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去哪兒停播的原因是什麼

  近期傳出,爸爸去哪兒要停播。這讓廣大網友在也坐不住了,這麼好看的節目豈能說就停?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揭祕爸爸去哪兒停播的原因,歡迎閱讀。

  爸爸去哪兒停播官方說法

  4月17日訊息,新聞出版廣電總局日前下發通知,將從節目數量、節目內容、播出時間等方面對真人秀節目進行引導調控,原則上不允許再製作播出明星子女參與的真人秀節目。

  這份《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蔘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今年2月中旬,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下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電視上星綜合頻道節目管理的通知》,要求嚴格控制未成年人蔘與真人秀節目,不得借真人秀節目炒作包裝明星子女,也不得在娛樂訪談、娛樂報道等節目中宣傳炒作明星子女,防止包裝造“星”、一夜成名。

  頂著這份被稱為史上最嚴“限娃令”的通知,明星親子真人秀的經,真的不再好唸了。

  影響:產業鏈或遭數十億元損失

  “資本的虛火一旦燒起來之後,停都停不下來。”一位資深製作人這樣評價這幾年明星親子真人秀的火爆。

  《爸爸去哪兒》第一季的冠名費是2800萬元,第二季獨家冠名費達到3.12億元,超第一季10倍以上,第二季總招商破13億元,第三季總招商破15億元,還未上檔的第4季目前的招商總額也達到了15億元。《爸爸回來了》的商業價值也同樣飆升,第一季冠名費3000萬元,第二季漲到了1.38億元。

  爸爸去哪兒受歡迎原因

  《爸爸去哪兒1》成功推出後,多家電視臺跟風製作了類似的山寨版節目,包括近幾年各類邀請明星們的真人秀節目紛紛崛起,其實大都與謝滌葵團隊一樣抓住窺私慾和娛樂精神,將節目變得更加接地氣。在這一點上,國內電視熒幕突然變得如此熱鬧,各大電視臺還得好好謝謝大膽引進《爸爸》節目謝滌葵團隊。

  為什麼這檔節目如此成功?主要講述的是作為中國新興中產階級一部分的新一代父親們,節目中他們面臨著如何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比如在孩子面前扮演積極的角色。

  “在傳統的中國文化中,傳統的親子關係中,父親是嚴肅的,而母親是和藹的。但是在這檔節目中,我們可以看到父親們對孩子甚是溫柔,也更加積極的參與到孩子的成長中,”北京師範大學的兒童教育專家李敏儀如是說。“這檔節目給當代中國社會提出了一個重要的問題——父親在如今的中國應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儒家傳統認為百善孝為先:遵從父母的心願,老了以後要贍養他們。但是中國的父母們越來越意識到討論和尊重孩子的選擇將有利於孩子在現代社會的發展。“在撫養孩子的同時,父母們自己也在成長,”大眾教育專家王仁平在接受《錢江晚報》採訪時如是說。“人們不能用20年前的教育方式來教育20年後出生的孩子。”

  這檔節目的部分吸引力在於可以讓我們窺視到大眾名人及其孩子們的生活。觀眾們很愛看這些明星爸爸們做飯不成功、編頭髮不成功、以及教育孩子不成功——這些活兒本來是由女性來做的,因為傳統的“男主外,女主內”觀念依舊存在。

  這些孩子——以及他們笨手笨腳的爸爸——在節目中都非常坦白。“我只會洗碗,其他我都不會幹,”在餐後洗碗時其中一名爸爸對另一名爸爸如是說。“我的妻子太厲害了——她教養我們孩子6年了。我帶三天孩子就覺得好累了。回去後我要給她買一大束的花,”另外一人如是說。

  這款節目的成功不僅僅在廣告收入上成功。節目中使用過的體恤衫、牛仔褲、夾克衫、配飾、手提箱以及揹包都放到電商網站進行出售,而他們去過的地方也成了旅遊熱點地區,粉絲們急切的想睡在名人及其孩子們睡過的床上。這檔節目的電影版可能在春節期間推出,政府網站還估計明年的公務員面試中將出現有關這檔節目的問題。中國各地電視臺也馬上跟風,推出有關這檔節目的脫口秀和社會傳真節目。

  爸爸去哪兒“星二代”出場費

  一位分析人士指出,按照廣電總局的規定,“星二代”上節目被嚴格控制,若節目調整為普通家庭孩子,且還不能進入黃金檔甚至次黃金檔播出,那節目本身的可看性和市場價值將大打折扣,“光是這兩檔節目的廣告、版權、衍生品等線上線下全產業鏈,就可能遭受數十億元的損失。”

  對已經簽下高達15億元招商總額的《爸爸去哪兒4》來說,如何給廣告主一個交代,成為擺在眼前最急迫的問題。湖南衛視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我們正在積極調整節目形態,最後一定會有一個比較妥當的解決方案。”

  “星二代”萌娃們的走紅,讓他們的出場費水漲船高。知名博主“長春國貿”曾在微博中透露,從《爸爸去哪兒》走紅的林志穎兒子Kimi的商演價格曾達到每天15萬元,而李湘的女兒王詩齡大約是每天10萬元。一位明星經紀人預計,隨著“限娃令”進一步落實,“星二代”虛高的出場費很快會回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