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中班家長育兒知識

  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是周圍環境刺激和反應的結果。如今的英語教育業越來越低齡化,專家認為3歲是少兒英語學習的黃金時間。以下是小編整理的的相關資料,各位家長們抓緊看看吧。

  一

  兒童英語學習方法最重要

  幼兒語言能力的獲得,是周圍環境刺激和反應的結果。如今的英語教育業越來越低齡化,專家認為3歲是少兒英語學習的黃金時間。在這個時候孩子的記憶力強,模仿能力好,無論學什麼都能很快吸收,孩子沒有任何負擔,能夠極大的激發積極性,這就是老話說的:“三歲定八十”。

  幼兒英語教育通過生動科學的訓練方法,讓幼兒在有趣、有意義的情境中探索學習,幼兒可以藉著有趣詼諧的圖片更加容易明白單詞的含義,通過學習的音標拼寫出大部分簡單的單詞,這樣既可以能夠培養兒童的英語書寫、聽說表達能力、人際溝通能力,也可使兒童性格開朗、活潑。

  此外讓孩子從小接觸些西方優秀的文化薰陶,英語思維能力潛移默化中得到鍛鍊,還能從小培養英語思維及對西方文化的初步認識,對將來的發展很有幫助,過了以這個階段再學習,學習的困難加大,而且容易造成雙語混淆,語言的學習是一個很長的過程,詞彙量的累積很重要,所以孩子早點學習英語,可以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 幼兒教育有下面三個步驟:

  第一步:激發學習興趣

  孩子興趣的培養是英語啟蒙的關鍵,在此中,家長有計劃地陪伴孩子實現英語啟蒙,到最後達到形成孩子對英語的良好語感。

  第二步:提供語言環境

  學習英語語言環境很重要,不管是學習哪方面的內容,因此,家長需不斷地給孩子創造學習英語的氛圍。當然製造英語學習氛圍的方法很多。一種方法就是買一些英語兒童歌曲,在孩子起床後,放學回來時候放給孩子聽。

  第三步:親子互動教學

  可以把英語啟蒙變得生動有趣起來,家長可以通過一些誇張的肢體語言調起孩子的積極性,技能讓孩子明白一些nose,eye等英語單詞,還能增強親子感情。 說了這麼多隻有一箇中心,那就是英語學習要從小抓起,正確有效的培養孩子的英語運用能力,科學的教學方法加上興趣培養,如果不顧孩子的認知規律,採取灌輸式教育,非但提高不了教學效果,還容易讓孩子產生厭學情緒。

  總結:把知識變成一種能力是一個頗費時間精力的工程,外語習得的關鍵在於持之以恆,爸爸媽媽們為了孩子的將來,一定要讓寶寶堅持學習英語哦。

  二

  中國式育兒方式的錯誤

  對於孩子的教育方式,相信有大部分的家長都無從下手。如何教育孩子始終是讓父母最為頭疼的事情,中國教育和外國教育有很大的差異,外國人眼裡的中式錯誤育兒方式,現在就一起看一下人對中式教育的一種看法吧,有時候當自己身在其中,就很難做出判斷。在國外很多父母看來,以下是他們認為不合適的做法。

  孩子成炫耀比較物件:

  中國家庭很多家長都是愛面子的,一方面想鼓勵孩子上進。一直都會拿別人家的孩子,與自己家的小孩作對比。當看見其他小孩得獎的時候,又開始數落自己的小孩不爭氣。說難聽點,孩子考試考不好只怪你基因太差。你每一次把孩子和別人比,只帶給他多一份不滿和痛苦,對於事情沒有什麼幫助。

  漠視孩子的隱私和權利:

  孩子從出生之後,就擁有了隱私權,這時候作為家長,應該重視個人隱私,不應該隨便翻閱孩子的日記等等,父母進入子女房間應該先敲門,移動或用孩子的東西應該得到他的允許,任何牽涉到子女的決定應該先和子女商談。只有當孩子覺得自己被達人尊重的時候,才會願意配合更多的學習,也會懂得用同樣尊重的方式對待身邊所有的人。

  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

  當父母把自己一生的遺憾寄託在孩子身上,就會一直逼孩子往自己以為是正確的路走。但是卻沒有發現,小孩在學習的過程中,並沒有對其感到興趣,那麼學習的過程就是痛苦的。在這種壓力下,家庭變得不快樂,親子的愉快時光成了鬥爭大會。所以,家長不應該按自己的標準塑造孩子。

  認為越用功越好

  並不是整天看書,就會有好的成績,更多的是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式。在適當的時候也應該讓小孩有放鬆的權利。其實學校的成績並不代表一切。反而是全面的能力***活力、毅力、性格等***,才是影響他們一生的重要因素。

  認為早起很好,睡覺懶惰

  孩子在青春期的時候,需要充足的睡眠,但是因為太多的功課,讓孩子的休息時間越來越好啊。很多孩子6點就起床,每天睡不足8小時。但是家長們始終認為很好,睡覺懶惰。只有獲得了足夠的睡眠,孩子的精神狀態才會得到保障,大腦也會轉動得更加靈活。

  外國人眼裡的中式錯誤育兒方式,以上所介紹的幾點,連外國人都知道方式不正確,那麼,作為中國的家長應該懂得改掉這些觀點,讓小孩真正的為自己的未來做出努力,不管學習成績是好的還是壞的,都不能夠主觀的斷定一個人的未來發展。希望,能夠在快樂的童年裡,做一個活潑開朗的孩子,而不是整天在痛苦的學習。

  三

  早教不是為了培養天才兒童

  早教剛開始的時候是為了讓父母在於和寶寶情感溝通的基礎上實現雙方互動,最主要是針對父母與嬰幼兒之間的關係的調適而進行對父母的培訓與提升。但是隨著我們家長對教育的越來越重視,加上社會競爭激烈,如今的早教被看做是培養天才兒童的第一步。

  但是在孩子早教時期,盲目隨意的為他們智力開發,到底是好是壞呢?讓孩子在原本歡笑奔跑的年紀揹著枯燥的文字,這種做法無疑是拔苗助長,違背孩子生長規律的。如果盲目進行“智力開發”反而會給孩子造成傷害,讓他們從小就有學習的陰影,給今後的升學造成困惱。

  並且,讓稚嫩的孩子過早的承受壓力,會讓孩子的精神得不到正常的紓解,容易呈現反社會性的行為。父母的喜怒無常、強迫性教養和懲罰性教養都會給兒童造成慢性壓力。

  早教加盟中心專家認為,解決我國兒童早期發展的現實問題,必須依靠科學的教育方式,從心智、腦雙向發現,情商和智商並重,我們急需這些科學研究來引導家長和社會,並幫助政府和學校進行教育決策,以防止那些看似科學其實是以盈利為目的的早期教育行為耽誤甚至傷害兒童。

  幼兒教育其實就是以玩為主,讓孩子多多展現童真的笑容,玩中學習時最好的,在玩的過程中,媽媽們給加入一些孩子感興趣或年齡段能接受的知識就足夠了。

  每一朵花都有它的花期,如果不顧它的生長週期,一味讓它開放,到最後傷害的還是花朵。家長如果能給孩子快樂的童年,不著急,不埋怨,使其人格健全,他就會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們不反對孩子接受早教,但這僅僅是一種載體,最終目的是通過這種載體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學習、思維習慣和創造能力,使孩子具有良好的遷移能力、觸類旁通和舉一反三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