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鉑化療的副作用

  卡鉑為廣譜抗腫瘤藥,與其他抗腫瘤藥無交叉耐藥性,那麼你知道嗎?下面是小編為你整理的的相關內容,希望對你有用!

  

  ***1***骨髓抑制:為劑量限制性毒性,長期大劑量給藥時,可使血小板、血紅蛋白、白細胞減少,一般發生在用藥後的14~21日,停藥後3~4周恢復。

  ***2***胃腸道反應:食慾減退、噁心、嘔吐,較DDP輕微。

  ***3***在常規劑量下,對肝、腎、心臟功能無明顯影響。

  ***4***神經毒性、耳毒性、脫髮及頭暈等不良反應低於DDP,偶見變態反應。神經毒性是指或趾麻木或麻刺感,有蓄積作用;耳毒性首先發生高頻率的聽覺喪失,耳鳴偶見。

  ***5***過敏反應***皮疹或瘙癢,偶見喘鳴***,發生於使用後幾分鐘之內

  卡鉑化療的注意事項

  ***1***使用本品前用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注射劑10ml溶解,然後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500ml稀釋,靜脈滴注半小時或1小時。使用CBP時,雖不必水化,但應鼓勵患者多飲水,排尿量保持在每日2000ml左右。

  ***2***本品溶解後,應在8小時內用完,並避光。

  ***3***本品只作靜脈給藥,應避免漏於血管外。

  ***4***本品應避免與鋁化物接觸,也不宜與其他藥物混合滴注。

  ***5***用藥前及用藥期內應定期檢查血像、肝腎功能等。

  ***6***用藥期間患者應隨訪檢查聽力、神經功能、血液尿素氮、肌酐清除率與血清肌酐測定、紅細胞壓積、血紅蛋白測定、白細胞分類與血小板計數、血清鈣、鎂、鉀、鈉含量的測定。

  卡鉑的理化性質

  固態卡鉑為白色結晶粉末,微溶於水,不溶於乙醇等有機溶劑。溫度高於120℃時外觀逐漸變色,分解溫度247℃~258℃。固態卡鉑對光較穩定,在水溶液中不穩定,易發生降解,降解產物有二水二氨合鉑,紫外光照射加速其降解[1]。卡鉑在5%葡萄糖或0.45%的氯化鈉溶液中,前6h是穩定的,但在25℃24h損失2%;在0.9%氯化鈉溶液中24h損失5%,在37℃溫度下24h則損失10%。故應避光並使用不含氯的溶液溶解卡鉑。卡鉑與鋁可產生黑色沉澱,不宜直接接觸。

  卡伯是第二代鉑類複合物,由於其抗腫瘤活性較強,消化道反應及腎毒性較低,因而得到廣泛應用。它能與DNA結合,形成交叉鍵,破壞了DNA的功能,使其不能再複製合成,對生長各期的腫瘤細胞均有殺傷作用,是一種細胞週期非特異***物。主要適用於卵巢癌、肺癌、頭頸部癌、生殖細胞腫瘤、甲狀腺癌、宮頸癌、膀胱癌等。靜脈滴注時應避免日光直接照射,最好用黑紙遮光,否則易分解失效。與其他抗癌藥聯合應用療效更好。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