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水迴圈知識歸納

  高中地理是一門非常實用的學科,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關於高中地理的學習資料,一起來!

  地球上各種水體都處於不斷的迴圈運動之中,陸地各種水體不僅自身都有各自的運動系統和運動規律,而且它們之間又彼此密切聯絡、相互制約,共同構成了一個較大的迴圈運動系統,而這一迴圈系統又是全球水迴圈系統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由於水在地理環境中具有三種變化的特性,因此在組成地理環境的各要素中,水是最活躍的自然要素之一。同時水也是地球上人類和一切生物得以生存的必要條件和物質基礎,水是人類生存和發展不可缺少的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為此,掌握自然界的水迴圈知識顯得非常重要。

  一、水迴圈的簡要闡述

  ***一***水迴圈概念

  在太陽能和地球表面熱能的作用下,地球上的水不斷被蒸發成為水蒸氣,進入大氣。水蒸氣遇冷又凝聚成水,在重力的作用下,以降水的形式落到地面,這個周而復始的過程,稱為水迴圈。

  ***二***水迴圈分類

  ***1***分類一:大迴圈和小迴圈。從海洋蒸發出來的水蒸氣,被氣流帶到陸地上空,凝結為雨、雪、雹等落到地面,一部分被蒸發返回大氣,其餘部分成為地面徑流或地下徑流等,最終迴歸海洋。這種海洋和陸地之間水的往復運動過程,稱為水的大迴圈。僅在區域性地區***陸地或海洋***進行的水迴圈稱為水的小迴圈。環境中水的迴圈是大、小迴圈交織在一起的,並在全球範圍內和在地球上各個地區內不停地進行著。

  ***2***分類二:海陸間迴圈、陸地內迴圈、海上內迴圈***見圖***。


  二、水迴圈的列表分析

  水迴圈的基本環節和作用意義***見下表***

水迴圈型別 發生領域 基本環節 作用 意義
海陸間迴圈 海洋與陸地之間 蒸發、輸送、凝結、降水、徑流、下滲等 使陸地水得到補充,水資源得以再生,是最重要的型別。 聯絡四大圈層,在水圈、大氣圈、岩石圈、生物圈範圍內進行,促使物質遷移,更新水資源,是一個永不間斷的連續過程。水迴圈促進了自然界的物質運動和能量交換,由此對生態、氣候、地貌等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內陸迴圈 陸地與陸地上空之間 蒸發、植物蒸騰、凝結、降水等 補充陸地水體的水量很少
海上內迴圈 海洋與海洋上空之間 蒸發、凝結、降水 挾帶水量最大的水迴圈。

  三、水迴圈的難點分析

  影響水迴圈的因素是學習中的理解難點,主要為自然和人為兩大因素。

  1.自然因素主要有氣象條件***大氣環流、風向、風速、溫度、溼度等***和地理條件***地形、地質、土壤、植被等***。

  2.人為因素對水迴圈也有直接或間接的影響。人類活動不斷改變著自然環境,越來越強烈地影響水迴圈的過程:人類構築水庫,開鑿運河、渠道、河網,以及大量開發利用地下水等,改變了水的原來徑流路線,引起水的分佈和水的運動狀況的變化***目前人類主要通過對水迴圈中的地表徑流環節施加影響,以改變水的空間分佈***;農業的發展,森林的破壞,引起蒸發、徑流、下滲等過程的變化;城市和工礦區的大氣汙染和熱島效應也可改變本地區的水迴圈狀況。

  例如,讀“南水北調輸水路線”示意圖***見下圖***和材料,回答:2000年重0月,國務院召開南水北調工程座談會。朱在聽取了有關部門的彙報和專家意見後,提出了“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通水,先環保後用水”的原則,強調南水北調工程的規劃和實施要建立在節水治汙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基礎上。


  ***1***解決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是_________,但必須堅持的基本原則是_________。

  ***2***跨流域調水是利用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原理解決水資源在地區上分佈不均的方法。為了緩解天津和青島兩市水資源緊張的局面,我國已成功地建成了_________和_________工程。

  [答案]***1***南水北調 強化節水意識,在節水的前提下調水***先節水後調水,先治汙後調水***。***2***水迴圈 水平衡 引灤入津 引黃濟青

  [簡析]由於目前人類主要通過對水迴圈中的地表徑流環節施加影響,以改變水的空間分佈,因此主要通過改變水的空間分佈是解決華北地區水資源短缺最根本的措施,為此結合有關知識不難得出結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