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飲食誤區

  在我們的日常膳食中,經常會遇到一些關於“吃”的問題,讓人們甚是糾結,其實有很多說法都是一個誤區,以下五大飲食誤區,您聽說過沒有?

  1、高血脂的人不能吃蛋黃

  雞蛋作為日常生活中一種常見的食物,它物美價廉,營養豐富,利於人體的吸收和利用。但有人吃雞蛋時,常常把蛋黃棄掉不吃;有高血脂症狀的人,更是如此,視蛋黃為“魔鬼”。

  雖然蛋黃裡含有膽固醇,但是蛋黃裡所含的甜菜鹼和葉黃素等,對於降低心臟病的發生率均具有一定的作用;而且蛋黃中的卵磷脂是超強的乳化劑,它屬於“血管清道夫”,可以降低外周血管中的膽固醇,有很好的降血脂作用。

  因此,為了避免攝入蛋黃裡過多的膽固醇,同時又能攝取它裡面的重要的營養素,建議高血脂症人每天吃半個雞蛋,或者隔一天吃一個雞蛋即可。

  2、痛風病人不能喝豆漿

  黃豆是一種高嘌呤食物,含嘌呤量為166.5mg/100g,但是當黃豆經過浸泡棄水,再加入大量的水打成豆漿,嘌呤含量會大大降低,小於30mg/100g,而25克瘦肉中嘌呤的含量就為38mg。因此,痛風病人應減少肉食類及肉湯的攝入量,豆漿可以適量的去喝。

  3、牛奶和豆漿不能同時喝

  有人說牛奶和豆漿不能同時食用,在一起會結合成不易被人體吸收的物質。其實,牛奶和豆漿在一起搭配非常好,可以起到一個營養互補的作用,擔心會生成不易吸收的物質,是沒有道理的。

  牛奶含鈣高,豆漿含鈣低,但含鉀鎂比較豐富;牛奶含維生素A,而豆漿含維生素E;牛奶裡不含膳食纖維的,而豆漿中含有膳食纖維;牛奶裡含飽和脂肪,而豆漿含不飽和脂肪及能降低膽固醇的植物固醇,對於心血管健康能起到很好的預防作用。

  因此,牛奶和豆漿搭配在一起,是一種完美的組合,特別是對於更年期後的骨質疏鬆女性來說,牛奶提供了豐富的鈣質,而豆漿裡的大豆異黃酮可以提高雌激素水平,利於鈣質的吸收,能更好的促進骨骼的健康。

  4、骨頭湯能補鈣

  很多人補鈣喝骨頭湯,認為骨頭湯能補鈣,其實這是一個補鈣誤區。骨頭裡的鈣是以羥基磷灰石的結合形式存在的,很難溶解在湯裡。你燉了半天的骨頭湯,其實鈣的含量是微乎其微,熬成的乳白色的肉湯,大部分是骨頭裡的脂肪。

  蝦皮補鈣的道理也一樣,蝦皮的含鈣量是牛奶的10倍,但是是結合性的鈣,不易被人體吸收,而且每次吃的量也不大,用蝦皮補鈣有可能還攝取了過多的鹽哦。

  5、菠菜和豆腐在一起吃易得腎結石

  這是一種常見的飲食誤區。都知道菠菜裡的草酸含量高,與豆腐裡的鈣結合,容易生成草酸鈣。但是你要知道,即使兩者結合生成了草酸鈣,它們也是在消化道里進行的,草酸鈣不被身體吸收,進入大腸隨著糞便而排除體內,怎麼著它都不會跑到尿道里,患上腎結石。

  建議吃菠菜時,先要用開水快速的焯一下,這樣會減少菠菜裡草酸的含量,降低與食物中的鈣相結合機率,避免鈣的流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