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是什麼

  室內設計特性的體現很大程度上受到裝飾材料的制約,尤其是受到裝飾材料的光澤、質地、質感、圖案、花紋等裝飾特性的影響。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對室內設計的含義與分析

  室內設計是根據建築物的使用性質、所處環境和相應標準,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和建築美學原理,創造功能合理、舒適優美、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這一空間環境既具有使用價值,滿足相應的功能要求,同時也反映了歷史文脈、建築風格、環境氣氛等精神因素。

  上述含義中,明確地把“創造滿足人們物質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室內環境”作為室內設計的目的,即以人為本,一切圍繞為人的生活生產活動創造美好的室內環境。

  設計構思時,需要運用物質技術手段,即各類裝飾材料和設施裝置等,這是容易理解的;還需要遵循建築美學原理,這是因為室內設計的藝術性,除了與繪畫、雕塑等藝術之間共同的美學法則之外,作為“建築美學”,更需要綜合考慮使用功能、結構施工、材料裝置、造價標準等多種因素。建築美學總是和實用、技術、經濟等因素聯結在一起,這是它有別於繪畫、雕塑等純藝術的差異所在。

  對室內設計含義的理解,以及它與建築設計的關係,從不同的視角、不同的側重點來分析,許多學者都有不少具有深刻見解、值得我們仔細思考和借鑑的觀點,總的而言,室內設計“是建築設計的繼續和深化,是室內空間和環境的再創造”;也是“建築的靈魂,是人與環境的聯絡,是人類藝術與物質文明的結合”

  裝飾材料在室內設計中的作用

  首先,要考慮所裝飾建築及室內空間的型別和檔次。住宅是人們生活的主要場所。除了工作時間以外,人的大部分時間是在住宅裡度過的。因此,住宅的室內裝飾應圍繞著為人提供一個舒適的環境而進行。辦公室、教室、圖書館、高階賓館和大型商場等其他建築,所選擇材料的檔次應有所不同。

  花崗石鏡面板材耐磨,裝飾效果好,適合用於高階賓館中人流較多的公共部分,如大廳、走廊、樓梯等;而一般住宅的客廳,則較適合鋪設陶瓷地磚。木質地板舒適、保溫,在臥室、起居室鋪設比較合適;塑料地板耐磨、有彈性,適合用於辦公室;化纖地毯、混紡地毯防滑、消音、價格較高,適合用於賓館;純毛手工編織地毯高雅、豪華,裝飾效果極好,但是價格昂貴,只適合用於少數國家級賓館和會議中心等場所。 其次,要考慮裝飾材料的質感、線型、色彩對裝飾效果的影響

  。材料的質感能在人的心理上產生反應引起聯想。一般說來,材料的這種心理誘發作用是非常明顯和強烈的。例如,光滑、細膩的材料,富有優美、雅緻的感情基調,當然也會給人以一種冷漠、傲然的心理感覺;金屬能使人產生堅硬、沉重、寒冷的感覺;皮毛、絲織品會使人想到柔軟、輕盈和溫暖;石材可使人感到穩重堅實和富有力度;而未加修飾的混凝土表面則容易使人產生粗野、草率的印象。因此,在選擇裝飾材料時,必須正確把握材料的性格特徵,使之與所裝飾的空間特點相吻合,從而賦予材料以生命。

  材料的尺度、線型、紋理,對裝飾效果也會產生影響。就尺度而言,材料的大小尺寸應適中,符合一定比例。例如,大理石及彩色水磨石板材用於廳堂,可以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是如果用於居室,則由於尺度太大,會失去其魅力。就紋理而言,要充分利用材料本身固有天然紋樣,圖樣及底色等的裝飾效果,或利用人工仿製天然材料的各種紋路與圖樣,以求在裝飾中獲得或樸素或淡雅、或高貴、或凝重的各種裝飾氣氛。就線型而言,在某種程度上應將其視作建築裝飾整體質感的一部分。例如,用鋁合金壓型裝飾板裝飾外牆面,可以獲得具有凹凸線型的效果。

  外牆裝飾材料的色彩,應根據建築物的規模、功能及其所處的環境進行綜合考慮。建築物內部色彩應力求合理使用,以期在生理和心理上均能產生良好的效果。紅、橙、黃色能使人看了聯想到太陽、火焰而感覺溫暖,故稱為“暖色”;綠藍、紫羅蘭色使人看了會聯想到大海、藍天、森林而感到涼爽故稱為“冷色”。暖色調使人感到熱烈、興奮、溫暖;冷色調則使人感到寧靜、幽雅、清涼。因此在具體選用時,要考慮到材料的質感、線型、色彩等對裝飾效果的影響。

  實用主義在現代裝飾設計中的應用

  設計發展是經濟發達後的產物,居室裝飾何嘗不是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的體現呢?人們迫切需要改善生活環境質量,這決非傾囊投人及大量高檔材料的堆積所能達到的,設是室內裝飾的龍頭和靈魂。

  面向21世紀的室內設計,應當進一步強調以人為本,為人所用,強調“綠色設計”,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在室內環境中,居室應當是個性化最強的領域。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程度、不同經濟狀況、不同興趣愛好等等,應當有著不同的風格品位和對室內裝飾的要求。所以,室內設計要適應不同物件的生理、心理情感和經濟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