購房都有哪些需要注意的事項

  近幾年,購房的糾紛時常發生,因此,在購房的時候,是需要注意一些事項的。以下是由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購房的注意事項,希望能幫到你們。

  購房的注意事項

  注意事項一:周邊配套的距離

  一般開發商說的小區離商場、醫院的距離都是直線距離。事實上,我們不是去每個地方都是走直線的,所以實際距離會比銷售說的距離遠,甚至有的還遠不少。

  還有車程,銷售說到這裡幾分鐘、到那裡幾分鐘,在說這個的時候有一個前提,那就是不堵車,而且還是在開蠻快的情況下。

  注意事項二:未開盤前不要相信銷售說的售價

  一般來說,售價都是在開盤的前一天確定的,在這之前都不確定這個專案要賣多少錢一平。

  在開盤前,銷售一般會報一個相對高的價格,等開盤價出來之後,會讓你覺得價效比蠻高。當然,特殊時期有特殊情況。市場在波動的時候,也會有所不一樣。也有報價比開盤時低的情況,那就是周圍有競品時,銷售會以一個比較低的價格來挽留住你。

  注意事項三:什麼時間點去售樓處看盤是有講究的

  如果你不是一個理性的人,就不要週末去看盤。週末是樓盤客戶較多,生意較旺的時候,如果你這個時候去,只要你對這個樓盤有一點心動,那麼樓盤較旺的人氣會影響到你。讓你做出不是很明智的決定。週末銷售也比較忙,不能比較心平氣和的為你服務。最好是週二至週五去,能夠充分的瞭解樓盤。

  另外中午不要去看房,因為銷售會餓肚子,介紹不了那麼清楚。下午5點之後也別去了,因為他們準備下班了,上午9-10點,下午2-3點是比較好的選擇。

  注意事項四:不要輕信特價房

  大多數時候,特價房是不存在的,只是一個營銷策略而已,他們會虛構一套很便宜的房子,當你上門的時候,他會告訴你這套房子已經賣掉了,而給你推薦其他的房子,所以選擇特價房要小心了。

  注意事項五:銷控表是一種營銷策略

  喜歡的樓層或者朝向沒有房源了,那可不一定!開發商會有銷控,把有些好的房子銷控了,對外說這房子賣掉了。這個時候,如果你真的喜歡,可以跟銷售溝通,看看是不是真的賣出去了。

  購房的流程

  買房流程一:看樓

  購房人應該先去現場看房,重點關注這些盤有有沒有預售資格。在檢查樓盤是不是有預售資格時,重點是看是不是有商品房預售證,如樓盤是否沒有預售證就開始公開內部認購、是否把預售證掛在了售樓部的顯眼處、預售證是否已經過期等。房屋質量的方面,建議到現場去檢視牆體有無裂縫、漏水、滲水、偷工減料、管道滲漏等問題。

  除此之外購房者應該上網檢視發展商資質,查驗想買的住房是否已被抵押、查封。如果選購的房子是由房地產中介公司來代理銷售的,應瞭解這個公司是否具有房地產中介資質等。

  買房流程二:買樓

  第一件事購房者應該慎重籤認購書。認購書是商品房買賣的預約合同,是獨立的合同。籤認購書時常會引發一系列的糾紛,具體表現在購房者如果要收回定金,而發展商卻不一定願意會退還。因此,為避免過多的麻煩,購房者在買房時,可以向發展商提出要看正式合同樣本,在覺得正式合同是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再簽署認購書,以免被套牢。

  然後購房者要看認購書是不是能保證公平。認購書的內容一般是包括:雙方當事人的基本情況;房屋基本情況***含房屋位置、面積等基本情況***;價格計算;簽署契約的時限規定。大家要看清楚裡面的內容是否有違反平等、公平的原則。

  再然後房款必須支付到監控賬戶。購房者應將房款支付到《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指定的銀行監控賬戶上,不要直接交給開發商或者中介。房款可以採取一次性付款或分期付款,具體如何分期,可以由雙方約定。比如購買者可以留15%的房款,其中10%可以在出賣人交付使用之前支付,5%的房款可以在預售人交付商品房房地產權證時支付。

  流程三:正式簽約

  具有標準格式的購房合同文字並非不能增刪、也不能更改。消費者在籤購房合同時有權利仔細琢磨合同的條款細節,對其中不滿意處提出改動要求。同時,購房者還應注意格式合同中的空白待填處,要懂得把許多保障自己權益的細節填上,並規定達不到條件應承擔的後果。

  購房的妙招

  第一步詳細調查充分考慮

  對於可變因素要充分考慮,比如有的學校對您的戶口遷入年限提出要求等,在購買教育地產前一定要在當地教育部門進行詳細瞭解。

  第二步綜合自身的經濟實力

  購置教育地產要根據自身的經濟實力和還貸能力進行購房預算,經濟實力強的購房者可以既滿足了改善需求又能買到教育地產,使孩子既能就近入學,又能改善居住條件。對於資金預算較低的家長,可以選擇學區內小面積的房子。

  第三步根據用途區別對待

  用來自住的,購房者就要在教育地產的前提下考慮周邊環境的情況,要考慮整個社群的環境及整體的素質,避免對孩子帶來不良的影響。對於只是為了解決孩子入學戶口問題的,可以選擇面積小總價不高的房子,投資成本低,也便於出租。

  第四步心態正確很重要

  孩子上學上個好學校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教育地產不是萬能的。家長要考慮孩子成長的連貫性。而作為家長,也要擺正心態,適合孩子的學校才是好的,關鍵還是要看孩子自身的學習態度和學習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