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一種思維方法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影象、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歡迎大家參考和學習。

  記得上高中的時候,我曾經在一個公園裡看到用帆布圍起來的迷宮。賣票的人告訴我,這個迷宮是根據鼎鼎大名的《八陣圖》設計而成的。能夠在數千年後感受諸葛孔明的智慧,對於一個高中生來說還是有誘惑力的。於是,在那個還要正常上學的早上,我便買了票,走進了“八陣圖”。本以為三五分鐘就可以走出來,結果十分鐘過去了我還是沒有找到出口。往往在我以為自己已經快要出去的時候,面對著的卻是一個死衚衕。看著不斷流逝的時間,想著上學遲到的後果,我喊來了工作人員。在他的帶領下,我連30秒不到就走了出來。

  為什麼在我看來困難無比的迷宮,卻可以被工作人員輕鬆化解呢?答案看來很簡單,因為他已經很熟了嘛。這正是我們要談論的重點。對我們來說,理解熟悉的事物是不存在困難的。但如果認識的物件是陌生的話,就不一樣了。

  思維導圖不僅僅是一個框架,它更是一種思維方法。

  第一次看到思維導圖的人,通常會認為思維導圖很難學。這是因為思維導圖使用了很多我們並不熟悉的元素,比如它那奇怪的形狀,交錯縱橫的結構,看似密碼一樣的圖形等。這些在傳統書寫中難得一見的元素組合在一起,足以嚇退很多不明內情的人。他們會認為思維導圖很複雜,難以學會。而這種消極的心理暗示最終會導致自我證實。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他們會在這種消極的自我暗示下輕而易舉地證明思維導圖的確是非常難學的一種技能,並進而選擇放棄。

  然而,只要你願意接近思維導圖,瞭解思維導圖,在實踐中不斷熟悉思維導圖的組成要素,你便會發現,這實在是一種非常容易掌握和應用的思維工具。如果那些由別人繪製的看似複雜的思維導圖嚇到了你,那麼你就更應該努力學習思維導圖技巧,爭取將來也有機會嚇別人,呵呵。

  不要把思維導圖看作是一種十分難以掌握的技能,只要不斷了解和嘗試,人人都可以學會思維導圖。在這裡,我們要討論的是與之相反的錯誤傾向——把思維導圖看得過分簡單。

  就框架而言,思維導圖是非常容易理解和掌握的。在給成年人培訓時,我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聲音:“哦,思維導圖不就是我們平常使用的……嗎?”當聽到這樣的話時,我會既開心又擔心。開心的是:學員終於能夠將思維導圖的結構還原成自己可以理解的有氧資訊了。他們已經有能力將思維導圖與平時使用過的類似結構進行比較。這表示他們快要入門了。

  但另一方面,我還持有隱約的擔心:如果他們對思維導圖導圖的理解僅止於此的話,便很難有更大的進步。思維導圖在他們那裡將很有可能淪為平庸的思維輔助工具。這是因為,思維導圖不僅僅是一個框架,它更是一種思維方法。思維導圖的框架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可是蘊涵於其中的思維方法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而這看不見、摸不著的部分恰恰是思維導圖的精髓。我們常說“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如果你只把注意力集中在思維導圖的框架上,那你永遠只是一個掌握了思維導圖皮毛的外行。只有真正理解了思維導圖的思維方法及其內在原理,你才有資格被稱為是一個掌握了思維導圖本質的內行。

  目前國內出版的很多思維導圖書籍都是外行人寫出來的。他們製作的思維導圖非常粗糙,徒具思維導圖的外形和框架,卻沒有思維導圖的靈魂。這樣的思維導圖,雖然看上去和真正的思維導圖很相似,卻無法產生理想的學習效果。而接觸過這些思維導圖的學習者自然會認定是思維導圖方法不管用,進而給真正的思維導圖推廣帶來巨大的障礙。
 

  下面小編再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心智圖法的應用,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和學習。

  在會議交流或培訓期間,我們可以手工繪製心智圖,但是,這一過程現在已經可以通過軟體來完成,越來越多的領域已通過專業的心智圖法軟體為相關活動提供支援。 心智圖法軟體的應用有以下幾個層次之分:

  1、個人用途。為了提高個人效能***如闡釋個人的主意、規劃,控制複雜資訊,以及時間和專案管理***。

  2、團隊用途。提高團隊的創造力和團隊精神***頭腦風暴法、員工會議、專案會議、知識管理***。

  3、具體事件。在處理具體事件過程中,增強與利益相關者的溝通以及互動合作,使討論、交流的資訊視覺化,並使得後續的資訊釋出、報告更為便利。

  4、企業用途。創造開放、合作的企業文化,使工作流程標準化,並提供支援***專案管理、人力資源管理、銷售與市場管理、研發管理***。

  心智圖法的優點

  1、簡單。易用。

  2、關聯。每一思想主意都可能有聯絡。

  3、視覺化。容易記憶。

  4、線狀輻射。允許從各個角度展開工作。

  5、提綱挈領。幫助我們立足全域性把握問題之間的聯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