能這時我已經調半目釣2目了,如果主線粗的話,完全有可能是調平水釣2目了。朋友們覺得是不是這個理?

  所以,我選擇離地15公分左右調漂,相對半水來講,調出的漂目更精確些。說到這裡,我在多說幾句,調幾目釣幾目,與季節有關,夏天釣魚時,魚活動量大,吃口幅度也大,調4目或5目釣2或3目是可以的。而深秋及冬季釣魚,魚吃口小,在調4目釣2目我覺得就不合適了。

  為什麼這麼說?朋友們都知道浮漂的浮力是固定的,拋開漂吃水等情況,漂目露出越多,是不是漂的剩餘浮力越大,剩餘浮力越大是不是對魚把餌吸***中的阻力越大,一鉤觸底一鉤離底,在漂相上的反應也越不明顯。

  我個人覺得在深秋及冬季釣魚時,調平水或半目,釣1目半到2目半,使一鉤躺底一鉤觸底,這樣魚餌有了支撐,不會像懸空一樣晃動,便於鯽魚吸入;有小魚鬧窩也可以再上拉漂座一兩公分,這樣漂的動作會更真實。

  在垂釣過程中也需要根據魚情、水底的地形、當地的吃口習慣靈活應變,出現有口無魚時可以上下微調漂座,如果還是空竿太多也可以加一點點鉛皮。

  漂的選擇

  漂選擇細尾漂{漂尾的粗細不同,同樣的漂目數浮力也不同};短身短尾漂翻身較快,如想釣行程可選長身長尾漂;漂的自重要輕,吃鉛皮在1.2到2克之間

  子線柔軟不易過長,單子線不易超過20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