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隊登山中高山病的預防診斷及治療

  自從迷戀上了登山,就開始留意起了高山病。雖然在醫院工作但是卻從來沒有接觸過高山病,現將關於高山病的一些資料整理出來。下面和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高山病的分類:

  高山病可分為急性高山病***AME***、高山肺水腫***HAPE***、高山腦水腫***HACE***、高山高血壓、高山紅細胞增多症、高山心臟病、慢性高山病混合型等7種。其中高山肺水腫、高山腦水腫為急性;高山紅細胞增多症和慢性高山病混合型為慢性;其餘3型,急性、慢性均有。常見為急性高山病,高原肺水腫和高原腦水腫。

  高山病的病因:

  1.急性高山病***AME***是由平原進入高原或由較低海拔地區進入更高海拔地區後,由於大氣壓力的降低以及缺氧,在短時期內發生的一系列缺氧反應,造成身體無法適應而產生。

  2.高山肺水腫***HAPE***是缺氧引起肺動脈高壓和肺血容量增加,使毛細血管的通透性增加;血管收縮不平衡,結果收縮較弱的區域出現激流,造成這些區域水腫;液體通過靠近阻力血管的動脈壁漏出;由於凝血機制障礙出現血栓,血栓又引起肺動脈高壓和肺水腫。一些意見認為高山肺水腫是急性高原病的合併症,特點是起病急,病情發展迅速,且常見於夜間睡眠時,若不及時診斷和治療將危及生命。

  3.高山腦水腫***HACE***的病因是由於缺氧導致腦血流量增加,顱內壓升高和腦水腫,以及腦容積增加,造成腦組織受壓迫,腦細胞代謝障礙,功能紊亂,進而發生昏迷及死亡。

  高山病的預防:高山病的預防可以從日常以及在上高原之前做起。平時可以加強運動,增強體質,在上高原之前一個星期要注意生活規律,不要過度勞累,不要熬夜,絕對不要有上呼吸道感染。同時可以口服紅景天。抵達高原之後,絕對禁止飲酒,在登山過程中注意保證營養和保暖不要過度勞累,每天上升的絕對高度不宜過大,同時在適宜的海拔高度應給予一定的適應時間。而一些意見認為口服複方黨蔘片和醋氮醯胺可以有效預防急性高山病。複方黨蔘片,進山前2天開始服用,每天8片,預防有效率可達80%。醋氮醯胺,進高原前1~2天開始服用,每次250毫克,每日2次,連續服用3~4天亦有效。偶有一些副作用,有磺胺過敏者慎用或忌用。

  高山病的診斷及治療:

  1.急性高山病***AME***急性高山病的臨床表現複雜多樣,主要取決於進入高原的速度和高度以及機體對低氧環境的適應性。臨床主要表現為頭痛、頭昏、興奮不安或表情淡漠、失眠、嗜睡、精神不集中,判斷力和記憶力下降、耳鳴、眩暈、無力、手足麻木、噁心、嘔吐、食慾不振、心慌、氣短。治療上病人應予以臥床休息,並給予吸氧,同時口服醋氮醯胺病情嚴重者可以肌肉或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同時將病人下送到低海拔地區。口服醋氮醯胺和注射地塞米松聯合使用效果更佳。

  2.高山肺水腫***HAPE***是高山病中的惡性型別。一般在急性高原反應的基礎上發生,所以也有人認為高原肺水腫是急性高原病的合併症,也有可能在上呼吸道感染的基礎上惡化發生。其症狀類似與急性高山病但更為嚴重,在診斷上應予以區分,隨著病情的發展,病人出現嚴重的呼吸困難,咯泡沫痰,初為白色或淡黃色,後即變為粉紅色,量多者從口鼻湧出。患者煩躁不安,少數病人嗜睡。口脣、顏面青紫,體溫升高併合並感染,心率快。同時要注意高原肺水腫的“易感者”***患過高原肺水腫的人易再次發病***。在治療上病人應絕對臥床休息,同時給予大流量吸氧。口服速尿並注射地塞米松。同時將病人下撤至低海拔地區。值得注意的是,速尿會造成身體水分的急劇喪失,進而造成電解質紊亂,在飲食上注意保持鉀的攝入,同時病人的飲水量也應控制。

  3.高山腦水腫***HACE***是高山病中的惡性型別,多發生於急速登至6000米以上,或過度疲勞時。腦組織對氧的需要量很高,人腦約為全身體重的2%,而其血液需要量卻佔心輸出量的1/6,氧消耗佔全身耗氧量的20%,所以腦組織對缺氧特別敏感。當人處於海拔4000米輕度缺氧時,表現為情緒高漲,容易激動,有欣快感,象輕度喝醉了酒的人那樣好說好動。當到達海拔6000~7000米以上,在中度缺氧至重度缺氧的過程中,人的思維、分析判斷記憶等能力會有所減弱,容易睏乏思睡。個別人到海拔8000米以上,甚至出現幻覺。臨床表現為患者除早期高原反應症狀外還包括喪失方位感,喪失記憶,出現幻覺,精神病行為,意識障礙,大小便失禁,嗜睡昏睡以至昏迷。嚴重昏迷者,多併發腦出血以致危及生命。本病發病前多有劇烈頭痛、心慌,隨後發展為表情淡漠,或煩躁不安,最後神志不清。在治療上本病雖重,但神志不清的前後過程較長,應抓緊時間降低所處高度。並口服速尿同時靜脈點滴甘露醇,以及配合靜脈注射地塞米松,嚴格限制病人的飲水量,可以將溼毛巾冷敷額頭,降低顱內壓。

  綜述:造成登山死亡的三大因素分別是:滑墜,雪崩,高山病。現今國內登山者開始使用阿爾卑斯方式登山,而阿式攀登小隊對災害的抵禦能力不高,因此應該盡最大可能確保安全。以上方式考慮到登山者的實際苦難立足於惡劣環境下的急救,方式簡單可行,但是要想徹底治療高山病還是要在下撤後在醫院進行。高山病還是老話,要注意預防,在身體無法完成攀登的時候應該理智的放棄登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