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政治二輪複習任務及方法

  高三政治在進入二輪複習的階段,第二輪複習除了在基礎上繼續強化訓練還應整理解題思路和必須掌握各種規律應用到考試當中。下面是小編給大家帶來的高三政治二輪複習方法,希望對你有幫助。

  一、第二輪複習的主要任務

  第二輪複習是在第一輪全面複習的基礎上的提升。主要任務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1.在分值上,重點提高第Ⅱ卷***非選擇題***的得分率。高考文科綜合能力測試題分為第Ⅰ卷***選擇題***和第Ⅱ卷***非選擇題,或叫綜合題***。第一輪複習是考點複習,主要任務是獲得第Ⅰ卷***選擇題***的40分;第Ⅱ卷***非選擇題***的60分的主要靠第二輪複習來獲取。

  2.在知識層面上,幫助學生重點掌握好能體現政治學科思想和反映高考本質要求***選拔性***的重點知識。這些知識是同時具有理論思維價值***學科思想***和命題價值***也可以說成是應用價值***。

  例如在《經濟學》中,商品的使用價值和價值、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商品的價 值量、價值規律與資源優化配置、提高經濟效益與可持續發展、國家巨集觀調控等內容是每年高考都要考的知識。

  《哲學》中的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客觀規律辦事;堅持聯絡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內外因相結合的觀點;實踐與認識的關係,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等內容也都是每年高考命題的重點內容。

  《政治學》中的我國的國家職能、我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多黨合作與政治協商制度、我國的外交政策和國際競爭的實質等,都是既體現政治學科思想又具有很好的命題 價值的知識。

  這些重點知識既是解答非選擇題的工具,又是組織答案的主線。

  3.在能力上,重點提高學生解題的四項基本能力能力--獲取 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知識、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其中,獲取和解讀資訊、調動和運用知識的能力在第一輪複習中得到了一定的訓練和提高。第二輪複習主要是提高學生的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當然,這四項能力是相互聯絡、相互支撐的,但是描述和闡釋事物、論證和探討問題的能力主要是解答綜合題的能力。

  二、高三政治二輪複習方法

  高考試題第Ⅱ卷***綜合題***的命題堅持的是"能力立意"的原則,而"能力立意"是以"問題立意"的形式反映在高考試卷上。我們第二輪複習的方法主要採取的是"專題複習"

  1.做好知識專題的複習工作。旨在幫助學生對高考命題中重點知識融會貫通, 能做到綜合運用。

  例如,經濟學可以概括為:一個觀念:資源與資源配置的觀念;兩種手段:市場調節與巨集觀調控相統一;三種動力:深化改革、科技創新、對外開放;四個環節:生產、分配、交換、消費。

  ***一***樹立正確的資源觀:

  ***1***自然資源:可枯竭與非可枯竭--資源的迴圈利用;***2***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3***文化是重要的資源;***4***環境是稀缺的公共資源。

  ***二***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1***充分發揮市場調節的基礎性作用,搞好國家巨集觀調控,把市場調節與國家巨集觀調控有機結構起來。

  ***2***充分利用科技創新、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三種發展動力。通過科技創新,採用先進科技,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通過深化改革,消除制約資源優化配置的體制性障礙;通過擴大開放,充分利用國際市場和國際資源,在更廣大的範圍內促進資源優化配置。

  ***3***正確處理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及其相互關係。在生產環節,通過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等;在分配環節,通過完善分配激勵機制,運用財政稅收等手段;在交換環節,通過建全市場體系、完善市場法規、擴大進出口貿易等;在消費環節,通過啟動消費,擴大內需,引導合理消費等,都有利於實現資源優化配置。

  2.做好時政專題的複習工作。時政專題的複習要注意選取具有代表性、針對性、典型性的專題,不能多而雜。不要立足在猜題押題上。

  ***1***要確定好專題。確定專題要密切關注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生活中的重點和熱點問題。

  所謂社會生活中的重熱點問題,就是對當今社會生活和國家政治經濟建設起著決定作用或重大影響的理論和現實問題。如:我國經濟建設中的經濟結構調整問題,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與構建和諧社會問題,科技進步與建設創新型國家的問題,農民、農村、農業問題,社會保障問題,今年要特別重視消費對經濟發展的作用,以及如何擴大消費。這些都是我國經濟生活、政治生活、社會生活中的重點問題,它們解決的好壞都直接關係到我們國家的生存和發展的問題,都直接制約著其它各種問題的解決。我們的學生必須對這些問題有清楚的認識和深刻的理解,而不要過分去追逐其它的熱點。

  ***2***要把學生所學的各科知識與這些重熱點問題有機地結合起來。

  我們確定的專題必須是高 中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的基本理論進行分析和說明的重熱點,也就是說與學科主幹知識有較為合理的結合點。既是高中學生應該關注的問題,又是高中學生可以分析和回答的問題。只有這些重熱點問題才有命題價值。而其它哪些與學科知識沒有很好的結合點,哪怕媒體炒的再熱也不會成為高考的重熱點。

  例如:在我國經濟增長過程中,為什麼和怎麼樣提高消費對經濟的貢獻率。在《經濟常識》中,要認識市場經濟的四個環節***生產、交換、分配、消費***中消費的地位、作用***為什麼--論證問題的能力***。根據所學知識***消費水平的提高、消費結構的變化、公共消費與個人消費***說明如何擴大消費,特別是國家出臺一系列措施開拓農村市場,擴大農民的消費***怎麼做--探討問題的能力***。

  在《哲學常識》中,涉及到聯絡的觀點、發展的觀點、矛盾的觀點。

  在《政治常識》中涉及到國家的職能等。

  又如。如果高考試題立意在建設"兩型社會"***資源節約型和環境友好型***上,在經濟學上就會涉及到資源的優化配置和利用***市場調節和國家的巨集觀調控***,經濟增長方式的轉變***提高經濟效益***,科學技術和科技創新等。在政治學上涉及到黨的領導,國家的職能,國家機關堅持對人民負責和依法治國的原則等。在哲學上就涉及到堅持用聯絡、發展和矛盾的觀點看問題,實踐與認識的辯證關係,堅持集體主義價值觀等知識。既要運用上述知識進行描述和闡釋事物,又要運用上述知識來論證和探討問題,同時上述知識還是學生組織答案的理論基礎。

  3.做好題型專題的複習工作。重點是全國高考文綜第Ⅱ卷中的政治單學科綜合題的題型訓練。從近幾年的高考試題的題幹來看,主要有:文字材料題、資料表格題、圖形圖表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