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歲寶寶性格內向該怎辦

  很多寶寶膽小內向,不願意和他人交往,總是往爸爸媽媽身後躲,常常缺乏自信與行動的勇氣。下面小編整理了,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3歲寶寶性格內向怎麼辦

  1、讓孩子多接觸人群。

  特別是多與其同齡人接觸。有些孩子怕生不敢接觸陌生人因此,表現的很內向。正是因為日常生活中與陌生人接觸不多造成的。應該讓孩子多與同齡陌生人接觸,即能在與同齡人的接觸中學到知識,更能改變內向的性格。

  2、給孩子自由的空間。

  有的家長對孩子的天性限制較多,不許孩子玩這樣,玩那樣,束縛孩子的天性,使孩子變得內向。應鼓勵孩子去玩沙、玩泥巴,踩雨後的積水,爬石子堆、黃沙堆等,其實只需穿上合適的衣服,注意安全。就可以讓孩子盡情玩耍,自由的玩耍可以讓孩子變得更開朗起來。

  3、對待孩子要耐心。

  家長應該多拿出時間陪孩子一起玩耍,也不要對孩子提出過高的要求,再孩子做不到家長的要求時,也不要控制自己的情緒,不要向孩子發火。多細心觀察孩子的行為,再適當的時候給表揚孩子,鼓勵孩子。

  4、多給孩子創造接觸外界的機會。

  鼓勵孩子多接觸外界,參加活動。多帶孩子參加些體驗活動,幫助孩子找到有興趣的活動,為孩子尋找一、兩個年齡相近的玩伴一起玩耍有利於培養孩子的自信心和互助能力。

  每一個孩子並不是天生性格內向,只不過在成長的過程中發生的一事情,一些原因導致孩子內向,家長應該多觀察孩子,只有家長積極健康的引導,孩子才能健康的成長。

  寶寶性格內向的原因

  1、環境的改變

  一個有著正常心智的幼兒對環境的變化會很敏感,他們需要對自己做出調整,以適應新的環境。一些幼兒會很快適應新的環境,在新環境中表現得自由自在。而另外一些幼兒對新環境適應得會慢一些,他們往往表現出膽怯、活動性差等等,這種幼兒往往被當成是內向的幼兒。

  2、每個孩子有著自己發展的特定的時間表

  像人的身高一樣,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長得很快,到了一定年齡卻開始緩慢增長;而有些孩子在小的時候不太長個兒,到了一定年齡卻突飛猛長。人的心理髮展也是如此,家長和教師會驚訝地發現,忽然有一天孩子變得愛說話了,甚至滔滔不絕;還有一些孩子變得膽子大了,與以前判若兩人,可這些孩子恰恰是以前被人們認為是性格內向的孩子。

  3、不自信

  一個不自信的孩子往往表現為活動性差,即行為、語言退縮,具體表現為不敢與人交往、不敢發表自己的觀點、從眾心理強等等,這些孩子也往往被當成是性格內向的孩子。實際上,性格的內向與外向是一種天生的傾向性,與是否自信沒有關係。實際的情況是,一些內向的人自信的水平也相當高。

  怎樣改變寶寶內向的性格

  1、根據寶寶性別訓練

  如果是女孩,性格比較靦腆,不善交際,家長先把她打扮得漂漂亮亮,然後帶她去公園裡玩、參加小聚會、加入社群活動等。為了給寶寶增加信心,可以讓寶寶學習一項特長,與小夥伴在一起時有話可說,就能找到自己志同道合的人。最重要的是,父母要性格開朗,家人之間開開玩笑、玩一些遊戲、一起動手做一桌菜。

  如果是男孩,經常窩在家裡,不愛說話,家長可以帶他多參加一些攀越、登山、騎車等活動。鼓勵寶寶學習一下籃球、足球,融入集體後,共同的利益會使得寶寶們抱成團,自然能學會相處之道。

  2、讓友誼滋潤寶寶

  如果你的寶寶特別內向,那麼把內向寶寶帶到性格較內向寶寶的群體中效果會更好。由於性格上的相似,很容易玩到一起,有助於建立友誼。友誼的力量就會促使寶寶變得開朗、寬容、有愛心,逐漸地就能夠和外向寶寶玩到一起。改變寶寶的性格,家長不要著急,一下子把內向寶寶引到外向寶寶的群體中,寶寶容易產生自卑感,會更加不知所措。

  要改善寶寶行為,需要循序漸進。和其他寶寶交往,不妨先從小範圍開始,只和1~2個寶寶一起玩,之後再過渡到大範圍交往,甚至和陌生成人交往。

  成年人或者大孩子,可能會給膽小的寶寶帶來緊張感,而和比自己年齡小的寶寶玩,他可能比較容易得到安全感。所以,父母不妨讓膽小的寶寶多和低齡同伴交往,逐漸向大年齡發展。

  自己的家,是寶寶最熟悉的,在這個環境中,他最容易獲得安全感。邀請其他寶寶來自己家裡做客,鼓勵寶寶作為小主人招待客人。在熟悉的環境中,膽小的寶寶容易放鬆,會圓滿完成社交任務。

  3、多和寶寶交流感受

  內向寶寶更敏感,內心裝的東西更多,他們即使有溝通的慾望,因為性格原因難以主動開口,所以,媽媽要多和寶寶溝通;瞭解寶寶的想法。

  溝通的方式很多,除了語言交流外,擁抱、撫摸、注視等,都是不錯的溝通形式。比如,當寶寶不開心了,媽媽撫摸一下寶寶的頭,寶寶不快的情緒很快就會消散。寶寶無時無刻不渴望媽媽的愛,即使什麼都不說,媽媽陪伴在寶寶身邊,寶寶都會感到溫暖、舒適、放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