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導圖是軟體嗎

  思維導圖運用圖文並重的技巧,把各級主題的關係用相互隸屬與相關的層級圖表現出來,把主題關鍵詞與影象、顏色等建立記憶連結。下面小編就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歡迎大家參考和學習。

  這個問題大概是網路上最常見的有關思維導圖的疑問了。考慮到網際網路上的思維導圖大部分是用計算機軟體畫出來的,大家提出這樣的問題並不奇怪。可是,如果真的把思維導圖和製作它的軟體畫等號就大錯而特錯了。

  原始的思維導圖技術是完全手工化的。託尼·巴贊憑藉思維導圖成名的時候,靠的是手繪,那些思維導圖上的文字和色彩都是託尼·巴贊一筆筆畫上去的。直接接受巴贊思維導圖培訓的學員們,學到的也是手繪技巧。託尼·巴贊最經典的思維導圖教材《思維導圖——放射性思維》更是用手繪思維導圖做例圖的。

  隨著思維導圖技術在全球範圍內的推廣和普及,一些計算機軟體廠商看中了思維導圖這個巨大的市場,並紛紛開發思維導圖軟體。其中,比較著名的有:Mindmanager、Mindmapper、Freemind等。這些思維導圖軟體基本承襲了巴讚的思維導圖理念,採用發散式和節點式的結構幫助人們組織資訊。這些軟體大大簡化了思維導圖的製作過程。使用者無需在不同顏色的畫筆之間穿梭,無需考慮畫面的比例控制和結構安排,如果願意的話,使用者甚至可以借用現有的導圖模板,以近似於填空的方式製作思維導圖。這對提高思維導圖的繪製效率是十分有幫助的。

  此外,思維導圖軟體還可以讓使用者很方便地對他們的思維導圖進行修改、儲存、複製等操作。這些事情如果是由手工繪製來操作的話,會麻煩許多。但對於思維導圖軟體來說,只是小菜一碟。對於有條件上網的思維導圖使用者來說,以軟體形式存在的思維導圖無疑能夠更方便地與他人共享。以上這些都是思維導圖軟體能夠大行其道的原因。

  思維導圖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是激發大腦的潛能,讓人們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高效能地思考。

  但思維導圖軟體並不是只給人們帶來便利。從最根本的層面來說,思維導圖軟體是無法取代手繪思維導圖的。這是因為,思維導圖存在的最重要的意義是激發大腦的潛能,讓人們在思維導圖的引領下高效能地思考。為了實現這一點,思維導圖必須為人們留下充分的組織資訊的空間。作為思維導圖的繪製者,我們應該有充分的自由選擇影象、顏色、線條的形狀、並能夠自由地對版面進行控制。只有當一張思維導圖充分體現了我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時,它才會最大程度地給我們帶來快樂,並充分地激發我們的大腦潛能。

  然而,思維導圖軟體卻剝奪了人們的這種創造上的快樂和自由。許多手繪思維導圖中需要你動腦思考才能完成的事情,思維導圖軟體都包辦代替了。作為軟體,它們只能提供極為有限的思維導圖外形供人們選擇,你很難利用它們創造出你頭腦中已有的導圖模樣。這種千篇一律的模式實際上是在抑制我們的大腦潛能,而不是激發它。而且,在思維導圖軟體中做圖是一件十分困難的事情。絕大多數情況下,如果你需要在你的計算機思維導圖中加入圖片,你只能在你的電腦裡或者到網上尋找合適的圖片貼上在你的導圖上。而這些圖片並不能完全體現你自己的想象和思考過程,這樣做是不利於激發你的大腦潛能的。

  因此,手繪思維導圖儘管要麻煩一些,卻是思維導圖軟體無法替代的。對於初學者來說,只有從手繪思維導圖開始學習,才能真正領會思維導圖的神奇與奧妙。手繪思維導圖是計算機思維導圖的基礎。在基礎沒有打好的情況下便開始使用思維導圖軟體,不僅不利於我們正確地理解思維導圖的原理,更不利於發揮我們大腦的巨大潛能。

  思維導圖絕不等於思維導圖軟體。根據我多年的思維導圖教學經驗,我也不建議學生在初學階段接觸思維導圖軟體。
 

  下面小編再為大家介紹一下關於複習思維導圖的最佳方案,歡迎大家繼續閱讀和學習。

  做完了思維導圖以後,應該定期複習所記內容,以保持理解力和對所學東西的記憶。下面是一些要點:

  對於一個小時的學習內容。最佳的複習間隔和每次的時間限制如下所示

  10分鐘後——複習10分鐘

  24小時後——複習2-4分鐘

  1周後——複習2分鐘

  1月後——複習2分鐘

  6個月後——複習2分鐘

  1年後——複習2分鐘

  這道資訊從此就進人長效記憶並存儲起來。

  與其每次複習時把原圖看一遍,不如把尚記得的內容再次快速地做一次速射思維導圖。這證明你可以在不借助任何東西的情況下記住所學的東西。你可再次回過頭來看原圖進行檢查,調整一下不符合的地方,並強化任何回憶不恰當或回憶模糊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