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如何記憶漢字

  我們從小就開始接觸漢字,漢字是複雜的,對於學習漢字來說,最難的事情就是對字形的記憶。兒童在學習漢字的時候是艱難的,許多孩子在學寫字、認字及發音的時候,都會有一段痛苦的經歷。下面由小編給你帶來關於,希望對你有幫助!

  1. 培養兒童辨認左右空間的能力

  一個孩子叫劉康,今年5歲了。有一天他興高采烈地回到家裡向家人報告說,他已經學會寫自己的名字了。於是大人就讓他表演一下,他很熟練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可把“劉”字和“康”字的左右方向全都搞反了。“劉”的文字旁寫到了右邊,而“康”的廣字旁向右邊撇去了。此外,他寫數字時,也經常有寫反字的現象。

  這是由於他不知道左右空間方位造成的。他經常把左邊當成右邊,或者相反,這就妨礙了他對字形的左右的辨認。對於這種孩子大人首先應當教會他們辨認空間方位,讓他們知道什麼是左邊,什麼是右邊,練習向右轉和向左轉,經過一段時間的練習,孩子的這一毛病就消失了。

  2. 培養孩子正確的下筆順序

  許多孩子經常寫反字或寫錯別字,是由於倒下筆造成的。一些家長在孩子開始寫字時,並不注意孩子是否倒下筆,只要孩子寫對或能寫了,他們就十分滿意。於是,孩子養成了錯誤的下筆順序,所以容易犯固定的錯誤。

  3. 教孩子在感覺動作中認字

  許多孩子看到了形之後,似乎看懂了,也能讀出來,但他們並沒看字形,沒有用眼睛細緻辨認,他們的眼睛是“粗心”的眼睛。他們之所以看過一遍能正確的讀,是由於他們認識片語,如有一個小孩能熟練地說出“北京師範大學心理學院”,但如果把“師範”兩個字單獨讓他辨認,他就說,他從未學過這兩個字。這說明他是結合上下文猜出了這句話,因為生活中他經常聽到“北京師範大學”這幾個字在一起組合。所以,家長認為孩子認字與記字沒有問題,但其實很可能問題就出在這裡。為此,家長應當重視孩子真正用眼睛去看字和讀字了,要保證每一次閱讀時,孩子都把字形準確地登記在大腦裡。心理學家推薦一種感覺動作學字法,可以用來教育孩子。如果讓孩子用動作來完成一個字的辨認,他們一般就必須用眼睛。因此,孩子學字時,可讓孩子用手指頭把所學之字寫下來,通過觸控的學習,增前孩子對字形的記憶。

  4. 在教孩子認字和識字的時候,以較大的單位為起點

  例如,我們可以直接教給孩子一些成語和片語,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字。我們知道,學字就是為了日後使用它們,而在閱讀材料中,字往往是以片語和一句話的方式搭配的。所以,如果一開始就讓孩子學片語和成語,有助於他們日後的閱讀。

  5. 採用彩色的和印刷體的大字呈現方式來教小孩子

  我們知道,那些記字困難的孩子正是由於視覺記憶不好而學不會字,如果以正常的程式來教他們,他們就學不會,所以,應當在刺激材料的再現上做一些改動。大字和彩色的字是很有效的,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加深孩子對字的印象。

  6. 訓練孩子的視覺記憶能力

  許多兒童屬於聽覺記憶型別的,他們對於聽過的事情過目不忘,而對所見的事情則很容易忘記。家長可以著重提高孩子這方面的能力,因為我們不可能只讓孩子用聽來學習各種事物。一個簡單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讓兒童觀看各種形狀的積木,幾秒鐘後,把積木收到桌子下面,讓兒童回答剛才看到了什麼東西,並將其描述出來。也可以讓孩子觀察一間房子,然後報告出裡邊有什麼傢俱,放在什麼位置上。或者讓兒童觀察一副畫,然後,讓兒童回答剛才在畫面中看到了什麼。

  訓練孩子的漢字結構意識

  漢字雖然複雜,但總是有規律的。比如,大部分漢字都是形聲字,形旁代表漢字的意義,聲旁提供漢字讀音的線索,兒童對這種規律的意識,就是漢字結構意識。據統計,漢字裡面大約80%的字是形聲字,也就是說,大部分的漢字都是有結構和規律的,如果孩子能夠把握這些規律,對於他們記憶漢字是一個非常大的促進。

  兒童學習漢字的注意事項

  漢字材料多樣化

  記不住字的孩子,往往對漢字的形狀不敏感,也對學習漢字沒有什麼興趣。所以,我們一定要設計一些有趣的漢字材料,比如,在字的大小上進行設計,也可以在字的顏色上進行變化。

  學習通道的多樣化

  一般情況下,孩子學習漢字的通道是視覺的,通過眼睛來記住漢字。但有些孩子恰恰是視覺能力出現了問題,他們通過視覺通道學習漢字不會有什麼好的效果。其實,除了視覺通道外,還可以使用其他通道,比如觸覺通道。可以讓孩子閉上眼睛,在沙子上面寫漢字。或者在孩子背上用漢字讓孩子辨認,這些都是觸覺通道的漢字學習。