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兒鼻子嘴巴吐奶

  新生兒的狀況是層出不窮的,於是,新問題又來了,怎麼辦呢,今天小編就給大家介紹。

  因為新生兒的胃部和喉部還沒有發育成熟,新生兒的胃部從正面看是橫躺著的呈不穩定狀態,同時賁門部位***胃部******還比較鬆。所以新生兒吐奶是很正常的現象,各位媽媽不用太擔心。大多數嬰兒在出生後前幾個月基本上每天都要吐幾次奶。吐奶對於媽媽們來說最麻煩的就是要換洗衣服,所以媽媽在餵奶的時候要注意穿的衣服不要太深色,否則被吐奶弄髒會很明顯。

  的原因有幾種

  有時候是因為吃的太多,身體要嘔吐多餘的奶出來;有時候是因為吃奶的時候吸進了空氣,但是沒能打嗝出來,胃一旦收縮就會吐奶。等到寶寶長大點,賁門長結實一些,自己能夠打嗝的話就不會再吐奶了。但是寶寶吐奶的時候媽媽們還是要多留意一下寶寶吐奶後的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況,如果吐奶後精神不振、想睡覺、發燒等,就有可能是生病了。

  如果新生吐奶出現次數比較多,媽媽們就要注意在寶寶吃奶的時候及時拍嗝,也要注意寶寶有沒有打嗝,不能拍拍就算。拍嗝的時候媽媽要注意手勢,五根手指頭併攏靠緊,手心彎曲成接水狀,拍在寶寶背上時不要漏氣;另外,拍的力量也應該能引起振動,但又不讓寶寶感覺到疼痛的程度為主。每次餵奶可分2~3次來拍打嗝,不要等寶寶全部喝完才拍。遇到容易脹氣、溢奶、吐奶或寶寶很餓的時候,在開始餵食之後不久就要先幫他拍打嗝,這樣可有效避免脹氣或吐奶。

  另外想要減少吐奶現象,媽媽們應該讓寶寶保持側睡姿勢睡覺,不要整天抱著寶寶睡,如果媽媽擔心寶寶的頭型和壓迫內臟的問題,可以在1小時後,給寶寶換個睡姿。如果允許的話媽媽應該讓寶寶游泳,游泳既可以防止吐奶,又可以增強寶寶的能力。

  1、生理原因:

  寶寶的胃不像大孩子和成人那樣垂向下方,而是呈水平位。這樣就會使得胃的容量變小,存放食物少。另外,由於寶寶食管肌肉的張力比較低,賁門比較鬆弛,關閉不緊,所以很容易被食物破門而出,導致吐奶。

  這些生理性的吐奶,等寶寶再長大一點後,胃垂向下、腸道蠕動的神經調節功能和內分泌胃酸及蛋白分解酶的功能漸漸增強,才不會吐奶。

  2、病理原因:

  感冒、細菌感染、便祕、幽門狹窄、食管閉鎖、腸閉鎖、腸旋轉不良、先天性巨結腸等,都會造成寶寶異常吐奶。

  3、餵養護理不當原因:

  餵奶姿勢不當、餵奶過快、奶量過多或兩餐間隔時間太短;餵奶時翻動小兒過多;過早新增輔食;以奶瓶餵食時,奶嘴的洞口過大,造成奶汁流出過快,來不及吞嚥等等這些餵養不當都會導致寶寶吐奶。

  寶寶吐奶時,媽媽們一定要分辨是生理原因、病理原因還是自己餵養不當的原因,從而決定如何解決寶寶吐奶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