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職場中必須要記住的三句話

  轉眼間,已經到了2018年。從初時找工作的迷茫,到現在的職場老司機。確實有很多話想說。

  心態的轉換

  說到工作,總是與畢業聯絡在一起。其中摻雜著各自前途的選擇,有迷茫,有無奈。壓力是一瞬間來臨的。

  記得剛畢業那會,天天找工作。慢慢開始焦躁。

  周圍人都找到工作了,安心等畢業以後入職就好。

  朋友圈裡,也逐漸染上了離別的愁緒。一位同在轉正的朋友感慨道:“我的生活只剩下了找工作。

  這是心態的第一重轉換。

  從時間尚早的錯覺中被打醒,意識到現實的嚴峻。焦躁,迷茫,舉足無措,惶惶不可終日。

  再多的錯過與不甘,也得暫放一段時間。只能老老實實找個實習先磨練著。有過與人共事的經驗,但太為別人考慮,反倒讓自己看起來唯唯諾諾。

  而別的實習生,可以做出漂亮的 PPT,能將 Excel 玩出天際,隨隨便便用 PS 做個圖,都比我從網上 down 的好看一百倍。

  和人家相比,我簡直什麼都不是。

  一方面覺得自己被虐了,啥都不會;一方面覺著機會來了,可以從比自己優秀的人身上學到很多。

  正兒八經地開始學新媒體,瞭解文案,接觸微信公眾號的運營。也開始給自己制定目標,多少時間讀一本書,怎麼學習英語,怎麼學習 PPT,恨不得一天 24 小時一秒不停歇。

  但很快發現這是不現實的。

  兩手都抓,兩手都落空。

  今天看學霸說著流利的英語,興沖沖想跟著學習;明天看大神玩轉一手炫酷的 PS,又想從頭學起。什麼都想摻和,註定什麼都學不到。越是這種情況,越容易怨天尤人,越發對自己無比苛責。

  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學習,是一個很籠統的概念。

  前段時間張雪峰在衡水中學的演講,我認為說的很對。大家可以可以看下。

  但進入了職場,有了幾份實習經歷以後,會發現,學校可能並不是用人單位最看重的,但學習能力與專業度卻是不容忽視的。即使是簡單的實習,掌握一門專業技能所得到的待遇就要好很多。

  一個學英語的朋友,進了一家公司做翻譯實習。與她同期進入公司的,是一個市場方向的實習生,姑且稱為小 A。開始她以為兩人待遇是一樣的,偶然間跟 HR 聊天的時候才發現,小 A 工資比她低了 20%,原因就是她屬於專業性人才,而小 A 僅僅是做助理的工作。

  在工作中,同事很喜歡給小 A 派雜活。相比較之下,朋友的任務就輕鬆許多。以至於小 A 在又一次被指派買茶點的時候,提出了辭職。後來,朋友不無感慨地給我說:“即使是英語,也算是一門技能了,更何況那些真正學技術的大牛。沒有點專長,被取代那是分分鐘的事兒啊。”

  我深有同感。

  因為我就是那種沒有技術沒有專長,一路純靠運氣走到現在的人。

  工作中也遇到過不公正的待遇,經常有很多瑣碎的事情忙到焦頭爛額。

  但和小 A 不一樣的是,我提不出辭職。

  從一開始的抱怨,到如今從雜活裡學習,這期間是很痛苦的掙扎。

  要知道,很多人都會在年輕人提出這種「不被委以重任」的質疑的時候,以一種過來人的輕描淡寫回複道:“年輕人,就要多磨練一下,沒什麼經驗,怎麼讓你獨當一面呢?再說,我們也都從那個時候過來的啊。”

  於我來說,一直受到老員工的影響,並不認為實習生一定要朝九晚五,規規矩矩地上下班。對於實習生來說,每天忙忙碌碌是正常的節奏。只是,不能瞎忙。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思考背後可能存在的深層原理。從基礎做起,沒什麼不好。像小 A 選擇市場方向,但肯定不可能一開始就做市場總監。從基礎的撰寫活動方案到支援活動現場,這正是一步步地積累。

  在這個過程中,愈發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

  一是主動學習,願意接觸新事物,對一切保持強烈的好奇心。

  二是意識到自己某方面的不足,需要花功夫進行提高。

  三是發現世界的廣闊,學會調劑生活,掌握一些小技能,培養興趣愛好,譬如插花、煮茶等。

  我曾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妄圖在最短時間內,將一切掌握。一旦意識到自己的不足,恨不得趕緊補上。方方面面綜合起來,欠缺的知識越來越多,心裡就越著急。

  長此以往,形成惡性迴圈。

  大概是因為,越是見識更多,越意識到自己的路還很長。

  不自覺就開始著急了。

  以上,是最近這段時間最深刻的體會。

  意識到學習的重要性,接納自己的不足,並願意付出實際行動去改變。不再簡單羨慕別人精彩的生活,偶爾給自己打點麻藥。雞血打多了,容易急躁;適當的麻藥,可以幫助暫停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