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過高中敘事作文

  在浩浩一生中,你選擇錯過了嗎?堅守自己,錯過也美麗;選擇錯過,正是選擇了方向與成功的前提。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給大家作為參考,歡迎閱讀!

  篇1

  人生的岔路口上,人們都不免停留、駐足思索:究竟哪一條路才應是正確的選擇?決定的一瞬間,便產生了過錯與錯過。

  人們通常會為錯過而懊惱不已,而懊惱中卻又錯過;人們也常常會為過錯煩躁不已,而煩躁中卻又過錯。所以,猛然回首的時候,我們才發現:過錯與錯過本是交錯相連的,互相包含的,而他們本身,卻又是不存在的。

  例如一條丁字路口吧,不妨假設我們從“1”的方向來,就將該前往“2”,抑或是“3”?選擇其一便註定要錯過另一邊的風景,人生的道路從不允許我們後退。但以一處的風景去換另一處的風景,誰人能說這是一種過錯?

  或許你會問:若選擇的路途上恰沒有風景又如何呢?我的回答是:不可能。

  人生的旅途上,任你怎樣行走,總有些風景。繁盛,抑或是荒涼;芳草,抑或是鮮花;情景總沒有好壞之分,不同的人自有不同的看法。再說錯過,又是否太過無知?

  人生就是這樣,正如古人所告訴我們的,有得便有失,這是不可變更的事實。但我覺得,得與失相交換,也就抵了去,有得亦無失,這都是一直存在的。

  所以,綜上所述,過錯與錯過可否有這樣一個算式?過錯+錯過>0。即使說,得失相抵後,或變虛無,或有得無失。就像作家寫故事一般,完美的結局只能是千篇一律,令人印象淺淡;而起伏的過程,和略帶辛酸的笑容才能吸引讀者一讀再讀。

  既如此,在人生的道路上便不要再去追尋錯過的岔路,不要在駐足沉思那些所謂的過錯。我所相信的,是認定的事,便努力去做好,不管是否選擇了艱辛,目標都應被追趕並最終被實現。剩下了那些本無謂的思考,掠過了回頭尋找風景的時間,抬頭時會突然發現,人生的大路,是如此寬闊和漫長。

  有那麼那麼多的岔路上還標明“未知”,卻為何總在“求證”?

  邁開你修長的雙腿,它會帶領你前行、前行……

  時間不會允許你停留,機遇正催促你前進。一路上如此多風雨景色,不必只沉溺於眼前吧?在向前走一些吧!會有一天,在某一條岔路上,你會如此感嘆:

  原來未知的世界,比我們猶豫中的錯過與過錯,要精彩得太多。

  篇2

  蓮花一綻放,就發現她錯過了春天。一聲嘆息,她便成了夏天的符號。從此以後,蓮只開在夏天。

  那蓮塘邊的小屋,可是周敦頤曾寓居的處所?在人生的長途上,他錯過了牡丹之盛,錯過了秋菊之淡。一見到蓮,這個本應出入臺閣的士人選擇了自己的征程。成功有很多種,方式更是“擇其一而可也”,可選擇錯過,是需要一份勇氣的。也正因選擇了錯過,才在思索中釀出一紙《愛蓮說》。

  選擇錯過,選擇一份自我。

  那青崖間的白鹿,可是李白曾遍訪名山的座騎?在一邊是做官出仕,一邊是雲遊四海的道路上,兩旁美景自然無暇兼顧。我們的李白既沒有對仕途經濟趨之若騖,也沒有象陶淵明一般,立即掛印辭官,“歸去來兮”。成功有很多種,但一經選擇,便已侷限了自己的未來。於是李白想出仕時,便是經國濟世,雄心勃勃;被驅遣時,便是“仰天大笑出門去”而後“須行即騎訪名山。”這樣的人生,蘊藉著一種隨意與自由的心情。於是,官場上,李白是個血氣方剛的鬥士;隱士中,李白是個詩酒為伴的仙人;江湖中,李白是打抱不平的義士;酒棧中,李白是金樽清酒的謫仙。正是不去執著一念於人生的方向,但堅定不移於自己的性格,才使李白的錯過多了一份灑脫。才使李白這個名字成為一種象徵,一種樂觀曠達而又兼收幷蓄的民族文化符號,李白沒有迷失他人格的終點。

  選擇錯過,選擇一份堅守。

  每個人的人生,都是一徑旅程,我們在人生這趟列車上,充滿著猶疑不定,因而也就充滿著錯過,不去把錯過當失去,如周敦頤,也許真正的目標才能現得清明;不去把錯過當失去,如李白,也許真正的人生才能變得堅定。

  在無限的錯過中,有無限的希望與可能,惟有懷有啟程時的冷靜與理性,懷有不哀嘆,不悲吟的曠達情懷才能真正守著這列車駛向人生的終極。

  在浩浩一生中,你選擇錯過了嗎?堅守自己,錯過也美麗;選擇錯過,正是選擇了方向與成功的前提。

  篇3

  人的一生中真的不能再去錯過什麼了。

  ———題記

  騎上車,我像往常一樣閃電般穿過密密的自行車群,獨自品位領先的快感,忽然又一抬頭,看見那純粹的色調,不由得慢了下來。或許我可以拿出二個小時像我的同學那樣走著,這樣一來,我可以做很多事,我可以看看路邊下棋的老爺爺的棋陣,可以聽哪家的男人在門口吹嗩吶,可以停下來看看我一直喜愛的店門口站著的一隻小狗,還可以邊走邊吃書包裡還沒吃完的麵包,喝裡面沒被喝光的水,還可以……但是我現在不能,不僅因為我的手一旦離開了我可愛的車把,一定會產生一種意外的效果,而且我的作業們還在書包裡不安的扭動著身子,於是我只能騎著。

  轉身已來到了我頭痛的路段,這裡的路糟透了,一個坑窪連著一個坑窪,迫使我不得不慢下來,自行車一跳一跳的,自己也跟著在上面跳舞。正在這時我的目光被道旁樹吸引,那一葉葉、一片片的赭黃,是車輛留下的紀念,還是夕陽灑下的餘輝?我的眼睛從一種顏色過渡到另一種顏色,不經意的一個抬頭,卻發現了一種枯朽多時,被榨取綠色後的衰敗,這時我才發現,是秋惹得世界呈現出一片黃暈。我能想象到夏姑娘離去時不捨的神情,我也能想像到秋在盡職的劃下樹上的敗葉。一切都在有序的進行著,很自然的,只是我今天才發現。

  回家的路上我一直在看著,希望能把該帶上的全帶上,別落了什麼。我看見地邊的草浸了黃,田壟一直通向山的盡頭,筆直的穿過,沒有阻礙,遠處的人家都能看見全身,煙筒裡冒出了純正的白色,再看看天,藍得那麼純,雲卻是紅的,正想找原因,才發現太陽正在我背後的山尖上躺著,伸著懶腰,打著哈欠,說今天快要結束了,可以休息了。可我卻想著馬上又要緊張的進行新一天的夜戰了,忽然感覺心小了二寸。

  最後我還是沒有拿出2個小時,我沒有停下來,只是放慢了速度,但這在我看來已經足夠了,因為我們已經沒有更多的時間拿來錯過什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