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公務員要考的科目

  除了公共課程以外,財務管理專業的公務員要考哪些專業知識?下面小編告訴你。

  :行政事業財務管理

  一.行政事業財務管理概論:行政事業財務管理的特點、基本原則和主要任務,行政事業財務管理體制和核算目標,行政事業財務管理體系、形式,依法行政的原則、基本要求及財政保障機制。行政事業財務會計科目的基本要求。

  二.行政事業單位預算管理:定員定額的概念、制定及管理,部門預算的編制、審批及執行程式,行政事業單位收入及其管理,行政事業單位支出及其管理,結轉及結餘管理,行政事業單位資產、負債、淨資產管理,事業基金、固定基金及專用基金管理。預算外收入管理。

  三.國庫集中支付管理:國庫集中支付的概念、基本特徵,“零餘額賬戶”和“財政應返還額度賬戶”的含義及管理,開戶銀行的選擇及銀行賬戶的設立,國庫集中支付下的支出型別,財政直接支付與財政授權支付的範圍,預算單位分月用款計劃的編制、上報與批覆,國庫集中支付下各相關部門的主要職責。

  四.國有資產管理:國有資產的概念和分類,國有資產的管理原則、管理體制,國有資產的配置,國有資產的使用及分類評估,事業單位對外投資管理,國有資產的處置及收入上繳,國有資產收益監督管理。

  五.事業單位財務清算:財務清算的原因和分類,清算財產的估價和變現,財務清償和剩餘財產分配。

  六.行政事業財務報告和財務分析: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告的主要內容及編制方法,年度財務決算的編制和審批,財務分析的內容及主要指標,財務分析的應用。報表附註的內容。

  :企業財務管理

  一.財務估價:貨幣的時間價值及計算,風險衡量與風險報酬,有價證券的含義,公司債券、股票的價值及收益率計算,資本資產定價模型的運用。

  二.財務預算與控制:預算編制的原理與常用方式,全面預算及其編制方法,預算的執行與考核。

  三.資金成本和資本結構:個別資金成本、邊際資金成本、綜合資金成本的計算,資本結構理論及最佳資本結構,經營槓桿、財務槓桿、綜合槓桿的計算。

  四.投資管理:投資管理的主要內容,投資專案的評價指標,證券投資管理,專案投資管理。

  五.企業籌資管理:企業資金需求量的預測,融資的渠道及方式,債務籌資、股權籌資、方式的基本概念、發行條件、發行程式、以及其各自的優缺點。六.營運資金管理:企業營運資金的概念及主要內容,現金管理的目標及最佳現金持有量,應收賬款管理、信用政策的制定,企業最佳存貨餘額,經濟訂貨量的基本模型及擴充套件。

  七.股利分配及股利政策:企業利潤的構成與分配程式,股利分配的基本理論與股利分配政策,股票股利和股票分割的比較。

  八.企業財務分析:企業基本財務報表,財務比率分析***包括企業償債能力、營運能力、盈利能力、增長能力等方面***,杜邦分析體系的運用,財務比率分析在信用分析評估中的應用,上市公司財務分析,財務評價與考核。

  :審計

  一.審計基本原理:財務報表審計目標與審計責任,審計要求,審計要素,審計準則,審計的重要性及風險,審計計劃與過程,審計證據以及獲取審計證據的審計程式,審計抽樣的基本概念及其應用,審計工作底稿的格式、要素和範圍,註冊會計師的法律責任,政府審計與內部審計。

  二.審計報告:審計報告的概述,審計報告的型別、審計報告的基本內容。

  三.內部控制及評價:內部控制的目標與要素,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內部控制評價,審計風險評估。

  四.企業財務審計:銷售與收款迴圈審計及實質性程式,採購與付款迴圈審計,生產與存貨迴圈的內部控制及審計,貨幣資金審計。

  五.鑑證業務與非鑑證業務 :驗資,財務報表審閱,其他鑑證業務,非鑑證業務。

  :統計基礎

  一.統計調查和整理:統計調查的種類和方法,統計分組的概念及分組方法,統計分佈的概念、組成要素及分類,統計表的構成和種類。

  二.統計指標:總量指標的概念和種類,相對指標的概念、作用和表現形式,平均指標的概念及其計算,變異指標的概念、作用和種類,綜合指標的運用。

  三.抽樣和抽樣分佈:抽樣的概念和特點,抽樣誤差及影響因素,抽樣估計方法,隨機抽樣設計。

  四.指數分析:指數的概念及種類,綜合指數的概念、計算及分析,平均指數,加權算術平均指數、加權調和平均數指數的計算,我國物價指數的編制和應用,零售物價指數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等。

  五.概率和概率分佈:概率的基本概念及運算,全概率公式和貝葉斯定理,離散型和連續型隨機變數及其概率分佈,正態分佈及其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