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大家都知道什麼是升麻嗎?它有什麼功效與作用呢?下面就跟著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升麻簡介

  升麻,中藥名,為毛莨科植物大三葉升麻、興安升麻或升麻的乾燥根莖。多年生草本,高1~2m。根莖為不規則塊狀,多分枝,呈結節狀,有洞狀莖痕,表面黑褐色,鬚根多而細。莖直立,有疏柔毛。葉互生,基生葉和下部莖生葉為二至三回羽狀複葉;小葉片長卵形或披針形,邊緣有粗鋸齒,葉面綠色,葉背灰綠色,兩面均有短柔毛。花小,黃白色,排成圓錐花序長達112.5px,生於枝頂;萼片5片,邊緣有毛;退化雄蕊2枚,先端2裂;發育雄蕊多數;9月結果,果實密生短柔毛,長圓形略扁,秋季採挖為佳,除去泥沙,晒至鬚根干時,燎去或除去鬚根,晒乾備用。

  升麻的功效與作用

  1、用於麻疹初期透發疹毒,常與葛根同用增強發表力量。

  2、清熱解毒:本品善解陽明熱毒,用於胃熱齒痛、口舌生瘡、面板癢疹等,可配石膏、黃連等同用,如清胃散。

  3、昇陽舉陷:用於脾胃清陽下陷的少氣倦怠、下利、脫肛、子宮脫垂等證,常與柴胡、人蔘、黃芪同用。

  4、抗炎作用:北升麻對大鼠角叉等膠或右旋糖酐所致腳腫脹均有消炎作用,對乳酸或醋酸引起的肝門潰瘍,有使其縮小面積的趨勢。

  5、對平滑肌的作用:升麻能抑制離體腸段與妊娠子宮,對未孕子宮及膀胱則呈興奮作用。齒阿米醇對氯化乙醯膽鹼,鹽酸組胺或氯化鋇所致腸痙攣均有一定的作用,齒阿米素的作用弱於齒阿米醇。

  6、抗菌作用:升麻在試管內能抑制結核桿菌的生長。

  升麻的藥用價值

  發表透疹,清熱解毒,昇陽舉陷。主治時氣疫癘,頭痛寒熱,喉痛,口瘡,斑疹不透;中氣下陷,久瀉久痢,脫肛,婦女崩、帶,子宮下墜;癰腫瘡毒。

  1、治傷寒,溫疫,風熱壯熱,頭痛,肢體痛,瘡疹已發未發:幹葛***銼細***、升麻、芍藥、甘草***銼,炙***各等分。上同為粗末,每服四錢,水一盞半,煎至一盞,量大小與之,溫服無時,***《閻氏小兒方論》升麻葛根湯***

  2、治咽喉閉塞,津液不通:川升麻半兩,馬薊子一分,白礬一分,馬牙消一分,玄蔘一分。上藥,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楝子大。用薄綿裹,常含一丸咽津。***《聖惠方》升麻丸***

  3、治喉痺作痛:升麻片含咽,或以半兩煎服取吐。***《仁齋直指方》***

  4、治口熱生瘡:升麻三十銖,黃連十八銖。上二味末之,綿裹含,咽汁。***《千金方》***

  5、治牙齦肉綻有根,牙疳腫痛,牙動搖欲落,牙齒不長,牙黃口臭:羌活一兩,草龍膽***酒洗***一兩五錢,羊脛骨灰二兩,升麻四兩。上為細末,以紗羅子羅骨灰,作微塵末,和勻。臥時貼在牙齦上。***《蘭室祕藏》牢牙散***

  6、治胃熱齒痛:升麻煎湯,熱漱咽之。***《仁齋直指方》***

  7、治血崩:升麻五分,柴胡五分,川芎一錢,白芷一錢,荊芥穗六錢,當歸六錢。水二碗,煎一碗,食遠服,即止,多不過五、六服。***《墨寶齋集驗方》***

  8、治肺癰吐膿血,作臭氣,胸乳間皆痛:川升麻、桔梗***炒***、薏苡仁、地榆、子芩***颳去皮***、牡丹皮、白芍藥各半兩,甘草三分,上銼粗末,每服一兩,水一升半,煎至五合,去滓,日二、三服。***《本事方》升麻湯***

  9、治熱痺瘙癢:升麻煎湯飲,並洗之。***《千金方》***

  10、治胃火上攻證。牙痛牽引頭腦,面頰發熱,其齒惡熱喜冷;或牙宣出血,或牙齦腫痛潰爛;或脣舌頰腮腫痛;口氣熱臭,口乾舌燥,舌紅苔黃,脈滑大而數。生地黃、當歸身各6g,牡丹皮9g,黃連6g,升麻6g。作湯劑,水煎服。方中升麻辛甘微寒,入胃與大腸經,清熱解毒,升而能散,為臣藥。***《脾胃論》清胃散***

  升麻的炮製方法

  1、揀去雜質,略泡洗淨,撈出,潤透,切片,晒乾。

  2、蜜制: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後,加入升麻片,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加熱,炒至不粘手時,取出放涼,每升麻100kg,用煉蜜25kg。

  3、制炭:取升麻片置鍋內,用武火加熱,炒至表面焦黑色,內部棕褐色,噴淋清水少許,滅盡火星,取出晒乾。

  4、炒制:取升麻片,用文火炒至微焦或焦黃。

  5、麩制:先將鍋燒熱,加入麥麩與升麻片,炒至微黃色,篩去麥麩,每升麻10kg,用麥麩1.5kg。《雷公炮炙論》:採得了,刀刮上粗皮一重,用黃精自然汁浸一宿,出,曝幹,細銼,蒸,暴幹用之。

  升麻的副作用

  無毒。在常規劑量內水煎服沒有不舒服反應。長期服用也沒有明顯副作用。劑量稍大,可有噁心、嘔吐、頭暈、乏力等反應,為升提不當的表現。

  臨床常見的副作用有頭痛、頭暈、噁心、嘔吐、尿顏色深、胃部不適和腸道不適等其他問題。長期服用升麻會導致體重增加。有些婦女是過敏反應***皮疹,發癢,呼吸困難***,腹痛,還有不明原因的陰道出血和腿部沉重感。

  還有一種是黑升麻,服用黑升麻潛在的副作用是肝臟疾病。有的國家法規規定的,黑升麻草藥產品必須貼上適當的標籤。在特殊情況下,醫生可監督嚴重肝病患者不能服用黑升麻這種草藥。

  升麻醫書記載

  1、《神農本草經》:“主解百毒,闢溫疾、障邪***一作瘴氣邪氣***。”

  2、《別錄》:“主中惡腹痛,時氣毒癘,頭痛寒熱,風腫諸毒,喉痛,口瘡。”

  3、《藥性論》:“治小兒風,驚癇,時氣熱疾。能治口齒風腫疼,牙根浮爛惡臭,熱毒膿血。除心肺風毒熱壅閉不通,口瘡,煩悶。療癰腫,豌豆瘡;水煎綿沾拭瘡上。”

  4、《日華子本草》:“安魂定魄,遊風腫毒,口氣疳。”

  5、《湯液本草》:“《主治祕訣》,主肺痿咳唾膿血,能發浮汗。”

  6、《滇南本草》:“表小兒痘疹,解瘡毒,咽喉***腫***;喘咳音啞,肺熱,止齒痛。”

  7、《本草綱目》:“消斑疹,行瘀血,治陽陷眩運,胸脅虛痛,久洩下痢後重,遺濁,帶下,崩中,血淋,下血,陰痿足寒。”

  升麻種植技術

  1、整地與施肥

  人工栽培升麻,應選擇土層深厚、排水良好、疏鬆肥沃、陽光充足的壤土、沙質壤土或腐殖質壤土做床。畝施農家肥2000公斤。採用大壟高床技術,床寬130-140釐米,長度視需要而定,床高10-12釐米,床間距30釐米。

  2、繁殖技術

  ***1***直播。春秋兩季均可,春季4月下旬至5月中旬,播種時先在畦面上按行距20-25釐米順畦開溝,溝深4-5釐米,把種子均勻條播在溝內,蓋細土1.5-2釐米,稍鎮壓,澆透水,畦面蓋一層稻草保溼。秋季在10月中旬至11月上旬,播種方法與春季相同。

  ***2***育苗移栽。當幼苗生長1年後進行移栽,在整好的大田按株距40釐米,行距50釐米開穴,穴深15釐米,每穴栽苗1株,覆土以蓋上頂芽4-5釐米為度,栽後澆1次透水。

  3、田間管理

  ***1***中耕除草。苗期要經常中耕除草,鋤深要淺,以防損傷根莖。

  ***2***追肥。結合鬆土除草,6-7月份根據幼苗生長情況適量追施氮肥。2年生升麻結果較少,種子質量差,在花蕾初期可剪去花序,以利根莖生長。以後每年中耕除草1-2次。

  ***3***灌水與排水。若遇乾旱要及時澆水,保持土壤溼潤,雨季注意及時排水防澇,以免爛根死苗,降低產量和品質。

  ***4***除蕾。花蕾初期可剪去花序,以利根莖生長。

  4、採收加工

  升麻生長4年可採收,採收季節主要在秋季。採收時應選擇晴天,先割去地上部分枯枝莖葉,將根莖挖出,去掉泥土,洗淨,晒至八成干時用火燎去鬚根,再晒至全乾,撞去表皮及殘存鬚根。每畝可產幹品藥材200公斤左右。

猜你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