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內裝飾設計色彩與視覺的關係

  室內環境設計中的色彩搭配是一個重要的設計因素,與室內的裝飾、材料、佈局、照明等良好的結合,才能營造出協調、舒適的空間氛圍。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希望能夠幫到大家。

  室內裝飾設計色彩的顏色感覺要素

  一個物體在視覺上引起的顏色感覺是由以下三種因素決定的:

  ***l***物體表面將照射光線反射到主間的性質,這種性質決定於物體表面的化學結構與組成、表面物理與表面幾何特性。

  ***2***照明光源的性質,即光源的波長構成特性一光能在相關視覺波段範圍內的能量分佈,從光源的色品質量而言,也就是它的色溫。

  ***3***眼睛的感色能力,主要決定於視網膜上的視神經系統的光線感受能力和處理與傳送光刺激的能力。

  室內裝飾設計色彩視覺的三要素

  1.色相色相是色彩的一種最基本的感覺屬性,這種屬性可以使我們將光譜上的不同部分區別開來。即按紅、橙、黃、綠、青、藍、紫等色感覺採區分色譜段。缺失了這種視覺屬性使無所謂色彩了就像全色盲人的世界那樣、根據有無色相屬性,可以將外界引起的色感覺分成兩大體系:有彩色系與非彩色系。

  ***l***有彩色系即具有色相同性的色覺。有彩色系才具有色相、飽和度和明度三個量度。

  ***2***非彩色系即不具備色相屬性的色覺。非彩色系只有明度一種量度,其飽和度等於零。

  2.飽和度飽和度是那種使我們對有色相屬性的視覺在色彩鮮豔程度上做出評判的視覺屬性。有彩色系的色彩,其鮮豔程度與飽和度成正比,根據人們使用色素物質的經驗。色素濃度愈高,顏色愈濃豔,飽和度也愈高。描述飽和度感覺的程度詞是濃、淡、深、淺。非彩色系是飽和度等於零的狀態,正如同我們在彩色顯示器上將色彩逐漸調淡,到最後便成了黑白畫面一樣。

  生理學的研究表明,人的眼睛對色彩的飽和度感覺也不一樣。眼睛對紅色的光刺激強烈,對綠色的光刺激最弱,飽和度低。因此,中國滿大街小巷裡跑的紅色計程車。從視覺科學來講,其實是一種視覺汙染,沒有人喜歡長時間盯著紅色的計程車,這麼多的紅色會引起人的煩躁不安的情緒。而司機之所以選擇紅色的理由無非有兩條,一是紅包車價格便宜***紅色染料易得到***,另一個理由即是所謂中國人喜歡紅色的吉利。其實真是一種以訛傳訛的誤解,毫無科學道理。

  3.明度明度是那種可以使我們區分出明暗層次的非彩色覺的視覺屬性。這種明暗層次決定於亮度的強弱即光刺激能量水平的高低。請注意:不要對這一定義產生誤解,即並非有彩色系便沒有明度屬性,只是強調明度這一視覺屬性是排開色相屬性,只涉及明暗層次的感覺,就像用黑白全色膠捲拍照片,只記錄明暗層次而不記錄色相那樣。根據明度感覺的強弱,從最明亮到最暗可以分成三段水平:白-高明度端的非彩色覺;黑-低明度端的非彩色寬;灰-介於白與黑之間的中間層次明度感覺。繪畫中的素描和不著色的雕塑就是利用這種明度層次來表現藝術主題的。

  室內裝飾設計色彩的視覺適應效果

  視覺適應主要包括距離適應、明暗適應和色彩適應三個方面。

  l.距離適應人的眼睛能夠識別一定區域內的形體與色彩。這主要是基於視覺生理機制具有調整遠近距離的適應功能。眼睛構造中的水晶體相當於照相機中的透鏡,可以起到調節焦距的作用。由於水晶體能夠自動改變厚度,才能使映像準確地投射到視網膜上。這樣,人可以藉水晶體形狀的改變來調節焦距,從而可以觀察遠處和近處的物體。

  2.明暗適應這是日常生活中常有的視覺狀態。例如,從黑暗的屋子突然來到陽光下時,人的眼前會充滿白花花的感覺,稍後才能適應周圍的景物,這一由暗到明的視覺過程稱為“明適應”。如果暗房亮著的燈光突然熄滅,眼前會呈現黑黝黝的一片,過一段時間視覺才能夠調整到對這種暗環境的適應上,並隨之逐漸看清室內物體和輪廓,這是視覺的“暗適應”。視覺的明暗適應能力在時間上是有較大差別的。通常,暗適應的過程約為5~10min,而明適應僅需0.2s.人眼這種獨特的視覺功能,主要通過類似於照相機光圈的器官-虹膜對瞳孔大小的控制來調節進入眼球的光量,以適應外部明暗的變化。光線弱時,瞳孔擴大;而光線強時,瞳孔則縮小。因而在任何光亮度下,人們都能較容易地分形辨色。

  3.顏色適應這裡有個有趣的故事。法國國旗為紅白藍三色,當時在設計時,該旗幟的最初色彩搭配方案,為完全符合物理真實的三條等距色帶,可是這種色彩構成的效果,總使人感到三色間的比例不夠統一,即白色顯寬,紅色居中,藍色顯窄。後來在有關色彩專家的建議下。把一者面積比例調整為紅:自:藍=33:30:37的搭配關係。至此,國旗顯示出符合視覺生理等距離感的特殊色彩效果並給人以莊重神聖的感受、這說明光的顏色會使人的眼睛產生形狀大小的錯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