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輪複習備考策略彙總

  高三政治二輪複習,是從知識點的逐一講解到串點、連線、立面、成體的知識網路構建過程,需要掌握複習策略,才能高效複習,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三政治二輪複習備考策略,希望對你有幫助。

  高三政治二輪複習備考策略

  1、理清知識脈絡,構建知識體系

  高三政治二輪複習應在一輪複習的基礎上,將知識點串成一條線,線上條的基礎上,建立知識面,最後構建知識體系。廣東高考《經濟生活》一共有82個考點,分佈在生產活動的四個環節***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中。《政治生活》一共有51個考點,分佈在行為主體國家、公民、政府、人大、黨、政協、民族與宗教、國際社會中。《哲學生活》一共有77個考點,分佈在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歷史唯物主義和哲學一般理論知識中。《文化生活》一共有42個知識點,分佈在文化與社會、文化與人、文化與文化、中華文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中。下面以《經濟生活》為例構建知識體系:***見下圖***

  2、抓住核心概念,突出重點知識

  高三政治二輪複習時間緊,任務重,知識點講解不可能像一輪複習一樣,面面俱到。因此在二輪複習時要抓住核心概念,突出重點知識。綜觀近三年廣東高考試題,《經濟生活》主要涉及價格、消費、財政、收入分配公平、市場經濟、巨集觀調控、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科學發展觀等考點。《政治生活》關於公民、政府、人大、黨等行為主體的考查。《文化生活》涉及文化的作用、文化的特點、文化交流、文化創新、傳統文化、中華文化等知識。《哲學生活》覆蓋了哲學的四大部分,即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和歷史唯物主義。其中,近三年廣東高考出現頻率較高的是《經濟生活》第四單元,《政治生活》第二單元,《文化生活》第二單元,《哲學生活》第二、第三單元。***見下表***

  3、整合模組知識、關注知識滲透

  近三年廣東高考試題的主觀題均有兩道大題,每道題目涉及兩個必修模組知識。2010年高考和2011年高考中,第一道大題考查《經濟生活》和《政治生活》知識。第二道大題考查《文化生活》和《哲學生活》知識。並且是經濟部分的材料用《政治生活》知識分析,文化部分的材料用《哲學生活》知識分析。2012年高考實行《經濟生活》與《哲學生活》組合,《政治生活》與《文化生活》組合。經濟部分的材料用《哲學生活》分析,文化部分的材料用《政治生活》分析。可見模組之間的知識滲透與整合非常重要。

  在二輪複習時要整合模組知識,關注知識滲透。《經濟生活》中國家加強巨集觀調控,發揮財政作用,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等,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政府履行職能,堅持對人民負責的原則和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經濟生活》中完善基本經濟制度、分配製度,在《哲學生活》中就是調整生產關係以適應生產力發展。《政治生活》中完善四大政治制度,在《哲學生活》中就是調整上層建築以適應經濟基礎的發展。《文化生活》中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在《政治生活》中就是政府組織社會主義文化建設。《文化生活》中社會實踐與文化創新的關係,在《哲學生活》中就是實踐與認識的關係。《政治生活》中政府堅持對人民負責,為人民服務,黨以人為本,在《哲學生活》中就是人民群眾的觀點,價值判斷價值選擇應站在人民群眾的根本立場上。

  4、注重答題規範、提高答題技能

  二輪複習的模擬考試應注重答題規範訓練,避免不必要的失分、丟分現象。答題規範主要是針對主觀題而言。一是規範答題格式。答題要點要段落化、序號化、條理化。二是規範答題語言。答題語言主要來源於教材,其次是時政。要求學生用專業術語準確表述,不能似是而非。三是規範答題要點。根據問題本身和題目的分值,判斷應答多少個要點,千萬不能漏要點。比如從《經濟生活》角度為生態文明建設提建議。應當從國家、企業、消費者等三個角度。即使國家這個角度,寫了很多個要點,評分時也只能算一個要點。四是要規範答題時間。考試只有50分鐘,選擇題一般用15分鐘左右,主觀題用35分鐘左右。五是要規範平時的週考月考。週考月考的訓練,按高考模式進行,實行週考月考高考化。

  二輪複習時要通過模擬訓練,提高答題技能。一是要提高審題的技能。審題是答題的關鍵。選擇題要看題眼,主觀題要看設問的角度。比如對政府的意義,就不能選對企業的意義。運用唯物論的原理,就不能寫辯證法。二是要提高運用知識的技能。答題時不僅要完整表述原理,而且還應將原理與材料對接。即把所學知識運用到現實生活中,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三是要提高組織答案的能力。答案要精準。一般是原理加材料的模式。千萬不能簡單羅列原理,而沒材料。四是提高處驚不變的能力。考試不僅考知識,還考一個人的心理素質。提高答題技能需要有良好的心態,處驚不變的能力。這樣才能使非智力因素成為高考增分的助推器。

  提高高三政治二輪複習課效率方法

  第二輪是“知識專題”複習。構建知識網路,做到由點到面,運用自如。

  高考所涉及的知識,多以多樣性、複雜性和綜合性呈現出來,考查學生在獲取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述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等方面的能力。針對文綜試題設定的情景取材廣泛,設問的角度靈活多變的特點,在複習過程中要求學生能綜合運用所學知識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提高對有效資訊的提取和分析能力。要做到這點,必須對解決問題的思路能夠巨集觀整體把握。因此,在這輪複習中,必須加強對知識的整合,構建知識網路;從某一個知識點聯想到與它相關的知識內容,做到由點到面;並在解答問題時能恰當地運用這些知識原理,做到運用自如。

  在此階段,主要採取以下方法:

  以“知識專題”形式進行復習,把四個模組分成十二個專題:專題一貨幣、價格和消費、專題二生產、勞動與經營、專題三收入與分配……對每個專題內容進行復習時,先由學習小組自己整合歸納――展示整合歸納的內容――其他小組的修改補充――教師的點評――結合熱點材料加以運用。通過這種方式學習,使學生能準確透徹理解基本內容,做到運用自如,提高學習效率。教師在這在一階段複習中,主要是設計教學問題並引發學生髮現、探究、解決問題。

  高三政治教學有效策略

  一、強調學科重要性,以喚醒學生對政治學習的重視

  辯證唯物主義認為,正確的意識才能指導實踐,促進事物的發展。拿破崙說過:“世界上有兩種東西最有力量,一是寶劍,二是思想,而思想比寶劍更有力量。”思想力決定行動力。而行動力又極大影響著成敗。提高學生的思想認識是首要任務。因此,在開學初,教師須從學生的角度不斷強調政治學科在文綜考試中的重要性,以引起學生重視。多利用課堂,不斷改善學生學習政治科目的情緒。經過教師的多方面強調,以喚醒學生對政治學習的重視。

  二、激發學生學習政治課的內動力,以提高學生學習效率

  面對大量的政治知識,如何讓學生對政治知識產生興趣,繼而產生學習的強大內動力。最好的方法就是以遊戲競賽的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的內動力,讓學生主動去求知、去探索、去實踐,並在求知、探索、實踐中產生愉快的情緒和體驗。在政治教學中,筆者創設了你追我趕的“果汁獎”和“金莎獎”遊戲。在每個知識學習階段開始前,要求每個學生根據自己的能力,尋找一個成績能夠超越的目標同學,並把目標同學的基本情況寫下來,塞進信封裡,交給老師。在每次考完試後,教師根據學生自定的目標物件情況,首先驗證選擇的目標物件是否有效,接著統計考試成績是否超越目標物件。凡是超越目標物件的同學都可以獲“果汁獎”。經過幾個階段的競賽後,獲得最多果汁獎的同學,就能榮獲“金莎獎”。因為獲得的獎勵是學生較喜歡的果汁和金莎巧克力,所以,學生們都感覺這個遊戲很有吸引力。學生在學習政治科時便會形成以獲得果汁獎和金莎獎為榮的氛圍。因此,在高三的政治學習中,學習內動力促使學生大大提高學習效率。通過競爭遊戲的激發,學生不僅牢固掌握基礎知識,而且提升了學科的思維能力。

  三、開展時事焦點講評,以提高學生分析能力

  時政性強是高中政治課程的一個顯著特徵。特別是高考本著考察學生對事物的分析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常常會把時事焦點作為題目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培養學生對時事焦點的分析能力,不僅有利於解答試題,更有利於提高學生的政治學習能力。每節課的課前5分鐘作為時事焦點講評環節。學生可以從時事的高度、廣度和深度等三個維度進行點評,不斷地尋找出正確的思想,以及與政治學科知識相聯絡的資訊。最後,教師根據學生的分析做出精煉的點評。時事焦點講評,不僅有利於培養學生的分析能力,還有利於拓寬學生視野和思維。教師的點評,還能給學生對時事政治的學習起到加深印象的作用。

<>的人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