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愛父母的文章

  關愛父母,從你我做起。請將對兒女那份濃濃的愛,拷貝一份用於善待含辛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整理的,希望大家喜歡。

  :關愛父母

  電視裡有這樣一則廣而告之:媳婦拖著疲憊的身軀給婆婆倒泡腳水泡腳,婆婆那蒼老的臉上露出舒心的笑容時,我常常會想,我為父母做了什麼?我用什麼樣的行動才能換來父母那舒心的一笑?

  父母愛護子女是與生俱來的,為孩子的付出無怨無悔不求回報,我們理所當然地接受了,但我們為父母付出了多少愛?我們能真正瞭解老人們的內心世界了嗎?當突然有一天失去了父母的任何一方時,內心會有遺撼嗎?

  有位很要好的朋友,當他父母都還健在時,總是以這樣或那樣的理由,比如:經濟不太寬容啦,房子太擁擠啦,父母身體還很硬朗年紀不是太大啦等這樣或那樣的理由,而沒有考慮將孤獨的父母從偏遠的鄉下接到自己身邊。忽然有一天,他的父親病逝了,從得知有病到離開人世前後不到三個月的時間。他說:送走了父親,看到母親孤單日漸消瘦的身影時,那酸楚無以言表,內心一下子慚愧起來。悔,悔自己疏於對父母的關愛,恨,恨自己無視親情的重要,離去的父親不再歸來,只有將所有的悔恨化作愛來報答母親。但無論如何都無法從內心深處把對父親的愧疚抹去。

  時時告誡自己,愛自己的父母要像愛護自己的孩子一樣,任何做父母的對自己的子女都是包容的,我們也應該多點愛心去關愛老人,因此,父母老了如同孩子,對精神上的撫慰遠比從金錢上的安慰來的重要。

  一直認為對孩子的身教重於言教。當看到廣而告之後半部裡孩子端了一盆水慢慢地走過來要給媽媽泡腳時,不禁淚溼眼簾,被這感人的一刻感染著,“媽媽”感到由衷的幸福,那一刻所有的付出都是值得的。

  趁自己的父母都健在時,應該從精神上給老人多點安慰,多抽點時間陪陪老人,以瞭解老人的內心世界和精神上的需要,儘量滿足老人的需求,不要給自己留下遺憾,關愛老人就是關愛我們自己。

  :兒女關愛父母

  人生在這個世界,長在這個世界,都源於父母。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是父母哺育我們成長。是父母的養育之恩,我們終生都應該報答。

  以前,看到媽媽打掃衛生時的勞累,我總是無動於衷。從4年級升5年級的暑假裡,讓我改變了這個看法。

  那次,媽媽正在打掃衛生,忽然坐在了沙發上,在旁邊看書的我趕忙走過去,問道:“媽媽,你怎麼了?”“我沒事。”媽媽邊說邊捂住腰站起來,繼續打掃衛生。我見狀,想一定是媽媽整天打掃衛生,打掃的腰都痛了吧,我來幫媽媽打掃衛生吧!說幹就幹,我向媽媽請求我幫她打掃衛生,媽媽答應了,並指點我從哪掃起。

  等我把所有的家務活幹完後,我感到腰痠背痛,這次我終於體會到了媽媽的辛苦,媽媽每天都要幹這些家務活,從來沒有向誰抱怨過腰痛,我呢,只幫媽媽掃了一次地,洗了一次碗就叫苦連天。

  通過這次勞動,我終於知道了媽媽這些年來是多麼的辛苦,同時我也明白了媽媽腰痠腿痛的原因。

  從此,我經常幫媽媽打掃衛生,媽媽誇我長大了。

  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這一寒假中,“孝心作業”讓我懂得了很多,知道了父母的不容易………

  當我給爸爸媽媽端茶倒水、垂腿梳頭的時候,爸爸媽媽是那麼的高興,心裡的喜悅都從臉上寫了出來。儘管他們知道這是學校留的我必做的作業,仍然感到很欣慰。回想起來,我為父母做的太少了,而父母卻無私的為我奉獻著他們的一切。頓時,我感到十分的慚愧。

  在為爸爸媽媽服務的那一天時,我想爸爸媽媽是多麼希望那一時刻能夠停留片刻,吃著我蒸的飯,都讚不絕口,說:“我女兒真行!!~是啊,我吃著自己做的飯都那麼香,何況是父母呢?

  和爸爸媽媽的親情談話時,爸爸媽媽給了我很多鼓勵,是啊,我應該努力奮鬥,考上我理想的大學,完成我做一個著名導演的夢想。在不久的將來,希望在哪幾部電視連續劇上能看到我的名字,讓爸爸媽媽高興。長大之後,我一定要好好孝敬父母,將來就算工作再忙,也要三天兩次的多陪陪爸爸媽媽聊聊天,因為我知道這是天下間的父母等到自己的兒女成功之後最想要的,也是最渴望的。總之我一定要讓爸爸媽媽快樂,讓他們為我自豪。

  人人都知道我們的父母給了我們無私的愛,卻沒有多少人真正地學會了感恩這至親的親人。在這個世界,父母是最疼愛我的人,是父母賦予我血肉之軀,養育我長大,又教會我們認識自己,認識世界,做一個有用的人。父愛是山,偉大堅實而又廣博,他教我們學會了堅強,記住了寬容,懂得了自制。母愛是海,溫暖無私而又細膩。你教會了我們如何用愛去善待世界上的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只要你珍惜起生活中的幸福點滴。爸爸講完題後,我仍不明白時,老衝著自己發火和媽媽的嘮叨,這些都是他們賜予我的愛!!!

  從今以後我應該懷著一顆感恩的心來孝敬父母,不是像以前一樣享受著父母帶來的愛,而是我給他們帶來的關懷。

  :關愛父母,從你我做起

  都說“養兒防老”,作為五十年代末出生的父母,對此深信不疑。

  只是,前兩月發生的事,讓我對此產生隱憂……

  六月,留守家中由父母照看的侄女不幸被開水燙傷,送往醫院救治。為避免感染,醫院採用隔離監護治療。得知此事的弟弟,雖已明白侄女安頓妥當,但還是立即吩咐弟媳回去照看。弟也為此專程驅車前往韶關,只為向主治醫生了解詳情及治療進展。而為每天探望的那幾分鐘時間,弟媳則留守在韶關。所幸,侄女傷勢恢復良好,終於康復出院了。小小人兒遭受這份罪,確實挺讓人心疼。

  七月,父親被查出體內有顆腫瘤。雖是良性,但也需做切除手術。為此,父親致電給弟弟,弟以工作忙為由結束通話。手術當天,弟致電給我,問父親住哪家醫院?我詫異:原來弟“忙”的連多聽父親說句話的時間都沒有。幸好,手術很成功,父親已出院,回家療養了。

  也許,不少年輕夫婦都毫無保留地關愛自己的兒女,竭盡全力為兒女提供良好的環境。卻突略了逐漸年邁的父母也需要關愛。一件普通的衣服,一雙十幾元的毛毛鞋,一頂毫無特色的帽子,甚至僅是一句關切的問候……都能讓父母倍感欣慰的事情,卻又有多少人持之以恆的做了呢?

  關愛父母,從你我做起。請將對兒女那份濃濃的愛,拷貝一份用於善待含辛茹苦養育我們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