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要考哪些科目啊

  國家公務員考試科目分為公共考試科目和專業考試科目。公共考試科目是參加國家公務員考試的所有考生都必須進行的考試科目,公共科目指的是《申論》和《行政職業能力測試》兩門科目;專業考試科目是特定職位需要進行的科目,根據職位的不同,進行不同專業的專業考試,所以,考生需要進行幾門考試,以考生報考的職位為準。小編整理了,歡迎參考借鑑。

  

  公共科目包括行政職業能力測驗和申論兩科。有關情況詳見《中央機關及其直屬機構2019年度考試錄用公務員公共科目考試大綱》。

  報考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外交部、商務部、中國貿促會、全國對外友協等部門日語、法語、俄語、西班牙語、阿拉伯語、德語、朝鮮語***韓語***、葡萄牙語等8個非通用語職位的人員,還將參加外語水平測試,考試大綱請在考錄專題網站和外交部、商務部等部門網站查詢。

  報考中國銀保監會及其派出機構、中國證監會及其派出機構特殊專業職位的人員以及報考公安機關人民警察職位的人員還將參加專業科目考試,考試大綱請在考錄專題網站,中國銀保監會、中國證監會、公安部網站分別查詢。

  《行政職業能力測驗》主要測查與公務員職業密切相關的、適合通過客觀化紙筆測驗方式進行考查的基本素質和能力要素,包括言語理解與表達、常識判斷***側重法律知識運用***、數量關係、判斷推理和資料分析。全部為客觀性試題。主要題型為單選題。

  言語理解與表達主要測查報考者運用語言文字進行思考和交流、迅速準確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的能力,包括根據材料查詢主要資訊及重要細節;正確理解閱讀材料中指定詞語、語句的含義;概括歸納閱讀材料的中心;判斷新組成的語句與閱讀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據上下文內容合理推斷閱讀材料中的隱含資訊;判斷作者的態度、意圖、傾向、目的;準確、得體地遣詞用字等。常見的題型有:片段閱讀、篇章閱讀、邏輯填空以及語句表達等。

  數量關係主要測查報考者理解、把握事物間量化關係和解決數量關係問題的能力,主要涉及資料關係的分析、推理、判斷、運算等。常見的題型有:數字推理、數學運算等。近兩年由於國家公務員考試試卷中減弱對數字推理這一題型的考查,因此各省市公務員考試也跟隨了這一趨勢。所以複習訓練重點應該在數學運算這一部分。

  判斷推理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事物關係的分析推理能力,涉及對圖形、語詞概念、事物關係和文字材料的理解、比較、組合、演繹和歸納等。常見的題型有:圖形推理、定義判斷、類比推理、邏輯判斷等。

  資料分析主要測查報考者對各種形式的文字、圖表等資料的綜合理解與分析加工能力,這部分內容通常由統計性的圖表、數字及文字材料構成。

  常識判斷主要測查報考者應知應會的基本知識以及運用這些知識分析判斷的基本能力,重點測查對國情社情的瞭解程度、綜合管理基本素質等,涉及政治、經濟、法律、歷史、文化、地理、環境、自然、科技等方面。

  《申論》科目,是測查從事機關工作應當具備的基本能力的考試科目。申論試卷由注意事項、給定資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組成。申論考試按照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的不同要求,設定兩類試卷。

  《申論》主要通過報考者對給定材料的分析、概括、提煉、加工,測查報考者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省級以上和市以下申論考察能力有所不同。

  省級以上***含副省級***綜合管理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綜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給定資料的內容,準確理解給定資料的含義,準確提煉事實所包含的觀點,並揭示所反映的本質問題。

  綜合分析能力——要求對給定資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內容、觀點或問題進行分析和歸納,多角度地思考資料內容,作出合理的推斷或評價。

  提出和解決問題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實踐經驗或生活體驗,在對給定資料理解分析的基礎上,發現和界定問題,作出評估或權衡,提出解決問題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運用說明、陳述、議論等方式,準確規範、簡明暢達地表述思想觀點。

  市***地***以下綜合管理類和行政執法類職位申論考試主要測查報考者的閱讀理解能力、貫徹執行能力、解決問題能力和文字表達能力。

  閱讀理解能力——要求能夠理解給定資料的主要內容,把握給定資料各部分之間的關係,對給定資料所涉及的觀點、事實作出恰當的解釋。

  貫徹執行能力——要求能夠準確理解工作目標和組織意圖,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則,根據客觀實際情況,及時有效地完成任務。

  解決問題能力——要求運用自身已有的知識經驗,對具體問題作出正確的分析判斷,提出切實可行的措施或辦法。

  文字表達能力——要求熟練使用指定的語種,對事件、觀點進行準確合理的說明、陳述或闡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