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政治各類主觀題解題技巧

  隨著高考改革的深入發展,應試教育向素質教育轉軌,高考試題也由知識立意為主轉變為能力立意為主。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有關高中的政治各種型別的主觀考試題學習方法,歡迎參閱!

  高中政治談理解型***或認識型***問答題的解題技巧

  所謂理解型***或認識型***問答題,就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對試題所提供的觀點或現象發表自己認識或看法的一種問答題,它的特徵是:“談談你對……的看法、認識或理解。”作答這類問答題必須考慮三個思維層面:一是“是什麼”,二是“為什麼”,三是“怎麼樣”。下面舉例說明這類問題的解題思路和方法。例題:“一江春水向東流”,這是人們對近些年來我國人才以及其他經濟資源由中西部地區向東部沿海地區流動這種經濟現象的形象說法。應如何正確看待這種經濟現象?

  “是什麼”主要是對試題所提供的觀點和現象作出必要的解釋。上例中對“一江春水向東流”現象的解釋,題乾材料本身已作了說明,即指近些年來我國人才以及其他經濟資源由中西部地區向東部沿海地區流動。因此在具體答題時,這一層面的內容可不再敘述。

  “為什麼”主要是說明某觀點的依據或產生某現象的原因;如果某觀點正確或某現象為好現象,需說明其意義,反之則需說明其危害。針對上例中所提供的經濟現象,回答時首先需說明產生該現象的原因:這是在地區間經濟發展不平衡的情況下,市場機制調節資源配置的結果。由於該現象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因此接下來需說明這一現象的危害:任其長期存在,不利於國民經濟的穩定與發展,不利於實現共同富裕,必須儘快改變這種狀況。

  “怎麼樣”主要是針對題幹所提供的錯誤觀點或不良現象而言的。如果題中觀點錯誤,那麼我們該怎樣避免其危害;如果題中所描述的現象為不良現象,那麼我們該如何克服之。如上例中,既然該現象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那麼我們應該克服它。如何克服?首先要靠經濟落後地區發揮自身優勢,大力發展生產力;還必須加強政府巨集觀調控,提倡地區間的相互支援和合作,特別是東部地區對中西部地區的支援。

  最後需指出,以上三個思維層面儘管是我們作答認識型問答題時必須考慮到的,但並非每道認識型問答題的答案都必須包括這三部分內容。答題時需視具體情況而定,切不可機械套用,一概而論。

  高中政治圖表分析題的“三讀”與“三審”

  一讀圖表標題。圖表的標題可以說是它的題眼或中心,把握住圖表的標題,聯絡圖表內容就不會“跑題”。

  二讀圖表資料。理解表格資料,分析才有根據。讀表格資料要縱向比較、橫向比較或同類比較***對資料進行歸類,然後同類資料之間比較***、整體比較***即表與表之間比較***,從比較中找思路、觀點,特別要注意資料的內在聯絡,從現象到本質,從材料到觀點,縱橫分層理解、分析和闡述。

  三讀圖表註釋。表注是提示性的、補充性的,但對審題很有幫助,從備註中有利於把握解題的思路或角度。因此,做好圖表分析題,表注非讀不可。

  上述三讀也就是審讀材料。此外還要三審。

  一審要求。題目的要求是題目規定的答題範圍,明確要求才不至於經濟、政治、哲學不分,原理混淆。近幾年高考圖表題都是運用經濟常識知識回答有關問題,要求明確。如果題目的要求是隱含式的就要慎重,如“請用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就要好好研究哪些是“有關”的知識,若貿然下筆就有可能出差錯。

  二審設問。審設問要“咬文嚼字”,把握範圍、程度、本質等等,根據設問組織答案。如“表Ⅰ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與“表Ⅰ反映了什麼經濟現象和問題”,這是有區別的,前者概括現象即可,後者除概括現象外,還要考慮產生現象的原因或影響等。圖表分析題中一般都設有一個如何認識的問題,認識什麼?是原因還是結果,是辦法或措施還是影響或意義。

  三審設問間的關係。圖表分析題一般有2—3個問題,幾個問題中一種是並列關係,各小題圍繞中心相對獨立。一種是遞進關係,層層深入。近幾年高考圖表題設問都是遞進關係,基本結構是:是什麼,為什麼,怎麼辦。第一問或第一、二問要求回答是什麼或為什麼;第二問或第二、三問要求回答怎麼辦,有何意義等。抓住了題目中心,層層作答就不會出現答案錯位。

  高中政治論述題作答“四要”

  一、審題要科學

  審題是答題的前提,審題的科學與否將直接關係到答題的成功與否。根據近年來高考論述題是採用材料題的特點,我認為要做到審題的科學化,必須做好四步工作:一是認真讀析題乾材料,把握其層次性及中心思想,若是題幹由多則材料組成,還需分析材料間的內在聯絡,即審清題幹;二是認真分析所問問題,瞭解設問的方向,若是多重設問,還要明確設問間的相互關係,即審明設問;三是根據材料及設問的內容尋找與書本知識的結合點,以確立用以分析、回答問題的基本原理及主要觀點;四是圍繞材料中心,根據設問要求,運用書本知識,列出解答提綱。

  二、答案要簡約

  答案簡約也即答案的語言要言簡意賅。縱觀近幾年高考論述題的答案,簡約化的特點十分明顯。因此,考生們必須摒棄答論述題的“多多益善”的策略。

  三、術語要規範

  每年教育部考試中心頒佈的政治科高考說明中均有恰當使用政治、經濟術語的明確要求,在論述題答案的“綜合評價”中也有類似的規定。答題過程中,考生如有使用術語不規範的現象存在,即便答案意思基本到位,也決不可能獲得高分。而要做到使用術語的規範化,就必須在理解的基礎上加強必要的記憶,對一些基本概念及基本原理要字字、句句、層層加以落實,記清記牢,切不可似懂非懂,一知半解。

  四、思維要多向

  思維角度的多向化,這是近幾年高考政治的新要求新動向。如給企業發展提合理化建議,可從兩方面考慮:一是企業自身怎麼辦?二是國家又該如何做?前者是微觀,後者是巨集觀。因此,在日常的學習中,在對某一問題進行分析時,必須高度重視這種多角度的立體思維,要經常進行思維的多向訓練,以提高作答論述題及其它主觀性試題的準確性和得分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