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態硬碟發熱量大嗎

  硬碟有固態硬碟***SSD 盤,新式硬碟***、機械硬碟***HDD 傳統硬碟***、混合硬碟***HHD 一塊基於傳統機械硬碟誕生出來的新硬碟***。下面是小編帶來的關於的內容,歡迎閱讀!

  ?

  發熱測試:

  測試方法:28攝氏度時問環境下,通過USB介面,由外接行動硬碟向機身內建硬碟複製零碎檔案30分鐘後,使用熱像儀測試硬碟發熱情況。整個過程未安裝筆記本底殼。

  機械硬碟的發熱表現在預料之中,一直執行的硬碟馬達處溫度最高,達到42攝氏度左右。

  在同樣的測試環境下,兩塊SSD的發熱表現要明顯優於機械硬碟。前文提到,低容量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階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本次測試SSD,它們的容量並不大,快閃記憶體顆粒最多也只有8個,雖然厚度只有7mm,但散熱空間足夠。

  通過拆解,還可以發現大多數SSD中都另外貼上了矽脂墊,通過它們快閃記憶體顆粒以及主控晶片上的熱量能夠迅速傳導至金屬外殼上。觀察這種設計方式,我們也可以推斷大容量的SSD,其發熱不可小覷。

  相關閱讀推薦:

  轉速

  轉速***Rotational Speed 或Spindle speed***,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鐘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引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檔案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鐘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鐘。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效能也就越好。

  硬碟的主軸馬達帶動碟片高速旋轉,產生浮力使磁頭飄浮在碟片上方。要將所要存取資料的扇區帶到磁頭下方,轉速越快,則等待時間也就越短。因此轉速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硬碟的速度。

  家用的普通硬碟的轉速一般有5400rpm、7200rpm幾種高轉速硬碟也是桌上型電腦使用者的首選;而對於筆記本使用者則是4200rpm、5400rpm為主,雖然已經有公司釋出了10000rpm的筆記本硬碟,但在市場中還較為少見;伺服器使用者對硬碟效能要求最高,伺服器中使用的SCSI硬碟轉速基本都採用10000rpm,甚至還有15000rpm的,效能要超出家用產品很多。較高的轉速可縮短硬碟的平均尋道時間和實際讀寫時間,但隨著硬碟轉速的不斷提高也帶來了溫度升高、電機主軸磨損加大、工作噪音增大等負面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